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于解决新时代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以及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理论分析科技创新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采用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拓展分析政府干预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提升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但科技创新对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的促进作用比对区域经济系统更大,对区域生活系统的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科技创新对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效应存在递减规律。政府干预对科技创新驱动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且存在双门槛效应。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应正确认识政府干预在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差异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深入探讨了数字政府建设对区域创新影响的内在机理,以是否建立省级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和三重差分方法识别了数字政府建设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净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政府建设政策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水平提高,包括对区域创新投入和产出水平均有显著正向效应,并且这一结论经过PSM-DID方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数字政府建设对提升区域创新水平的效应有显著的时间动态性和空间异质性,表现为政策效应大小呈逐年递增趋势,以及对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对制度环境较好或创新水平较高的地区相比其他地区的政策效应更佳;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区域创新水平的作用机制在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优化法治化环境两个方面,其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最重要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陈琦  李风 《统计与决策》2023,(11):100-105
文章基于200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基准回归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市场规模、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规模是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要素集聚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基于市场规模的门槛效应,当市场规模小于门槛值时,要素集聚会显著抑制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要素集聚最终会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市场规模、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当市场规模超过门槛值后,中部地区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最强,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政府数据开放对数字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利用我国2013—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政府数据开放对数字经济的政策效应及其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数据开放能够显著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区域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禀赋、信息技术水平在两者之间发挥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的政府数据开放对数字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据此,应从加速数据开放进程、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创新环境三个方面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企业家精神视角切入,利用2006—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创新价值链维度考察数字经济驱动区域创新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区域研发创新能力和区域转化创新能力的提升,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中部地区的研发创新溢出效应最高,东部地区的转化创新溢出效应最为显著。从影响机制来看,激发企业家精神是数字经济驱动区域创新的重要机制,其中转化创新阶段的中介效应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区域研发创新能力和区域转化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分别呈现正向的边际报酬递增和“N”型的非线性特征,同时这种非线性影响受到企业家精神的门槛约束。  相似文献   

6.
冯明 《统计与决策》2023,(7):138-143
财政体制作为经济规范运行的重要支撑,对区域创新具有保障作用。对此,文章选取2005—2020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考察引资竞争下财政分权的创新效应。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具有显著的创新效应,且随着分权程度不断深化,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基于引资竞争的门限效应,高水平的引资竞争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本地化优势,强化创新效应。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会通过影响政府创新偏好间接促进区域创新。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取我国创业板2013—2022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企业双元创新动态均衡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直接效应及双元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生命周期的动态成长过程中,企业渐进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并行存在和交互发展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动态获取和企业的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资源搜寻与拼凑能力及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同时双元创新能力在企业双元创新动态均衡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
曾萍  肖静 《统计研究》2023,(6):91-104
绿色创新是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19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以及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政策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地区绿色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基准回归结果通过了6种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地区绿色创新能力的正向促进作用呈下中上游递减的差异格局,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可以通过促进环境规制、新型城镇化、创新投入以提升地区绿色创新能力,其中环境规制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新型城镇化、创新投入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本文可为长江经济带各省份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经验和证据。  相似文献   

9.
从空间效率和外部性的角度来探讨区域收入差异问题,以新经济地理学经典的工资方程为理论基础,利用中国2000-200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及分位数回归的方法,检验了各种类型的市场潜能(金融外部性或空间效率)、就业密度(技术外部性)和地区工资的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全国样本还是分地区样本,市场潜能对地区工资的正向效应显著;在分样本中,就业密度外部性对地区工资具有“门槛”效应;除中西部地区,国外市场潜能(出口开放)和国内市场潜能之间具有明显的替代关系;不同分位点处,不同区域下的解释变量对于职工平均工资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10.
开展科技合作是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在理论分析区域内、跨区域科技合作对城市创新能力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借助2013—2020年黄河流域地级市经验数据,系统考察了科技合作对黄河流域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合作显著促进了黄河流域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且这一影响在上、中、下游城市具有异质性;科技合作通过影响黄河流域城市在国家创新网络的中心性,促进城市创新能力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科技合作对黄河流域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吸收能力门槛效应,高吸收能力区间内科技合作对创新能力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科技合作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黄河流域内其他城市创新能力提升,但区域内、跨区域科技合作的空间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