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航华  贾琼  翟毅 《城市》2012,(10):11-15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投资规模也将比"十一五"期间有较大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与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如何拓展天津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弥补城建资金投入的不足,具有重大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全市一些大型基础设施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资料搜集,总结出天津市目前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的主要融资手段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天津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的发展趋势及创新点。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峥 《城市》2012,(1):35-39
一、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比较城市是具有一定空间形态的经济集聚体,人口和产业集聚是城市的基本特征.生产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分工越细,经济社会对空间集聚程度的要求也就越高,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空间城市化是人口与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集聚效应的过程.而集聚效应的产生又依赖于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一般而言,最优的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将可以产生最大的空间集聚效应.相比小城镇发展模式而言,从集聚形式、规模经济、"增长极"作用的角度来看,大城市、城市群发展能够发挥集中集聚优势,代表着空间结构演变的发展方向,在规模经济方面优势明显,更是现代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3.
张蕾  孙钰 《城市》2016,(11):7-10
城市副中心是一个城市的次级商业商务发展中心,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大城市、 超大城市的人口、 资源压力,有利于推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越来越引起我国城市群建设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京津冀地区相关城市如何利用区位优势协调发展成为当前城市化建设的关键点.笔者以天津市红桥区为例,从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旧城改造、 金融业发展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天津市红桥区应如何借力天津西站综合城市副中心的区位优势,加快区域建设与发展.笔者认为,天津市红桥区区域建设应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机遇、 以现有城市基础设施为依托、 以西站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优势为保障、 以"十三五"发展阶段为契机、 以城市化发展为目标,推动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都市圈大都市阴影区的GIS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都市阴影区是由于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因集聚、辐射作用的不同组合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发展落差现象。本文介绍了大都市阴影区的形成和演化机制,并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利用Huff模型、K-means聚类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划分了都市圈的影响圈层与范围,界定了2012年都市圈的"大都市阴影区",总结出了通过GIS的空间分析手段界定"阴影区"和"半阴影区"的方法。研究发现:利用GIS空间分析手段可以定量、直观地界定大都市阴影区和半阴影区;京津冀都市圈的大都市阴影区主要存在于以北京为中心的西北和西南两翼,京津冀自然本底条件和区位差异决定了人口和经济活动布局的空间不均衡性,国家实施区域不均衡发展战略导致人口和产业快速向京津等沿海地区集聚,政策、交通、经济要素和产业结构是造成京津冀都市圈阴影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大都市阴影区的消减对策应依据大都市区中心城市、外围区域和阴影区三者关系来制定。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人对"幸福"一词始终有种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前几年流行的"你幸福吗"是在集群中对每个个体的调侃与拷问,而同样在近几年兴起的"幸福城市"则更多地将焦点放在人与城市的关系上。这个宏观的思考有着同样宏观的背景。中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促进了城市人口的集聚与城市规模的扩大,当城市人口与产业集中超出了自然和社会的承载力,达到临界点时,城市  相似文献   

6.
任杲  苏美蕊 《城市》2021,(6):38-45
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以中心城市为载体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这是新形势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总思路.基于中心城市内涵梳理,笔者提出中心城市具备人口规模大、集聚程度高、经济实力强、政策支持多、开放程度深、科学技术先进、公共服务完善和基础设施健全八大特征,并通过欧氏距离测...  相似文献   

7.
李瑶  安树伟 《城市》2018,(8):24-32
笔者通过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历程进行分析,阐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的机制:以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转移为起点,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拉动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最终形成产业与城市良性互动的城市综合体.同时,笔者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北京城市副中心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加大建设基础设施,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现通州与廊坊北三县的协同发展;畅通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促进北京市域外生产要素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集聚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洪辉  翟露静 《城市》2003,(6):47-49
"非典"爆发于城市地区,肆虐于大都市地区,从中可以看出"非典"与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密切相关.由此也引发了方方面面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反思.虽然现在还不能肯定城市居住环境与"非典"有什么样的直接关系,但其在预防疾病方面所暴露出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对此所进行的反思是必要的,它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城市住宅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9.
按同一价格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重估价是科学地研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依据,同时,也是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科学管理的依据。 一、估价的意义 城市基础设施是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包括六大系统的设施:1.能源系统设施;2.水资源及供、排水系统设施;3.交通系统设施;4.邮电、信息系统设施;5.环境系统设施;6.防灾系统设施。这些设施的价值是城市资产存量价值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现存的城市基础设施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地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而形成的,因此,目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之间明显存在着大三角的互动关系.北京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需要把握首都优势、经济优势、区位优势三个要点,找准自己的合作定位、城市发展定位、产业定位、文化定位,才能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和价值.北京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要突出政策协调功能,打造北京"一带一路"总指挥部;发挥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经济辐射作用,促进周边产业结构升级;确定北京投融资中心地位,形成"一带一路"主题的金融集聚;通过北京国际影响力,发挥支撑服务功能;依托北京中国文化中心优势,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空间集聚存在不同的尺度,城市区域作为当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空间组织是一种大尺度的集聚。经典集聚理论、模型以及相关扩展性实证研究为城市区域尺度集聚的形成提供了方向性的暗示。这种集聚在本质上是聚集力和分散力动态组合的一种空间结果,其中,分散力的增强对城市区域尺度集聚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区际运输成本的降低,核心区域-外围区域间共享的区际外部性逐渐增强;核心区域的拥挤效应进一步加强了经济活动向外围转移的倾向,最终促使部分经济活动突破地区边界,在地理邻近的地域之间形成更强的空间依赖,呈现出大尺度的经济集聚。城市区域尺度集聚的经济性为发展城市群、促进区域一体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在实践中也遇到很多障碍,这对政府在打破行政割据、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以及加强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发展方面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人才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以杭州市为实证,应用核密度分析法对2000年、2010年、2016年杭州市的人才规模和空间格局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杭州市的人才规模具有"先快后慢"的增长趋缓特征;人才分布格局具有从"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演化的趋势;城市中心区是各年龄阶段人才的高度集聚区域,同时城市外围空间已成为人才规模增长与空间集聚的主要区域。进一步判断:城市地理空间对人才集聚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城市重要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和政策措施等对人才集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使城市外围的人才分布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城市人才规模增长、优化人才分布格局以及创新发展提出相应的空间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须处理好:非农产业与人口集聚的关系;非农产业发展、人口集聚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人口集聚与公共服务提供的关系;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城镇建设中规模、结构和质量的关系。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关键是要在正确认识城镇化本质、内涵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构筑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最主要的是推进4个方面的改革:规划制定、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城乡统一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4.
陶志梅  李安迪 《城市》2021,(2):60-70
城镇化建设推进和城市人口聚集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承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应对城市所面临的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及生活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在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同时,应密切关注城市人口、经济等压力因素对环境治理的影响.笔者基于生态弹性视角,从支撑力和压力两大层面分析影响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承载力的综合因素,结合国内外生态承...  相似文献   

15.
在经典城乡"推—拉"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城市之间的"推—拉"模型,对中国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决定城市之间人口流动的关键因素是城市拉力和推力之间的"推拉差",只要特大城市"推拉差"值为正,人口向特大城市流动的现象仍旧会持续,在特大城市人口容纳量有限的前提下,政府调控是必要的。政府在人口调控政策制定时应该注重人口流动的内在规律,从人口流动的根源入手,在调控时一方面应该利用产业转移等措施来降低特大城市拉力,而非一味地通过行政手段提高推力;另一方面应该提高特大城市周边城市的拉力,以实现分流特大城市人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韩少秀  张丰羽 《城市》2021,(5):41-49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发展集中表现为大城市数量和人口的迅速增加.笔者立足国际视角,探究驱动大城市人口集聚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及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口在大城市的集聚程度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越高、创新能力越强的国家,其人口在大城市的集聚程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其人口向大城市的集聚程度越高;便利的交通条件对于...  相似文献   

17.
上海作为国家经济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还未达到国家经济中心城市应承担的水平.上海中心城区可借鉴东京都23区的做法,成为承载全球城市四大功能的核心区域,进一步实现产业及人口的空间集聚与集聚质量的提升;郊区新城要加快吸引人口流入的步伐,实现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及能力升级,逐步成为长三角城市网络体系中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相似文献   

18.
刘重 《城市》2005,(5):38-40
在现代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发展空间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更多地引起经济理论界的关注.目前在天津市经济发展中,由于城市空间布局所带来的矛盾与问题比较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区县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作用,也对天津市整体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蒋丽 《城市观察》2014,(2):140-149
本文基于广州第二次经济普查中七类生活性服务行业就业人员数据,运用集中化指数、区位商和空间分析法对广州2008年生活性服务业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州生活性服务业主要集中在CBD,呈圈层蔓延至近郊,并在远郊城市副中心集聚,已经形成"一主五次"的生活性服务业空间结构,与广州城市空间布局现状和规划具有相似性;影响生活性服务业在广州城市空间分布的因素主要是人口、政府所在地和商业发展水平三因素;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有力地促进城市中心蔓延,但对多中心城市发展的影响还不强。  相似文献   

20.
"海上画派"(又称"海派"上海画派"等)与"岭南画派",其关系之复杂,远不止地域与画风的差异,其中还牵涉到两个城市之间的历史背景问题,兹分论之.论者大都注意到,"岭南画派"与"海派",都诞生在近代中国商业化的城市,而且与诞生时期的商业活动频繁有关系,这就必须谈到广州与上海之间的城市地位互相消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