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农村"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认为"新农村"的"新"体现在目标新、方针新、举措新、方法新、理念新.新农村建设从当前看,要搞好规划,从广大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从长远看,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城镇化发展,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此外,建设新农村,要防止几种偏向,以健康有序地推进.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元珍 《理论界》2006,(8):25-2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任务,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求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是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农互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方略;深化农村改革,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动力支持;转变农村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培育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区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关系密切,表现在:农村社区建设能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的实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也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追求目标。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二者具有一个共同的社会功能,那就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劳务输出作为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有效形式之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新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劳务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开发和利用,既实现了农民增收,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资金基础,从而促进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但是,随着输出人员的增多,凸现出了一系列问题,如劳务输出给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带来的问题、空心村现象等,这些问题与现象和新农村的建设是极不和谐的.客观实际地认识和探讨这些问题,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必然有利于促进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培育农村社会公共空间不仅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同时还可以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文章基于社会公共空间视角,阐释社会公共空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关系,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培育农村民间组织、重塑农村社会舆论平台和动员农村精英分子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缺陷及其完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其对改善农村民生、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妥善处理好农村社区与农村基层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和社区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以促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中的第一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新农村建设要求具有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充分发挥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势.因此,农村人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战略资源"、"第一动力资源"、"第一优质资源",必须加快开发,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与新一届政府在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它将惠及千百万农村居民.建设农村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关注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斯大林的著作中,均有许多富有启发性与创造性的思想观点.这些思想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农村观.这些农村观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与启示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农村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党中央和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必须坚持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这些对促进农村的持续发展是必要的,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0.
目前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以前提法有明显区别,其鲜明特点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农村村容村貌的改善或单纯农村经济发展,而是以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培育农村生态文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可分为环境要素、基础要素和效果因素三大类;环境要素的改善依赖于政府,基础要素的改善主要是农村自身建设,效果因素的改善依赖于环境因素和基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农村测度指标体系应分成不同的级别,就目前而言,调控新农村建设主要靠县一级,考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主要应放在县级和村级进行,分别研究设计了县级和村级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鲜明特点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农村村容村貌的改善或单纯农村经济发展,而是以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培育农村生态文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可分为环境要素、基础要素和效果要素三大类;环境要素的改善依赖于政府,基础要素的改善主要是农村自身建设,效果要素的改善依赖于环境要素和基础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农村测度指标体系应分成不同的级别,就目前而言,调控新农村建设主要靠县一级,考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主要应放在县级和村级进行。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开发人力资源,但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农村教育与农民培训资金匮乏,人力资源开发目标偏离,人力资源绝对数量大但素质偏低,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已成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瓶颈,只有规范农村教育与农民培训,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促进农村社会的快速健康高效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因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缩小城乡差距之间存在着一些相关关系,包括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增加农民收入等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可以为缩小城乡差距提供资金、技术、制度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支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中还包含着一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如立足于农村自身全面发展的动力机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互动机制、实现全社会平稳发展的稳定机制.以黑龙江省为例,是因为它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具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论人口城市化与要素城市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永祥认为,城市化的实质是在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优化配置,以及相应的社会结构变动。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滞后于要素流动,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农村病"。要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治理"农村病",推动城市化健康协调发展。杨云彦指出,中国正处在有利的人口窗口内,应不失时机地推进城市化,加快人口与劳动力转移;同时,应按照城市化的大趋势来规划、建设新农村,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实效。徐勇认为,进入21世纪后,中国发展战略的基点已由农村转入城市;国家发展走向将从"以农村包围城市"向"以城市带动乡村"转变,具体表现为财政带动、就业带动、资本带动与制度带动;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开展新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需要各种力量相互融合促进,其中第三种力量对新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第三种力量主要是指社会中间层组织、非营利组织及社会经济组织等.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的第三种力量正在发展之中,而且第三种力量既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促进农村乡风、村容、民主建设的发展,从而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生产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流动、土地流转以及农村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悖论表明,我国农业总体上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时期,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以市场为导向,靠政策来扶持,进一步深化农业生产各要素的流动性变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涛 《兰州学刊》2008,(4):113-114
解决“三农”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文化进步的问题;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从以往农村改革的实践经验看,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和依靠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力量,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从而加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发展的审视与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物流建设的发展对于我国改善农村经济,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生产经营分散,物流人才短缺,农村物流金融抑制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农村物流建设的发展。要克服这些因素,应首先建立科学的农村物流体系,并采取多种相应的对策来促进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亚军 《理论界》2007,(3):31-3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部署,朝阳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5月制定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为了贯彻好“实施意见”,应从朝阳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发展生产、农民增收为目标,采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等项措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优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建设新农村的劳动者拥有健康身体的保障,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在力量,为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环境的稳定创造了条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外出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定点医院药品价格问题、合作医疗中的贿赂问题等.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城乡医疗对接机制、药品价格控制机制、合作医疗法律惩治机制以及合作医疗的二次补偿机制,以进一步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