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新闻报道是柄"双刃剑"。一篇文采飞扬的正面报道,能使一个企业、一个人的知名度无数倍地被放大;而一篇客观公正的批评报道,亦会使一些丑恶现象曝光的同时也令它的始作俑者们"遗臭万年"。新闻报道的影响力的确如此。但如何运用这柄具有"双刃剑"魔力的利刃,让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向着服务大局的方向辐射,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进入中国十年来,在传播方式、议程设置和报道视角等方面对主流新闻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它的互动传播和迅速普及也使互联网成为一柄双刃剑。国外反华势力已经在利用互联网对中国进行舆论战和心理战,其规模和影响力正逐步扩大,我们需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3.
经济新闻报道不仅涉及报道什么,还存在一个报道视角的选择问题.不同的报道视角,所产生的报道效果不同.目前经济新闻报道的明显缺陷就是报道视角单一.要想使经济新闻报道真正"活"起来,建构经济新闻报道的多元视角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从政治视角、经济学视角、人文视角、社会视角以及受众需求视角等多角度进行报道,对于改进经济新闻报道的效果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4.
从五个“w”说起 任何一篇新闻报道都是由这五个“w”构成的,所以一篇报道中的五个“w”如果都做到了真实可信,那么由其组成的新闻报道也就做到了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5.
环境问题在全世界范围的媒体上广为报道,我国新闻媒体中涉及到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代表,需要一个正确的观念作为指导,当今“环境至上论”的新闻报道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在当前的环境新闻报道中还经常出现忽略重要的细节问题,而这些细节问题恰恰是比较重要的。媒体记者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不仅需要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还需要具备充分的预见意识,深思熟虑到一些“事与愿违”的问题才符合环境新闻深度报道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从联接新闻传播三要素的关键因素———新闻信息出发,用新闻信息流量原理分析了如何科学有效地增加深度报道的信息量,并且在原有原理的的表达式中增加一个函数,使新闻受传者能对深度报道的有效信息量予以全面合理的考量,最终为深度报道创造了一个行文理论基础,使新闻传播者能够制作出真正具有“深度”的新闻报道作品。  相似文献   

7.
宗教问题历来是新闻宣传中最为敏感的政治话题之一。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中的宗教问题,对于保持国家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推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肩负舆论导向的新闻媒体来说,正确认识并认真区分宗教新闻报道的几个界限;坚持宗教禁忌报道的“恪守”原则;切实掌握宗教新闻报道的宣传规律是必须要履行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儿童新闻”报道研究一直是被人们忽视的领域。近年,国家对儿童作为一个独立体的权利越来越重视,然而煤体在以儿童为报道对象主体的“儿童新闻”报道中却存在着理念上的偏差。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报纸必须具有“蹲下来看孩子”的儿童新闻报道理念。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我国新闻报道方式出现了“深度报道”、“短新闻”、“文学化新闻”等新形式 ,其变革的原因在于 :报道内容的多样化、受众要求以及传播技术的不断改进、媒介之间的竞争等 ,导致了新闻报道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提升经济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可读性是所有新闻媒体必须考虑的问题,一要结合自身的受众定位和功能偏侧进行,不可整齐划一.二要讲究报道策略,根据媒体实际选择有效的报道方式方法.三要注意各种报道视角的运用,尤其要注意国际性视角和前瞻性视角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略论新闻的真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完全合乎客观实际,它具有多层次的结构。然而,在实践中情况却显得极为复杂。首先,不带主观认知成分的纯客观实录是不存在的。其次,客观事实是复杂多面而又多变的,要想让一篇报道全面反映事实的确是颇有难度的。因而,我们所能够做到的,只是不断地接近真实,使之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摘要]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在进入新媒体时代以后,发生了从解释性报道向调查性报道的转向,这主要缘于新媒体时代广泛的社会动员,为调查性报道深入开展创造了条件。故宫失窃案系列报道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中国,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的社会环境促使调查性报道敏锐地感知复杂的社会矛盾,深刻关注社会问题,精准记录社会变迁。因此,调查性报道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新闻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3.
政府、媒体和公众关系的动态平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媒具有情况沟通和意见联系的功能。一个社会的传媒功能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促进还是阻碍社会群体内部的传播与交流。而检测传媒功能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关系的动态平衡。传媒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受控于国家,是政府手中的工具、传声筒;另一方面,它作为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以新闻报道和舆论导向的方式控制着社会,控制着民众,媒体时常都处于"双刃剑"的考验之下。一个称职的媒体必须在公众与政府之间构筑一个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三维空间是艺术与哲学上的一个概念,典型人物报道的三维空间即新闻人物背景、现场及细节。新闻报道中典型人物宣传如果巧用“三维空间理论”,可将其人物跳出平面、呆板的模式,使其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构筑典型人物报道的三维空间,是刻画典型人物报道的一个关键工程,事关典型人物宣传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5.
传媒的发展不可避免地推动了新闻报道的不断创新。报道的创新就是要立足于新闻传播的接受者,以受众为中心来发现和挖掘报道题材、寻找报道角度,运用和创造新颖的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把握新闻采访技巧。  1.挖掘意外,寻求隐含信息  意外,也就是出乎意料的“偶然”。它在采访中有,在传播后引起的反馈也有。后者又有意外“成功”与“挫折”。按控制论的观点,意外成功是积极反馈,它的功能是保持或扩大变异,使系统加速其某些行为。那么,抓住意外成功再施加动力,就可滚雪球一样把新闻做大。反之,意外挫折就是消极反馈,它的功能是检…  相似文献   

16.
新闻报道主体由新闻报道的作者、报道者、叙事者三方构成。新闻报道的作者是新闻报道的创作者,由采写者与大众传媒机构双方构成,但以采写者为中心;新闻报道的报道者是通过一定的新闻传媒机构,以一定的符号面向广大公众公开传播新闻事实的行为者,它既包括采写新闻报道的记者、通讯员,又包括新闻媒体,并以新闻媒体的编辑部为主;新闻报道的叙事者是在新闻报道之中向广大受众表达新闻事实的行为主体,涉及叙事者与新闻报道两方面。新闻报道的作者、报道者、叙事者三方角色不同,职责有别。新闻报道的报道者比新闻报道的作者所指范围要宽,但报道者不完全享有著作权。新闻报道的叙事者不能等同于新闻报道的报道者,叙事者侧重采写,报道者侧重编播;新闻报道的叙事者也不等同于新闻报道的作者,叙事者侧重表达,作者侧重生产。  相似文献   

17.
概念隐喻在新闻语篇中普遍存在,新闻报道者可以在隐喻投射过程中通过突显部分因素来间接地传递一定的意识形态。文章通过概念隐喻来揭示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中报道者所传递的意识形态,为英语新闻读者提供一个批评视角来阅读新闻。  相似文献   

18.
网络媒体的崛起使新闻的生命更加短暂。周报由于出版周期较长,新闻易成“旧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周报要明确市场定位、加强新闻策划、强化深度报道、凸显专业优势,化“旧闻”为“新闻”,让读者闻所未闻。同时。周报应将出版周期长的劣势化转为编辑时间充裕的优势,主动介入“旧闻”,挖掘深层故事,使周报新闻报道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概念隐喻在新闻语篇中普遍存在,新闻报道者可以在隐喻投射过程中通过突显部分因素来间接地传递一定的意识形态。文章通过概念隐喻来揭示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中报道者所传递的意识形态,为英语新闻读者提供一个批评视角来阅读新闻。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经济新闻深度报道的贴近性特色。经济新闻深度报道这一多维的、全方位、全天候、流动式新闻新秀,深刻揭示事实底下的事实,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使其“色”、“香”、“声”、“味”呼之欲出,满足了社会急需和受众新闻欲。今年以来,更是异军突起,更上层楼。在贴紧时代,突出主旋律;贴近社会,精心做好三篇大文章;贴近大众,切实抓好热点难点问题报道方面,倍受世人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