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业环境技术效率与污染减排成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考察了2001-2010年期间中国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并评估了中国农业污染减排成本。研究发现,中国东部地区农业环境技术效率水平最高,西部次之,中部地区最低。在样本期间,各地区农业环境技术效率水平都有所提升,尤其是东部地区增长最快。中国农业污染减排成本巨大,严格的农业环境管制政策将造成94.52亿元的农业生产损失,占农业总产值的7.88%,且各地区减排成本在样本期内均呈增长趋势。此外,东部与中部地区减排成本高于西部地区,在三大地区内部,减排成本最高的均为农业大省。  相似文献   

2.
资源富集地区的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使用方向距离函数研究了榆林市、延安市、铜川市3个地区的环境技术效率,并分析了影响环境技术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区域间环境工业协调性极不平衡,延安、榆林工业发展与环境关系较为和谐,铜川工业与环境关系严重失衡;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重要的在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3.
将二氧化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2001-2009年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各省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恶化是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下降的主要源泉;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在省际间的分布差异较大,且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省际差异;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进行了我国产业的环境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增长趋势的分析,并选择市场竞争以及环境效率探讨了节能减排控制效率,从经济水平、产业、能源结构、开放程度以及技术创新投入等角度结合SE-DEA背景下的Tobit随机效应模型予以节能减排环境效率验证,结果证实:我国产业存在节能减排效率自东向西的效率递减空间趋势特征,创新研发投入以及开放程度是影响产业节能减排环境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解读Shephard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方向性距离函数的相关文献后,文章对其因变量进行了界定,按照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原则并运用超越对数函数推导出环境污染物影子价格新的参数化度量公式。与国内外其他研究不同,文章在影子价格公式中使用了环境产出效率的坏产出弹性与好产出弹性之比。可以度量不同企业和各个地区多种环境污染物的影子价格。  相似文献   

6.
基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选择中国13个主要工业省区2002--2009年数据,对C02约束下各省区在规模报酬不变(CRS)和规模报酬可变(VRS)两模型下的能源技术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总体上在考虑了CO2约束后,中国主要工业省区在生产前沿上的数目增多与测算所得能源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不考虑有CO2的情形;VRS下得到的能源技术效率高于CRS下的效率;在最大化减少要素投入和C02的同时,增加期望产出得到的效率值最高,而只考虑个别变量所得效率值表现出普遍的无效率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绿色能源技术开发已成为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综述环境规制对技术效率影响的国内外文献基础上,通过距离函数测算了2001-2010年环境规制对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四种油料作物的影响,从无规制、宽松规制及严格规制这三个层次揭示了环境规制对不同区域的大豆、油菜、花生及芝麻在产出技术效率和生产力发挥方面的差异化影响。研究表明:对于所研究的绝大多数地区,环境规制水平的提高能够提升该地区油料作物的产出技术效率,并有利于更大程度地发挥潜在生产力;而在极少数地区,较高的环境规制水平对技术效率的发挥已经起到了微弱的阻碍作用。最后,阐释了同一环境规制对不同产业产生迥异影响的普遍规律,论证了较为完善的环境规制应该是做为一个体系而存在的,为本国制定与完善环境规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碳排放约束下我国省际能源效率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为分析我国能否同时实现增产、节能和减排目标,文章利用DEA和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碳排放约束下2001~2009年我国各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和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9.
传统农业生产率测算方法忽视资源和环境约束,有可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绩效产生误判,从而导致政策误导。为此,将资源环境因素引入传统的农业生产率分析框架,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方法对中国30个省份1998—2011年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进行测算,并且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总体偏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已经对中国的农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效率损失;不同区域农业绿色生产率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率较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率普遍较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会有效提升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而农业结构中养殖业比重的上升、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对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评价制造业绩效时,环境因素是一个要考虑的影响因子。基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选取陕西省不同要素密集行业2005—2011年数据,比较了考虑环境因素和不考虑环境因素两种情形下的陕西省制造业绩效。研究发现,考虑CO2排放后制造业在生产前沿上的行业数目减少,陕西省制造业的整体绩效不高且规模收益总体上呈递减趋势;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平均绩效最高,主要是技术进步较快所致,劳动密集型行业绩效主要依赖规模效率变化的推动,而资本密集型行业绩效的追赶效应最为明显;大多数劳动、资本密集型行业表现出技术退步趋势,前沿面移动效应不明显,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投入结构有待优化,技术进步缓慢。针对研究结果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胡宗义  李毅 《统计研究》2020,37(4):59-74
本文利用我国2008年正式实施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这一外生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基于2004-2017年我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系统评估环境信息披露对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克服环境信息披露的测量困难与内生性问题,首次考察环境信息披露的污染减排效果,并借助数理模型对其影响机制进行规范阐释。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能够显著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水平,且该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和长期性;同时,减排作用会随地区环境污染程度和环境规制力度的增强而呈现递增规律;此外,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其传导机制主要来自于产业结构转型和减排技术进步。为验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提供了平行趋势、工具变量、安慰剂等多种方法的检验结果。本文的研究在经验上丰富了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污染治理之间关系的相关讨论,为提升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水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污染外部性机制,推导出含有污染减排外部性的空间Tobit设定。利用中国31个省级环境专利数据,在控制技术外部性的情况下,分离出污染减排外部性对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贝叶斯MCMC方法估计结果显示,污染减排对环境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的直接效应,而且还存在显著的负外部效应,从而污染减排的总效应为不显著的正影响,表明忽略污染减排外部性对环境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进而探讨避免污染减排外部性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省域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与成本分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4):114-120
针对中国政府提出的二氧化碳减排承诺,基于对中国2020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和减排成本的预测,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能源消耗等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30个省域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及其成本分担问题。基于各省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其二氧化碳减排目标量进行了分配,基于各省域的二氧化碳消费量对其二氧化碳减排成本进行了分担,并计算获得了各省域的补偿成本。研究结果显示:山东、山西、河北等省域应该承担较多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任务,广东、山东、江苏等省域应该分担较多的二氧化碳减排成本,而广东、北京、江苏等省域应该向山西、内蒙古、河北等省域进行减排成本补偿。  相似文献   

14.
省级水平污染减排与生产率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95-2008年中国30个省级水平数据,考察了污染减排支出与生产率之间的联系。发现污染减排支出与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估计结果表明,污染减排支出较高的省份有较高的生产率水平,污染减排支出较快的省份有较快生产率增长。估计的系数值意味着污染减排支出对生产率水平有比较大的正向影响。然而,通过分析几种不同的环境规制测度指标结果表明,即使规制对生产率产生不利影响,这种影响要么比较小,要么不显著。这似乎表明,提高环境规制的严厉性对生产率的不利影响可能低于人们预期。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中国产业部门在环境影响下的综合发展绩效,文章基于2002—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数据,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我国产业部门环境效率及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结果发现:(1)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后的中国产业部门环境效率有所上升,但其潜在提升空间仍然较大。(2)2002—2017年中国产业部门的环境改善潜力主要来源于SO2减排潜力,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等产业部门的环境改善潜力较高。(3)中国产业部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因素,其他服务业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高达59%。  相似文献   

16.
分别利用结合环境管理策略的自然可处置和管理可处置径向DEA方法测度了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0-2011年的合成效率得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地区;中部地区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则强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十一五"期间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相对于"十五"期间无显著变化;中、西部地区"十一五"期间经济效率相对"十五"期间显著下降,而环境效率并无显著变化。结合自然可处置和管理可处置环境管理策略,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应对更严格的环境管制拥有相对较低的机会成本,而中、西部地区为应对"十一五"期间更严格的环境管制不得不控制其经济增长的投入,从而导致经济效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袁鹏  程施 《统计研究》2011,28(9):66-73
 污染物的影子价格体现了污染物的边际减排成本。本文采用二次型方向性距离函数和 2003-2008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部门数据,对废水、SO2和烟尘等三种污染物的影子价格进行了估计。结果发现,2003-2008年期间,废水、SO2、烟尘的影子价格或边际减排成本分别为0.0178万元/吨、5.158万元/吨和4.597万元/吨。SO2排污权交易价格相比污染减排成本偏低,影响了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有效运作。污染物的影子价格在不同城市具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被污染排放规模、监管强度和污染治理的规模经济性等因素所解释。  相似文献   

18.
李志学  孙敏 《统计与决策》2017,(14):101-104
文章选取能源利用效率作为计算减排潜力的指标,将能源利用效率最高值作为参照,测算并分析2014年我国30个省区的碳减排潜力.研究发现:(1)东北三省、西北和华北地区等几个煤炭产量较高的省份的碳减排潜力比较高,减排空间较大;而华东等经济发展较好的省市的减排潜力较小;另外从七大地理区域内部测算出的各省区减排潜力结果更能反映出各省区的具体减排空间情况.(2)2001-2009阶段和2001-2014阶段我国的退耦指数分别为0.54和0.65,均为弱退耦效应,表明碳减排工作的推进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碳强度学习曲线模型,测算2000—2020年中国制造业27个部门的碳强度学习曲线,估算27个部门的碳减排潜力,并对27个部门的碳强度降低潜力进行预测。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已于2014年碳达峰,达峰碳排放量为39.458亿吨;(2)27个部门中,23个部门可以通过提高人均总产值降低其碳强度,14个部门可以通过降低其占制造业总产值份额来降低其碳强度;(3)到2030年,在基准情景和规划情景下,中国制造业碳强度降低潜力分别为34.69%和36.60%,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分别达到24.23亿吨和20.66亿吨;(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6个部门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将在制造业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立足于贸易与环境规制的相互影响效应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重污染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借鉴Ederingcon和Minier的研究思路,建立基于中国出口贸易和环境规制特征的两公式贸易-环境模型,通过联立方程回归估计得到具有启发意义的结果:中国的环境规制与出口贸易的互动僵硬且不平衡,环境规制对污染品出口影响微弱,但受污染品出口地位制约严重.因此,政府在政策制定中应系统考虑出口贸易与环境规制的制衡关系,运用政策组合推动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提升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