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宏观上支持中国长期增长的各项要素禀赋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内容包括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驱动机制就是以改善供给为实现路径,在政策导向上实现一系列的转型:在政策激励方面实现从“投资激励”向“创新激励”的转变,在政策内容方面实现从“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的转变,在创新人才培育方面实现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包括: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产业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动结构创新;加强建设产学研体系,积极推动体制创新;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重点提升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2.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同时,还要确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即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从制度层面来看,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等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3.
论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改革内驱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体制改革内驱力的缺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具体要求不能最终落实的重要原因,增强企业体制改革的内驱力,是新时期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从系统论中关于发展动力体系关键因素--主体行为方式、行为方式的逻辑起点和外在环境压力反映机制--的构建原则来看.强化企业主体意识与竞争观念的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设计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扩大开放的制度激励是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驱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波特的三部经典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为主线,分析其战略管理思想的形成、演进与发展成熟的过程,并从中挖掘对我国企业战略管理与产业转型的启示,以更好地指导企业实践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对我国党政领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政绩考评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通过相关制度机制创新来推进。传统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体系在指导思想、内在价值、战略重点以及道德诉求等方面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存在冲突,加快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大力构建正确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机制,无疑是当前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关键的抓手。  相似文献   

6.
李陈  李家祥 《学术月刊》2015,(4):72-78,71
克思的经济发展方式思想包含有丰富内容,既有对扩大再生产两种形式的直接阐述,也有从广义的角度论述科学技术、不同部类协调发展、企业管理、自然资源、制度保障等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思想。这一思想不仅构成其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界研究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来源。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方式思想,对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方法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白雪瑞 《北方论丛》2011,(6):137-140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凸显。中国是转轨—转型国家,发展理念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结构的转换、经济制度的变迁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关键因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逻辑,就是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转化为约束人们行为的法律和制度,从而改变具体经济活动中个体的行为方式,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具有科学发展理念的创新型人才,依靠其推动科技进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信息平台的低碳直线—矩阵组织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转型中,以低碳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要求节约资源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必然促进企业管理组织理论的重大变革。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信息平台的直线职能—矩阵制组织结构理论,突破了传统组织结构的管理信息按层级顺序处理和传递的方式,建构了新的并行同步处理和传递方式,形成了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低碳管理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模式,提出了衡量组织效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经济转型虽然从本质上来说是社会经济组织方式的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一国经济体制的自发演进过程,不同国家不同体制之间的竞争压力会对每个参与其中的国家的制度变迁方向产生重大影响。但经济转型并不是简单地向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回归。对于转型国家而言,一个完整的战略选择应当是以比较生产率优势融入世界市场,在这之后则应当发挥后发优势,走跨越式发展之路。针对不同转型国家的现状,前者适用于尚未真正融入世界市场的俄罗斯,而后者则适用于已经融入世界市场的中国和东欧国家。  相似文献   

10.
富有创新精神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自主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战略思想,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理念,从经济发展方式角度立论,与创新概念演化轨迹相契合,是对十六大以来创立的创新型国家建设论实现路径的新探索。它体现了创新国际化的本质要求和趋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创新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并赋予其国际意义和新的时代内涵。创新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且是一种国家体系。创新驱动的创新要素主要表现为学习是创新驱动的基础,能力是创新驱动的核心,人才是创新驱动的关键,科学发展是创新驱动的目的等。它不仅蕴涵了创新要素密切相关、联动创新的深刻内容,而且从创新型国家体系的高端诠释了创新驱动的战略机理,集中体现了学习型政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本质特征。创新驱动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创新观有着极为丰富深刻的动态内容,表现为理论创新观、发展方式转变创新观、科技金融创新观、文化教育创新观、党建创新观等,并催生一系列创新理论形态和创新实践形态。积极建构创新驱动的动力结构系统包括目标布局创新、问题域定位创新、价值驱动创新、国家创新体系的制度管理保障创新以及改革、开放、发展的整合创新等,这是知识经...  相似文献   

11.
经济转型与体制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型期经济理论研究是当前的一个热点.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转型期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经济事件需要作出理论的阐释,另一方面转型过程也是一个发展道路和体制模式的选择过程,需要理论的支撑.目前,在学者们的研究中以下几个问题普遍为大家所重视,但在认识上存在差异:一是转型的含义及研究视角,二是转型的目标与路径选择,三是中国转型的特点.笔者想就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明转型与社会转型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转型”与“社会转型”是近年来学术界经常使用的两个术语,但是,这两个术语往往存在着混用的情况。混用的背景就在于社会自身的变化,“转型”成为一个包括历史学在内的跨学科术语。其实,文明在不同语境、不同层次有不同含义,两者含义需要依据语境、讨论的层次加以看待。在学术界的讨论,两者的关系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在面对历史与现实时需要注意两者的非同步性。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转型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 ,如果说社会转型是文化转型的动因 ,而文化转型则进一步促进并加快社会转型。由于文化转型从根本上说就是人自身的现代化 ,因此 ,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转型及进步中 ,应更多关注文化转型 ,即人自身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指明私立高等教育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中获得迅速发展和扩张,指出其变革的因素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分析了私立高等教育的资助主要来自学费,阐述了私立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结构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大庆经济转型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大势所趋,经济转型是大庆亟须破解课题和战略抉择。大庆要依靠资源,但不能依赖资源。大庆要大力发展“非油经济”,让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支撑起大庆的未来。同时,应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民营经济的增长提供载体,通过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二元结构转换之间相互联系,互相促进。二元结构转换滞后重要表现在城乡差距扩大,产业结构的二元化程度较高,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低等。导致二元结构转换滞后的深层原因在于制度方面,首先在于城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性因素的制约。二元结构转换的切入点应是在提高农业和土地生产率的前提下,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和相关人口,实施“有效减少农民”的战略。  相似文献   

17.
村庄的大转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的村庄是有实质性意义的农村社会单位;因此,村庄的30年转型集中呈现了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过程、特征与问题。本文把中国农村30年的变迁放在村庄与市场、与国家、与城市社会三大关系转变中加以考察,认为村庄正在经历从农业共同体到城乡社区衔接带之弱质自治社区的大转型;其主要涵义是指:(1)经济共同体转型——基于农业和农民半市场化、半受非市场化保护的政策环境,以及双层经营而农户经营实际上更受政策支持的经营环境,村庄从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集体大队,转向具有不确定性的社区经济共同体。(2)治理共同体转型——基于村民自治的制度安排和地方性实践突破,村庄从国家的基层治理单位,转向国家与社会共同治理的单位,乡土性公共领域得到初步生长。(3)村庄作为农民社区的转型——从传统农业社区开始转向城乡社区衔接带的弱质端。而中国村庄是否有前途,既取决于国家、市场、城市对农村的态度,也取决于农村和农民对国家、市场、城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举证责任有两层含义: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和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在具体的诉讼中可以发生转移的只能是后者.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种责任为什么可以转移,它又是如何转移的.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应:辩论主义原则为举证责任的转移提供了可能性,当事人提出本证和反证的证明活动是举证责任转移的表现形式,法官对证据的自由评价在具体的诉讼中指引着举证责任的转移.后两者共同构成了举证责任转移在具体案件中的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19.
公共事业意指以谋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由公共事业组织为社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提供社会公共事务及部分经济公共事务类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公共服务。我国目前存在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公共事业法制不健全。公共事业的主体转型面向多元化,其内容转型需更精确地定位于公共服务的提供上,其方式的转型则包含了民营化等多种方式,但需防止过度市场化以损及公益本质。公共事业的健康转型有赖于政府与事业组织关系的更新。  相似文献   

20.
论文化转型     
社会的发展往往是以文化转型的方式表现出来,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变迁又催生了社会转型.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而且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起着价值引领和整合协调作用.分析起来,后现代社会主要发生了五大形态的文化转型: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公益性文化向盈利性文化转型,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型,工业文化向生态文化转型,文本文化向视觉文化转型.这些分属不同层面的文化转型,通过自身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