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提升综合实力所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则是创新型人才的聚集地,以高校为出发点探讨人才引进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创新型人才储备不够充分,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人才引进面临诸多巨大的考验。文章通过阐述创新型人才的内涵特征,分析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引进现状及问题,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引进提出"完善创新型人才薪酬体系""营造和谐的人才成长环境""推进学科平台、学术团队及创新人才个人的协同发展"等措施,旨在为如何促进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引进的有序健康发展研究适用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迈入集约型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协同多元主体推动历史风貌区的有机更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仍是许多城市待解的难题.研究通过梳理不同视角下的空间生产理论,结合城市更新语境构建了"权力—资本—社会"辩证分析框架,并对深圳沙井古墟有机更新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权力、资本和社会要素在推动古墟空间再生产的过程中,呈现权...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以杭州市为实证,应用核密度分析法对2000年、2010年、2016年杭州市的人才规模和空间格局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杭州市的人才规模具有"先快后慢"的增长趋缓特征;人才分布格局具有从"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演化的趋势;城市中心区是各年龄阶段人才的高度集聚区域,同时城市外围空间已成为人才规模增长与空间集聚的主要区域。进一步判断:城市地理空间对人才集聚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城市重要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和政策措施等对人才集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使城市外围的人才分布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城市人才规模增长、优化人才分布格局以及创新发展提出相应的空间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主体功能区是实施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运用国土空间的"区域"和"要素"特征认知,对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理念认知和规划实践发展进行梳理,认为主体功能区无论是思想理念、划分对象还是实施手段都紧密围绕"区域"型国土空间的定位来展开。以"区域—要素"统筹视角进一步分析,发现规划实施过程存在"区域—区域"衔接不足、"区域—要素"传导不畅等问题。未来其制度的完善重点应从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现有区划、加强绩效考核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5.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广州市推动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时期。本文首先梳理了城市创新理论的演进历程,结合新时代广州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和城市定位,阐述了广州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主要成就和所存在的问题,对加快推进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对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围绕职业教育发展中"软实力"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分别从教育软环境的培育、师资力量之主导、素质教育之重、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提出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对于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软实力问题的解决,以及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创新水平的高低和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一个城市、地区或国家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决定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创新型人才,但其又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只有有意识地培育良好的环境才能够吸引和留住创新型人才。深港创新合作应以深港共建世界城市为目标,着眼于创建世界范围内集聚顶级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极,成为带动泛珠三角地区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我国也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而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是关键。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知识传播、整合与转化等多方面的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将是其责无旁贷的责任。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理念、师资队伍、科研水平、教育体制等因素都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众多因素之中,高等教育体制作为高等教育系统具体体系结构与运作方式的综合体现,因其自身的特点而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具决定性意义。通过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可以解除束缚高等教育发展活力与创新能力的阻制,使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其他要素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这无疑将是增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王越  周泳鑫 《职业》2017,(29):92-93
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企业在国家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不断凸显.2012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显示,企业所占比重高达54.7%,以产品研发和改进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工作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则是提供产品研发和技术改进思路的重要源泉.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技术工人,能够为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革新解决方案,其经济价值有时甚至高于在实验室中数十年磨一剑的基础性研发成果.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应是高等院校理工学科的专利,技能型人才的创新思维培养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0.
《职业》2010,(32)
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 产业领军人才、高层次技术专家和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问题.例如,在电子信息产业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比例仅为3.2%,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0%~40%之间. 当前我们要加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实施人才结构优先调整;要坚持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政府人才调控职能;要坚持"以用为本"的方针,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为人才创业、贡献才智提供切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广西继续深入贯彻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把"美丽广西"乡村建设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改善民生工程的重要抓手,加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 以市场为基础、 以企业为主体的生态文明工作长效机制,有效推进美丽广西、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快速发展,使广西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笔者从确立生态文明发展的理念入手,在分析生态产业发展态势,构建生态发展体制机制,普及培育生态文化等方面提出美丽广西建设发展措施和对策建议,为美丽广西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王学成 《职业时空》2008,4(3):106-106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国家顺应时代潮流,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创新型国家建设涉及思想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等。但任何创新都离不开人,最根本的是要有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知识积累、创造与传播的主体,是原始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担负着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使命。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就必须不断推进地方高校的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所以基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国家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立足于现阶段的乡村发展进行分析,乡村要实现真正发展,必须要发展具有稳定性、持续性的特色产业,而产业建设与发展需要相应的人才,因此结合乡村振兴大背景培育乡村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对于助力乡村振兴有突出现实意义.高职院校在培育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方面有突出的现实意义,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与讨论,选用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育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价值发挥更加突出.文章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当前实践提供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邱颖 《职业》2008,(20)
随着生产能力发展和产业升级加快,生产一线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总置、结构和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石化发展战略的需要.现阶段,影响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因素之一,是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化鉴定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的需要,社会化鉴定职业能力以考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能考不能干"的问题.二是企业作为用人主体,更关心员工的绩效,认为高技能人才是"干出来的",希望从实践中选拔高技能人才.三是技能鉴定标准覆盖面窄,不能满足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需要.中国石化36万技能操作人员分布在617个职业(工种),其中有国家职业标准的仅占1/3.  相似文献   

15.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历史发展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2015年3月5日,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和"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创新驱动,质量为先"本身就是数控技术发展的根本,在数控发展了几十年的现阶段,"2025中国制造"又对数控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创新型工科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把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表明了社会对创新型工科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从工科人才自身的特点和培养目的出发,从现存的问题入手,简要分析创新型工科人才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创新型工科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特别强调了搭建多个平台,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7.
潘靓 《职业》2009,(19)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不少城市纷纷将刨意产业列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出台系列扶植政策,吸引企业人才安家落户.  相似文献   

18.
非遗文化空间的生产过程被挤压乃至消解,是历史古镇发展中的常见现象,具体表现在非遗传承断层与文化空间失活、非遗过度产业化和空间文化性丧失、文化空间同质化与非遗认同感降低等方面.厘清非遗与文化空间之间"空间、要素、主体"三方面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非遗文化—生产主体—空间"三元辩证的文化空间生产分析框架;以崇州怀远古镇为...  相似文献   

19.
范爱华 《职业》2011,(35):26-26
当前,政府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企业日益重视自主创新发展,社会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苍中洪 《职业》2016,(36):47-48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要求加大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这标志着全面推进创业创新教育、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创业创新人才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全国两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成为推动创业教育的新引擎.适应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职业教育也面临着供给侧改革难题,升级传统就业教育观念,开展创业教育,培育大国工匠和企业家精神,是当前及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