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县域经济要在新的历史起点实现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关键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章以湖北宜都市坚持以统筹城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破性发展县域经济的做法和经验为例.从现实的角度对怎样加快转变湖北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侯晨  李艳 《职业》2015,(5):33-34
作为解决目前诸多经济、社会问题的突破口之一,县域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县域经济是涵盖"三农"、城乡兼容、功能完备的综合经济体系,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有效地增强地方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发展力。本文立足于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人才困境,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对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不管是从县域具有的地域规模和人口规模看,还是从消费需求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构成看,县域经济已经占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并且其发展速度正在日益加快。对县域产业进行开发和研究,分析其整体经济情况,实施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及进行宏观调控等措施,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个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集约高效和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因此,应当更新观念,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发展我国县域经济,有利于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县域工业化进程,从而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所以,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路径,改变县域经济现状是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既可以推动省际经济的发展,又可以减小区域差异,促进经济更加协调发展。陕西县域经济呈现较快增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但是其与发达省份的差距、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不容忽视。发展县域经济,要因地制宜,要发展品牌特色,要实行产业升级,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要在吸引人、财、力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张海军 《现代交际》2011,(10):137-138
中国县域经济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于是人们在实践探索的同时,从政策和理论层面对县域经济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本文从县域经济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视角,就县域经济的内涵研究成果进行了理论梳理。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2014,(8):9-18
从周期规律看,自1978年以来上海经济运行表现为4个发展阶段,从第2个周期开始平均经济增速出现下移,目前下移趋势更为明显.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上海已处于发达经济体行列.从经济结构看,上海产业演化进入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发展阶段.上海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体现在传统实体经济优势趋向弱化,物量规模的扩张面临极限,全社会劳动生产效率增长放缓,创新驱动发展仍在徘徊中.对外贸易、金融创新、收入分配格局、财税体制、城乡一体化以及宏观经济统计改革等领域,是上海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杨珍丽 《城市》2016,(11):11-14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望城区城乡产业发展现状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业辐射作用不强;经济结构不协调,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载体建设成效显著,产业支撑能力有限.针对望城区城乡产业发展的基础和问题,提出望城区以产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路径:加快城乡产业集群化发展、 促进城乡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及制定城乡统筹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0.
吴春静 《职业》2011,(8):124-124
县域经济是衔接城乡文明、沟通城市和农村的重要纽带。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必须顺应市场化、知识化的潮流,加快调整发展思路。一、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由于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地块区域特色明显,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方式存在差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也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11.
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否与产业体系是否健全密切相关。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来看,产业转型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优化升级产业机构,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成为提高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淄博市作为老工业城市,拥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具备构建完整产业体系的市场空间和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如产能过剩、产业布局分散、资源要素制约增强等问题。在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之下,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如何选择构建淄博市产业新体系的路径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围绕淄博市构建产业新体系的基础、问题、路径3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沿海非传统农区县域聚落空间也发生了剧烈变化。本研究以浙江宁海县为例,综合运用中心地理论、位序规模法则、分形维数等理论方法,分析1990—2020年浙江宁海县域聚落空间演化特征。结果发现:宁海县域聚落空间演化规律与典型农作区差异明显,趋向于城市发展规律,但因为县域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局限性,与城市特征仍有差距;聚落规模沿中心轴线高核聚集,三门湾区点状高核突出,镇乡职能明确,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多中心网络等级结构;同时宁海县域聚落通过四种演化方式向外扩张。探究非传统农区县域聚落规模分布的演变规律,构建聚落等级体系,对县域聚落体系的优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钟真 《城市》2016,(5):29-36
就地城镇化和县域城镇化可以被解读为“新型城镇化”的中国特色,然而对于其动力机制的认知还需要多样化的案例支撑.另外,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多集中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方面,而东北老工业基地正面临人口流出的困境,在这一背景下充分考虑这些地区的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笔者选取辽宁省抚顺市及其下辖抚顺县这两个紧邻沈阳大都市的县市作为考察对象,以抚顺县总体规划和抚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基础,并在2013年进行5年实施回访的基础上完成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经济发展并没有带动地区城镇化,资源依赖型的产业结构更导致了碎片化的“乡头村”模式,结果是抚顺县极低的城镇化水平;由于紧邻沈阳,抚顺市的服务业发展受到“排挤”,服务业需求被沈阳市吸纳;而抚顺县的发展也由于遵循市区带动路径,呈现出内强外弱格局,结果是有县无“城”的发展格局.未来,抚顺必须坚持产业转型战略和城区升级战略,将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统筹协调,才能深化拓展可持续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廊坊县域实体经济发展的概况与瓶颈,提出了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通过深化体制改革,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借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统筹城乡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汽车制造业作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我国汽车制造行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面对汽车制造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县域制造企业的转型和升级也迫在眉睫。以T县大车配行业为例,分析了该县域的汽车行业发展规模,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就县域制造企业的升级之路做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6.
林梦姗 《公关世界》2023,(5):118-119
近年来我国数字设计产业飞速发展,尤其对网络数字设计领域人才的需求量急速上升,高职院校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在数字设计教育尤其是网络数字设计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文章结合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探索,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育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许明  于雅 《城市》2023,(1):37-46
西安在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产业规模小、第二产业推动力不足、服务业规模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度低、数字经济生态不健全等问题。“十四五”时期,西安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数字经济为方向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现代产业体系,西安应优化工业结构和质量,提高先进制造业比重;加快培育、引进新兴产业,推进“硬科技之都”和“硬科技产业之都”协同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享誉全国的标志性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  相似文献   

18.
王印传  崔欣 《城市》2019,(7):46-51
笔者以北京企业邻近转移嵌入河北为例,探讨企业在省际双重嵌入的问题。分析了北京企业转移嵌入河北的脱嵌动力和嵌入阻碍,脱嵌动力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国家宏观经济战略、生态环境承载力、产业梯度差距和嵌入性优势;嵌入阻碍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社会经济网络约束和河北综合承载力。笔者认为政府作用是产业转移嵌入的最为重要的动力,北京企业嵌入河北首先进行空间嵌入,在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力量的作用下,嵌入逐步加深,最后实现双重嵌入。  相似文献   

19.
王景全 《城市》2011,(8):52-56
乡村休闲是指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需求为目的、以乡村空间环境和乡村特有的生态资源与文化资源为依托,以观光、度假、娱乐及乡土文化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休闲形式。环城市乡村休闲产业承载着增加城市休闲供给、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与社会功能,是城乡合作、互利双赢的产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与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贺传皎  李江 《城市》2007,(3):15-18
近些年,在我国许多地区,产业集聚发展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如果忽视了产业集群在高强度物流下隐含的大规模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那么集群就难以持续发展.随着"十一五"的到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逐步确立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力求减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这就对产业集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提高区域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降低资源的消耗,减轻环境破坏,以科学的发展模式提高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