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嘴李翠莲记》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平山堂刊刻《快嘴李翠莲记》,明人晁瑮《宝文堂书目》作《快嘴李翠莲》,叙北宋东京女子李翠莲,因心直口快,出嫁为公婆所不容,最终被休,出家修道。谭正璧先生《宋元话本存佚综考》认为属“宋元旧本”(见其《话本与古剧》)。胡士莹先生认为:“其‘撒帐词’颇似元人的‘上梁文’,……当为元代的作品。”(《话本小说概论》)我认为这篇话本小说当是宋人所作。理由是:一、小说开篇有“昔日东京有一员外……”,很明显,是南宋人口吻。如果元人所作,则一般用“故宋”、“昔日宋  相似文献   

2.
"桃夭"一词来自《诗经.周南.桃夭》篇名,成词之初直到宋朝,其原型意义一直为"桃花繁盛美好的样子",而在元代到清代的典籍中"桃夭"一词的原型意义却演变为"女子嫁娶之事"。从认知图式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意义流变是因为在人们反复体验中建立起来的"桃夭"一词的图式,通过隐喻机制,由原型意义发展出的边缘意义"女子嫁娶"逐渐转移到中心,取代了原来的原型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赛珍珠通过各种形式传递着她企盼中西文化交融的美好愿望,对异族婚恋的理解与支持即是赛珍珠对此的一大主张。小说《同胞》涵盖了多对情侣的婚恋故事,既有美国小伙与中国女子的异族婚恋,也有受到西方教育的留学生与传统的中国女子的"异族"婚恋。赛珍珠在这部中后期小说中反映出了渐趋成熟的异族婚恋观。  相似文献   

4.
女子兴学是清末民国潮汕女子教育发展的突出特点,女性是推动女学发展的基本力量和骨干力量。潮汕女子兴学在与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风俗观念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多边互动中,获得自身发展,体现自身价值。女子兴学既是潮汕社会近代化的结果,体现出鲜明的潮汕特色;又是社会变迁的动力,推动了潮汕社会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朱熹对"中庸"的解释,体现出其理学的实践性特征。具体而论,他一方面主张"在中"之"中"、"时中"之"中"的区别,同时又将二者贯通起来,以"在中"之"中"来统摄"时中"之"中",兼体用而言"时中",体现出深厚的理学意味,也展现出理学家"体用一源"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释"庸"为"平常",拓展了"庸"字的实践范围,也加强了"庸"字的实践意蕴,体现了朱熹思想的实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左传》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优秀文学作品,叙写了相当多的梦象,颇值得探究。这些梦象凸现了先秦时期人们对"天"、"地、"、"人"之间神秘关系的重视,其与客观现实时而紧密结合,体现出对天命神圣的崇敬;时而严重背离,体现出对"德"性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副词"白"与"瞎"的考察、比较,探究二者意义的联系和区别,尤其是主观性的差异。通过句类分布的考察,论证"白"的"无效果"意义,"瞎"的"无明确目标"意义以及"瞎"的"无根据"意义,体现出主观性由弱到强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现代汉语交际用语出现变异。现代汉语颠覆权威词典中规定的语义、既定的语法规则,体现出后现代的"去中心"、"非理性"以及"多元化"等特征;另外,现代汉语还通过拼贴和戏仿等后现代手段解构了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极强的游戏性和无厘头。具有后现代特征的现代汉语不会影响交际效果,应对其持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女子教育历史源远流长,不同时期的教育有不同的内容和使命。回顾几千年中国女子教育使命的变化,经历了从求异到求同,再到存异的演变过程。受男尊女卑观念的支配,古代女子受教育权利不断被剥夺,从囿于家庭到"女子无才便是德",直至成为行动不便、失去性命的"小脚烈女"。受西方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近代女子教育倡导男女平权,要求兴办...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出现的才子佳人小说塑造了大批才女形象,通过歌颂女性的智慧表达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主流意识的反叛。然而,赞扬佳人的才华并不意味着男性真正重视女子的文学才能,佳人的"才"只是衡量男性价值的尺度与砝码。佳人慧眼识英雄,全身心倾慕文人士子的风华才情和艺术趣味,赏识他们的独特价值,让他们捡回了在现实中失落的生命价值与风流自赏的自尊。  相似文献   

11.
温史 《山西老年》2014,(9):24-25
1931年,一支由百名女子组成的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特务连,曾多次随同琼崖红军主力参与反国民党"围剿"的战斗,被当时民众称为"红色娘子军",毛泽东、周恩来曾高度评价红色娘子军为"世界革命的典范"。然而在反动势力的疯狂反扑下,成立仅五百多天的女子特务连最后被迫解散。这百余名巾帼英雄在一年多时间里遭遇了哪些腥风血雨?解散后各自的状况又如何?  相似文献   

12.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确立马克思理论"微观基础"时,通过重释马克思的原典,承认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论"客观要素"的价值,并有限地体现出其对马克思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客体动力观"的"回归";通过对社会发展过程中主客体要素统一性的阐发,表达了其关于社会发展动力是主体与客体双重要素推动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被称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的穆时英以他出色的文学才华和对上海生活的熟悉,创作了具有浓郁"新感觉味"的现代都市小说。他在小说中毫不掩饰地传达出对都市物质文化、都市女子的迷恋,并且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他总是让小说中的女性披着一层黑色"面纱"。他透过人们的"黑色眼眸",在"黑白世界"的对照中去审视和书写都市男女的生活,表现都...  相似文献   

14.
森林公园住宿设施为游客提供住宿,引导游客行为,宣传环保理念,体现森林公园的特色。住宿产品的合理规划有助于实现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咨询专家意见等多种途径,归纳出生态小木屋、野外宿营车、营地帐篷、绿色饭店、青年旅馆、农家旅馆、移动式酒店、可回收酒店等8种住宿产品。这些产品所体现出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效果,将为森林公园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住宿体验,利于发展社区经济。  相似文献   

15.
论苏轼创作之“真”及其创作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轼在诗、文、画作等艺术创作中,皆体现出表达真性情之特色,他重视诗人、画家对现实的观察和体验,重视诗歌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在创作理论方面,他提出了"常行"与"常理"的问题。通过对苏轼"真"性情的剖析,可以发现苏轼诗、文、画作的艺术特色,及其创作理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女子着装的紧身与裸露体现出现代、后现代文化交流的需要,这一交流主要是以身体、生命为社会纽带,并由“视觉化”将身体、生命信息转为视觉强调。女子着装的紧身、裸露是借助于“视觉化”体现出视觉交流的自由性、身体适宜性和潜在快感,并且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新的社会纽带和社会关系,这一新的社会纽带是在后现代背景下人类孤独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克服。  相似文献   

17.
"澄怀味象"是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艺术学、美学命题。"澄怀"是对老子"涤除"、庄子"心斋"与"坐忘"的审美心胸理论的继承,其涵义体现了宗炳对艺术直觉特征的确定;"味象"的涵义则体现出宗炳艺术直觉思想的本体论,从而揭示宗炳的艺术直觉思想在中国古代艺术直觉思想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的闲适诗中,"咏病"是较为突出的题材之一。诗中的"病"与节候、景物、亲情、友情密切结合,一方面反映了白居易晚年的生活现实,另一方面体现出诗人追求精神"闲适"的努力。白居易咏病又往往表现出浓厚的说理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元代散曲"诗乐一体",其中的"三句对"又名"鼎足对",或称"三句鼎足对",体现出绘画美、音韵美、意象美的审美意蕴。马致远、乔吉、张可久、徐再思等以赋、比、兴的手法写景寓情,以鲜美而易逝的意象叠加成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景,再配置优美而又充满活力的声韵,从而体现出审美化的人生态度及隐逸情调,实现了对自由旷达人格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韩国游学记     
我是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韩语专业的学生,去年有幸到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游学一周,接着又作为交换生在韩国安养外国语高中学习生活了四个月。如此丰富的经历,除了让我的韩语水平更上一层楼,还大大地开拓了视野,留下终身难忘的美好回忆……真善美之旅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以"真、善、美"为校训,被誉为"全亚洲最好的女子大学",在韩国人眼中象征着智慧与美丽并存的新时代女性教育典范。有幸得到去梨大游学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