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族”与“民族认同”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民族主义开始在各国被激活,“民族认同”问题也就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本文对近30年来关于“民族”与“民族认同”研究的有关概念、英译、概念间的关系、基本理论观点、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并就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后,提出今后研究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2.
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多年来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两个概念存在许多含糊之处的现实 ,提出“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同属民族心理学范畴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民族心理是特定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 ;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 ,即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等心理现象产生的先天条件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民族主义浪潮再度兴起。在民族主义的催生下,多民族国家内的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得以强化,相应地可能弱化国家认同,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受到严重威胁。显然,当代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危机的症候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紧张关系。何以消解这一紧张关系?一些民族国家曾经采用过或仍在继续所谓的同化和多元化等策略,前者已经被人民强烈地抵制,后者也凸显出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尝试基于对民族国家实质的分析,结合考察已有的理论范式的不足,并探究一体化的路径,即通过构建国家民族来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民族同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也是"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在此环节的讨论课中,青年大学生对民族同化现象多有不正确的认识,这些观点多和学生的民族成分有关,和知识积累的多少并不必然成正比。因此,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对此现象树立正确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王冬丽 《民族论坛》2013,(6X):80-83
民族同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也是"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在此环节的讨论课中,青年大学生对民族同化现象多有不正确的认识,这些观点多和学生的民族成分有关,和知识积累的多少并不必然成正比。因此,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对此现象树立正确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刘秋岑 《世界民族》2023,(2):110-124
俄罗斯联邦作为拥有超过190个少数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情况之复杂、民族立法的体系之庞杂,足以成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研究样本。在俄罗斯现有的立法逻辑中,少数民族更多地被视为一个广义上的民族权利主体,按其语言表述和法律概念上的不同,主要划分为基于民族归属的个体权利、基于具体权利主张的个体权利、基于身份认同的少数民族(个体的或群体的)权利、基于原住民特有的身份认同的权利,以及已经出现但是尚未能被俄罗斯学界所广泛承认的、扩大化的少数民族社群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包含了久居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旧居民的权利,等等。俄罗斯民族立法体系分为联邦-地方两级,民族权利的内容主要侧重教育权和文化权,并基于这样的独特结构,逐渐形成了符合自身历史阶段和利益表达的民族立法的内在法律逻辑结构,在旧有的立法理念之上,根据时代的发展变迁提出了民族的“身份认同”、作为集体权利的民族权利等新理念,以期实现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身份认同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概念在中国出现以来有多种阐释.回顾长期的理论争论过程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各个民族的总称,作为一个民族复合体,反映了各民族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涵盖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特点.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厘清中华民族内涵,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族”百年回眸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对100年前“民族”一词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历史上的“华夷之辨”和孙中山 的“五族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民族识别确认 56个民族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近 50年来关 于“民族”概念及译名的讨论等进行了回顾。作者认为,“民族”概念的引入使中国人对自己的人们共 同体产生新的见解,并作出新的分类。中国 56个民族的划分以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实行联邦制是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的合理选择。100年来“民族”译名之争,既有学术意义,又有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民族-国家"理论正在成为某些国家瓦解和分裂其他国家的有效工具,对此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奥托·鲍威尔在其所阐发的"民族文化自治"理论中,从资本主义发展以及资产阶级本质上批判了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阶级性、历史性以及区域性,从而为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理论基础。尽管这一理论由于没有意识到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来临,从而在奥匈帝国遭到了失败,但是它为人们解决民族问题和审视民族国家模式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正是在这一视域中,才能透视西方民族国家内涵和其背后分裂其他国家的真实动机。  相似文献   

10.
对待中国现行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很多学者都言必称“民族—国家”理论。对此,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国家和民族之间包括三种具体关系:民族与民族(民族—民族)的关系、民族与国家(民族—国家)的关系和国家与民族(国家—民族)的关系。就国家和民族的关系而言,在探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中,我们需要找回“国家”,并在民族理论中给予“国家”居于民族之上的位置。我们认为,在“国家—民族”自上而下关系框架下,国家的角色处于主导地位,而民族则是从属于国家。中央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官本位”的“分级管理”“属地管理”和“分类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化的行政管理体系和实际运作机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一、甘肃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发展基本现状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55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239.97万人,占总人口的9.26%。主要聚住在2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共21个民族县。民族地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8.7%。  相似文献   

12.
"第二代民族政策"说在学界引发了广泛争议,如何正确认识"第二代民族政策"说,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剖析,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国家政治合法性、国家形态的民族政治体系以及国家如何解决民族问题入手对"第二代民族政策"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初步阐述,以此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本土学术话语中的“民族”概念有一个演进的过程.古代“族”的概念以及“族类”观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群体分类体系.近代“民族”的使用始于西方术语翻译和汉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明显受到西方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理论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与苏联模式长期在我国民族理论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围绕民族译名及民族形成问题出现过几次论争.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民族概念的讨论日益朝解构和多元反思的方向发展.综而观之,中国本土民族概念的传统导源于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强大的包容性使其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外延宽泛、使用灵活的独特话语体系.目前学界对民族国家与现代民族国家的使用不够规范,建议把民族国家作为特指性概念专门指称西欧早期民族国家,而把现代民族国家作为泛指性概念,用来指称所有时期和类型的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4.
"失败国家"是个敏感的西方政治术语,指代运营困窘惨淡的国家。"失败国家"常伴有民族冲突滋生。"失败国家"与民族冲突之间的内在逻辑表现为统和权威乏力与族际政治动荡相伴、资源匮乏引致族际争夺、认同差异导致族际关系断裂。"失败国家"难以抑制民族冲突,民族冲突发过来又常常导致国家更加失败。  相似文献   

15.
<正>民族旅游作为一种弘扬民族文化、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特殊的旅游形式,正成为国内外学界研究的热点。关于民族旅游的定义,国内外不同专家有不同的认识与表述,但对民族旅游的核心内容有较为统一:即强调民族旅游是一种跨文化、跨民族的旅游形式,民族旅游目的地居民和游客属于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同时作为民族旅游目的地的民族属于本国非主流民族;民族旅游的资源包括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自然环境,其中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汉语"民族"概念虽然具有含混、模糊的特点,并带来使用和交流的诸多不便,但其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宽泛,所显示的灵活性和包容性是欧美各国语言的相关术语不能比拟的。它能充分展现不同层次和不同层面的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综合不同阶段不同形态的民族共同体的共性,揭示民族过程的规律与趋向,适应不同学科民族研究的需要。必须坚持中国民族研究的话语权,完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族群"概念的泛化使用会给我国民族研究带来困惑,不赞同用"族群"来取代"民族"。  相似文献   

17.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主渠道。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革以及考核方式创新是提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实效性的核心要素。实践教学的开展和"互联网"等"活力因素"的引入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课堂教学得到了有效延伸。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学"课堂坚守"与"课下延伸"有机结合,教学实效性和课程亲和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8.
逶迤磅礴的武陵山孕育了八百里清江,描绘了八百里画廊。神奇美丽的清江与享誉盛名的世界"硒都"共同缔造了一所耀眼夺目的新星学校——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施州民族小学建于2008年,学校占地面积50.3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现有40个班,办学条件达到省级一流标准。走进施州民族小学,一幅幅美景映入眼帘:蓝天白云下,白墙青瓦,楼阁相连,风景旖旎,富有民族特色的楼群大气而高雅。校园整体风  相似文献   

19.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育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环节。探讨不同教学对象类型,结合教学内容的体系性、时代性、艺术性、反思性的特点,充分运用"全景式"教学法创设情境营造有利环境,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学习信息,是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促进各民族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来仪 《民族学刊》2011,2(3):42-45,92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先后经历了从课程到学科的发展历程,伴随着西南民族大学的成长并一路走来,在六十年的岁月中刻下了从初创到遭遇挫折,从拓展再到基本成熟的发展轨迹。随着其研究对象的明确化和招收专门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其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民族理论本身需要发展与创新、民族政策需要进行适应、调整,民族工作需要进行经验和教训的总结,科学的民族观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宣传和教育。因此,我校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学科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等方面也将与时俱进地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