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俊杰  王雪颜 《城市》2021,(7):3-17
笔者选取我国十大城市群2007年~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实证分析产业的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形成集聚和拥塞的综合效应对城市群层级空间分异的影响.整体上看,非农产业集聚对城市群层级空间分异在当期拥塞效应大于集聚效应,滞后期则相反.产业集聚提高100%,城市群层级空间分异综合效应提升0.02%;分行业看,制造业的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与非农产业集聚动态效应的方向一致,且专业化集聚对城市群层级空间分异的综合效应是多样化集聚的3倍.相反,服务业的多样化集聚动态效应更加显著,尤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公共性服务业集聚为主.因此,要增强制造业企业空间集聚,优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公共性服务业布局,有效嵌入服务对象企业间,促进城市群层级空间分异合理优化.  相似文献   

2.
李玉娟  彭仕兰 《城市观察》2021,73(3):126-142
以长三角2003—2018年为样本观测期,运用相关产业集聚指数分别计算产业集聚水平、综合评价法测度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利用社会经济距离矩阵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得出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①从空间总体效应看:本地区产业协同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集聚对本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有正向影响,其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最大,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本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负向影响.就相邻地区间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而言,产业协同集聚、制造业集聚有负向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有正向影响.②从空间效应分解看:各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绝对值各有差异.产业协同集聚的间接效应(负向效应)大于直接效应(正向效应)与总效应(负向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间接效应(正向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负向效应)与总效应(正向效应);制造业集聚的总效应(负向效应)小于间接效应(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3.
付云鹏  郜健 《城市》2021,(12):57-69
笔者利用区位熵方法对2006年-201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产业集聚情况进行测算,并分析其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 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有助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最后,笔者提出利用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吕晓凤 《城市观察》2024,(2):60-70+161
京津冀城市群重视通过发展文化消费和旅游休闲来放大夜间经济效应,形成了一批深受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夜间文化和旅游项目、夜游街区、夜间经济集聚区等,不断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本文通过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京津冀夜间经济发展的现状,剖析其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建议从优化夜间经济空间布局、促进区域业态创新、推动文旅融合内容生产、提升城市夜间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释放文旅融合新动能。  相似文献   

5.
崔志新 《城市》2021,(3):3-13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地区在产业转移协作、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分工及产业共建共享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时面临着高端产业定位同构加剧区域资源要素竞争、产业发展梯度差距制约产业承接能力、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及区域内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融合不充分的发展瓶颈.笔者基于"十四五"时期以创新驱动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协同发展促进京津冀产业优势互补及以全产业链布局引导京津冀产业合理分工的基本思路,提出完善京津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京津冀产业利益共享机制、提升京津冀产业要素配置效率及强化京津冀产业配套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峥 《城市》2012,(1):35-39
一、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比较城市是具有一定空间形态的经济集聚体,人口和产业集聚是城市的基本特征.生产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分工越细,经济社会对空间集聚程度的要求也就越高,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空间城市化是人口与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集聚效应的过程.而集聚效应的产生又依赖于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一般而言,最优的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将可以产生最大的空间集聚效应.相比小城镇发展模式而言,从集聚形式、规模经济、"增长极"作用的角度来看,大城市、城市群发展能够发挥集中集聚优势,代表着空间结构演变的发展方向,在规模经济方面优势明显,更是现代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7.
谭美容  唐燕  罗胤晨 《城市观察》2023,(6):141-156+164
本文系统测度研究了长江上游地区30个地级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演变趋势,并基于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协同集聚对GTFP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各城市间协同集聚差异度不断缩小;在研究期内,大部分城市实现了GTFP的增长;产业协同集聚对GTFP呈正向促进作用,且现阶段产业协同集聚主要通过纯技术效率的波及效应来促进GTFP的提升,而绿色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因此,各城市应基于主导产业优势选择产业发展方向,根据城市专业化集聚程度确定差异化发展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8.
张筱娟  刘程军 《城市观察》2023,(6):98-111+162-163
随着区域间经济联系日趋加深,网络韧性成为影响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中国中部地区80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层级性、匹配性、集聚性、传输性、多样性等维度对2012—2020年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网络结构韧性进行评估,主要结论如下: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网络呈现出圈层化结构,武汉、长沙在网络中处于绝对的中心位置,合肥、南昌、郑州等城市为次级中心,其余绝大部分城市位于外围;区域内部联系不够密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高质量发展网络层级性小幅提升,省会城市在网络中具有较高的层级;网络表现出异配性特征,节点间的联系多元化;网络具有一定的集聚效应,存在小圈层现象;网络传输性和多样性不断提升有助于改善网络结构韧性。中断场景下,武汉、长沙、郑州、合肥、宜昌等主导性节点失效会极大地削弱网络的传输性和多样性;山西北部城市以及孝感、鹰潭等对网络传输性影响较弱;张家界、宣城等省际交界地区发生故障或中断对网络多样性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9.
臧学英 《城市》2020,(3):3-10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是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示精神。京津冀地区通过顶层设计引领产业协同平台建设、通过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不断恢复和城市群创新网络的构建等加速建设世界级创新平台。京津冀城市群、北京新机场、天津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以及河北数字经济的发展等极大地推动了京津冀地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增长极。展望未来,期待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0.
集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产业集聚为视角,利用我国2003-2014年251个地级市的数据来研究产业集聚对我国的水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于水污染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倒U型关系。具体而言,发展初期集聚程度较低时,产业集聚将会恶化地区的水环境状况,当集聚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产业集聚将表现出环境正外部性从而缓解环境污染现象。同时,产业集聚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呈现典型的门槛效应。此外,环境管制强度的提升将会使产业集聚更好地发挥其环境正外部性,反之环境管制强度较低时,产业集聚可能造成周边的环境污染。根据研究发现,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在产业集聚区内,严格环境准入,深化项目管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企业用水效率;完善相关排污费政策,落实排污的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11.
王猛  梁雅昆 《城市》2021,(3):40-50
中小型国家级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增长极之一,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内部分工.笔者基于产业集聚和城市专业化两个维度,采用区位基尼系数和产业结构差异指数对关中平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的内部分工加以测量.笔者根据研究发现:2017年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内部分工水平低于北部湾城市群,表现为前者的产业集聚水平、城市专业化水平均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王会芝 《城市》2015,(6):14-18
笔者以京津冀为研究对象,对2000年~2012年京津冀的碳排放水平进行测算分析,从变动趋势、脱钩角度、相关性等角度分析京津冀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碳排放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碳排放强度则逐年下降;京津冀地区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2000年~2012年京、津、冀三省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引起的碳排放总体上呈现弱脱钩的状态。在此基础上,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合作机制等方面对京津冀低碳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京津冀地区碳减排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特别是东部地区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且服务业内部结构也在发生显著变化,现代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升级。京津冀地区非常典型,故本文以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为依托,对京津冀服务业发展做Moore值分析,用2004—2013年的数据对北京、天津和河北服务业结构调整的程度和态势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详细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服务业发展路径和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淼 《城市》2015,(1):68-72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资源信息、技术人才和经济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带动了全球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我国经济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由于工业化与信息流、创新流逐渐共享、交融,产业结构受到很大影响,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区域产业的空间分布往往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密切,这其中最具效用的是集聚效应.它是不同或相同产业由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向一个区域不断迁移靠近的过程,最终形成在空间上集中、相互支撑的产业群,是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必然结果.天津市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建设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工业基地”是天津工业发展的目标,毗邻港口的优越地理位置为天津带来了巨大的优势.笔者侧重对天津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进行分析,找到发展中的困难和重点.  相似文献   

15.
张小溪  葛桦桦 《城市》2021,(8):3-14
笔者选取2010年~2020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投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投资、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和进出口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处于转型发展期的京津冀地区需要实施促进投资、鼓励进出口及稳定就业的政策,调整投资结构,发挥民间资本和...  相似文献   

16.
笔者利用产业集中度指数对1998年~2018年辽宁省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并以STIRPAT模型为理论基础,引入其他控制变量,研究辽宁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产业集聚可相对显著地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由此,笔者提出辽宁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及促进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刚  杨代友 《城市观察》2023,(1):19-34+155-156
近年来,广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着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相互促进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产业联动性不断增强,实现了制造行业错位发展。但从引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功能的要求看,广州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实体经济规模支撑性偏弱、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缓慢、产业创新驱动比较优势不明显、金融和高端人力资源集聚度不高等问题。本研究建议以优化产业层级、厚植产业基础、坚持创新驱动、打造人才洼地、强化区域协作为着力点,加快提升广州引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功能。  相似文献   

18.
臧学英  王得新  牛立超 《城市》2009,(12):22-25
一、依托京津冀的产业发展与布局 京津冀的产业分工与布局呈现以下状态:一是从区域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上看.京津冀核心城市各具特色。河北省属于资源型地区.采掘业、重加工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业占优势:天津属于加工型地区,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占优势:北京属于知识型地区.  相似文献   

19.
许爱萍 《城市》2019,(3):20-26
高质量发展是指导天津经济发展的硬道理。天津开展实体经济招商是天津产业发展历史轨迹所决定的,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弥补产业链缺失环节的必然要求。当前,天津还存在招商行为不规范、项目落地难以及营商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天津要积极开展"招商"更要"选商",从将招商工作落到实处、以招商活动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推动资源要素的集约化利用以及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入手,以高质量招商带动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宋迎昌 《城市》2021,(4):3-10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发展一直是短板.从京津冀区域内的竞合关系看,通州产业发展的出路是服务业.笔者据此提出,通州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为"京津冀地区金融商务发展的新中心、北京文化创意发展的新中心、北京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孵化基地",产业发展总体构想是"高端引领,统筹协调,创新突破,跨越发展".最后,笔者提出构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相匹配的产业发展体系、产业支撑体系和产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