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虚无主义:尼采与海德格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无主义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不仅是价值的失落,按照尼采的观点,价值化本身就已经是虚无主义的表现了,虚无主义正是西方历史的内在逻辑。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和对存在(实际就是“无”)的探究,正是承接了尼采的思路,而且两人都想在实证主义—虚无主义的现代世界中强树起本真的自由。本文试图以海德格尔对尼采的虚无主义的体察为背景,通过对尼采的虚无主义的剖析,来展开这条贯穿于尼采和海德格尔哲学中的主线。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跟"存在者整体与人的关系"这条主线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而通过海德格尔对尼采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正是西方现代思想所面临的虚无主义的历史危机让存在者整体和人的关系凸显了出来。也正是基于对两者关系的思考开启了海德格尔后期存在之思。他认为,人的本质应该由存在来规定,人不是存在的主人,而是存在的看护者。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以其独特的哲学史观,通过对尼采"五个主标题"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梳理来阐述尼采的"哲学基本学说",把尼采归结为最后一位形而上学家。海德格尔认为,尼采哲学的完成使哲学进入到了另一个开端———对存在及存在之真理的思的阶段。海德格尔的这一解读引起了整个哲学解释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深切地关注人类的生存状况 ,对现代技术世界进行了深刻批判。而要充分理解现代技术世界的非真理本质 ,就必须把握海氏对西方思想的形而上学历史的批判路向 ,追索其内在理路 ,由此寻找存在之真理的真理性开端。  相似文献   

5.
张晓兰 《理论界》2014,(10):112-115
每个时代都有纠缠自身灵魂的基本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虚无主义已经成为人类自身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然而,虚无主义并非仅仅是当前之物或当代之物,它早就从我们背后走来,并且超越我们远远地向前伸展。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涵义上使用虚无主义一词,好像虚无主义已经是一个内涵明确、学界共同认可和众所周知的问题了。然而事实上虚无主义并没有得到深刻的反思和专门的探讨。虚无主义在当代成为了重要的哲学问题,其实这本身就是值得清理的。  相似文献   

6.
王俊 《兰州学刊》2006,(9):9-12
尼采深入地思考了虚无主义问题,并提出了克服虚无主义的哲学方案。在尼采的哲学中,上帝之死、形而上学的崩塌和虚无主义构成三位一体;强力意志、永恒轮回、价值重估和超人则构成了与前者的对抗。但是,尼采是否有效地克服了虚无主义呢?本文深入分析了其哲学的内在关系逻辑,得出了否定的答案,指出了一个虚无主义的尼采。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要论述了海德格尔通过“争辩”的方式,在肯定尼采反对理性专制传统和现代社会“享乐艺术”的前提下,又针对后者的感性主义的片面性和不良后果,阐发了艺术审美的几个基本问题。具体说是,要从历史学而非心理学的角度看待艺术准备加以反拨的虚无主义,从而找到真正的克服途径;要以身心统一和超越主客体二分的高度把握审美状态,把“陶醉”领会为生命力的圆满;要将遵从艺术形式视为“强力意志”的力量与信心的体现,不允许感情或感官的恣肆破坏艺术形式,甚或冒充艺术。上述“争辩”对当下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也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及海德格尔对其评论的分析 ,试图证明西方形而上学的根源就包含在哲学这一人类活动的本质矛盾中 ,根本说来包含在“存在”和“存在者”的互相“混淆”、“颠倒”和“替补”之中 ,因而从古到今 ,任何一个想要拒斥形而上学的人都不得不拒斥哲学本身 ;而反过来 ,任何一个还想进行一种哲学思考的人 ,包括海德格尔在内 ,如果不想沉入东方式的“无言”和沉默的话 ,最终也都不得不走上形而上学之途。从这个意义上说 ,形而上学真正是人类哲学思维摆脱不了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尼采始终试图以艺术为基础建立其形而上学的思想体系。但他所谈论的艺术形而上学涉及了两种根本不同的概念。早期,他的艺术形而上学思考有着明显的唯美主义倾向,将艺术当作人类得救的希望源泉;后期,他的艺术论观转向了泛艺术论,将艺术形而上学肯定地确立为人类唯一可实行的形而上学。尼采将梦幻解释为是艺术活动与其他类型人类活动的决定性力量。他认为,艺术的表现归根结底就像是在“做梦”;酒神力量是艺术的生命源泉,而“梦”则是这种力量最强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关于现代技术之本质的批判始终是同他对存在问题的形而上学思考联系在一起的。这不仅使前者获得了其自身的深刻性 ,同时也使他独特的形而上学思想对始终拒绝形而上学问题的现代合理化理论 ,具有了一种基础性意义。因为现代技术理性的无约束的高扬 ,乃是合理化理论不可回避的内在难题。在形而上学问题的必要参与下 ,合理化理论的真正难题就表现为 :存在本身的合理性 (本真性 )如何同科技进步的合理性达成和解。  相似文献   

11.
生命自由是庄子与尼采哲学的主旨。从比较视域审视,两者的生命自由都立足于生命本体的观照,强调人格的独立,追求个性自由。但因各自所处时代、地域与文化的不同,他们的生命自由思想在缘起、内涵解读、实现方式以及终极诉求等诸多方面相应地呈现出截然反差。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是对存在的本体论追问。我们可以把他的语言和世界的关系理解为,语言是人存在的家园;在语言所筑的存在的家园,思者与诗人是看家人。  相似文献   

13.
传统形而上学的价值及其限度--从"生命现象"的视角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传统哲学的价值,实质上就是反思传统形而上学的价值。只有把形而上学理解为一种“生命现象”,即一种以理论形式所表达的人们超越“未成年”的幼稚状态并追求自身“成熟状态”或“理想生命”的心理定势和生命冲动。才能抓住形而上学的核心。从“生命现象”的视角出发,将使我们看清形而上学所包含的“启蒙精神”、“反思批判的自由精神”和“乌托邦精神”在促进“人的成熟”方面所具有的积极价值,同时也洞察到由于其“总体主义”、“非历史性”和“绝对主义”原则与真正的“人的成熟状态”之间的内在冲突,因此,形而上学的价值又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亦即存在之思,它有别于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本体之思,其原点是"存在论差异"."存在论差异"在前期是指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后期是指存在自身的差异.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本源其实就是"Ereignis","Ereignis"不是本体意义上的本源,而是一种生成着聚集着的差异,就是作为"之间"的命运."存在论差异"是海德格尔本源之思的原点,海德格尔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开启存在之思的境界,同时又在开启中不断深化着"存在论差异"的.  相似文献   

15.
朱松峰 《北方论丛》2011,(4):122-126
海德格尔的"实际性"概念主要来源于司各脱、费希特和拉斯克的相关思想。它所指涉的是个体的、具体的、时间性的、历史性的东西,是每一个人都不得不接受的东西,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特定的时间和境域中之正所是的东西,是在意蕴世界域之中的生活的自足性和不断革新自我的历史性,更是二者之间的斗争及对这斗争的忧惧,从而既是前理论的又在来回摆荡的运动之中。"实际性"既指生活本身不得不承纳接受由意蕴性的世界境域所给定的存在可能性,也指生活在对这些可能性的具体实行和对自身存在状态的决断中堕落-反堕落的运动。  相似文献   

16.
包括阴阳家在内的先秦诸子应运而生于春秋末期和战国时代,这时代的精神脉息在于人们的终极眷注的重心从"命运"到"境界"或由"命"而"道"的转移.就这一点而言,已经有了相当的"境界"意识或"道"的观念的阴阳家,与还不曾达到"道"的觉悟而处在"命"或"命运"感笼罩下的数术家显然不同,但没有疑问的是,阴阳家在先秦诸予中比任何其他一家都更大程度地承受了数术家的遗产."五行"摄于"阴阳",因阴阳消长而有五行相生,也因阴阳消长而有五行相胜.由重于五行相生而有"序四时之大顺"以倡说"月令"的阴阳家,由重于五行相胜而又有主张"阴阳运"以发明"终始五德"的阴阳家.前者与数术中的"天文"、"历谱"、"五行"的因缘更深些,后者中最具典型性的则是自成一家之言的邹衍的学说."尚德"的价值取向使脱胎于数术的阴阳家不再置身于数术家,而其对于"有国者"的"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的寄望,则使其近于儒家之学却又有别于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之道;阴阳家在老子、孔子学说出现后重新回味了数术,但对"命"的再度眷注已是在对"道"的深切瞩望中.  相似文献   

17.
哲学研究不能回避本体论问题,只有上升到本体论的层面,才能摆脱具体经验的局限,彰显哲学理解的整体性品质。而哲学的本质是人学,思考本体论问题就应该是更切实的贴近人本身。马克思将本体论问题与人相关联,通过对人的二重性境遇的分析考察,将共产主义作为其本体论的最高价值预设,以致力于全面发展的总体的人的塑造为哲学诉求目标,进而展示了以人的实践为基本动力的人的历史存在过程。因此,马克思哲学表达的是一种人在场的本体论。在全球化时代,哲学面对当代人的生存境遇,我们应该承接马克思哲学的这一致思品格,面向未来中国发展的历史使命,去积极培养人的超越情怀,构筑社会价值理想,以真正体现哲学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8.
形而上学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形而上学的含义出发 ,分析了几种形而上学的界说 ,从历史的角度说明了反对、拒斥形而上学的过程与意义。对近年来新的形而上学的复兴、一些人对形而上学的召唤作了剖析 ,指出了任何作为哲学含义的形而上学都必须从一定的假定出发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19.
克服哲学的知识化与智慧的遗忘,是当代哲学面临的重要问题.克服智慧的遗志,同时意味着走向具体的存在.作为存在的理论,形而上学既致力于回归存在的统一,又联结了智慧之思的不同向度,从而在双重意义上体现了哲学的以上品格.从存在与价值关系的辨析,到自由之境的诠释,存在本身展示了其多重维度和意蕴,世界之"在"不断呈现了与人之"在"的内在关联.与认识、审美、道德的本体论之维的敞开相应,真、善、美的统一获得了形而上的根据,而存在本身的具体性、真实性则不断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以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批判为背景,从形而上学的问题提法入手讨论形而上学的双重问题结构,即存在学路向的先验追问与神学路向的超验追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