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调查、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武定县体育旅游产业的内部环境优势和发展地域及特色进行调查与剖析,为提出武定县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青  罗辉辉 《职业》2011,(21):124-125
创意产业是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和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休闲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  相似文献   

3.
体育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各种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性项目群.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体育旅游者会与体育旅游目的地产生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对体育旅游者产生影响,而且也必然会对体育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影响.长三角体育旅游一体化与大型体育赛事互动,是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的区域发展、经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名人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雄人物旅游资源是杭州名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杭州这座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城市来说,杭州的名人文化旅游资源是其魅力的重要体现.本文分析了杭州英雄人物旅游资源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孙承平 《城市》2021,(12):3-11
都市圈作为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高级空间组织形态,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都市圈发展具有经济体量大、协同创新能力强、产业分工深化、基础设施完善和生态协同治理深入等特点,但是也面临着都市圈之间发展差距较大、产业协作不强、同质化竞争激烈、内部层级和分工不合理等问题,下一步应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调整都市圈内部结构,从产业链、交通一体化、协同创新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深入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破解体制机制顽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促进临沂市体育旅游发展为研究目的,以临沂市的体育旅游为研究对象,研究临沂市体育旅游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期望通过本研究,既能促进临沂市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又能为进一步研究体育旅游理论提供参考,为相关管理和经营部门制定政策和开发市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晔 《中国扶贫》2017,(3):35-37
浙江省杭州市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西相隔1500公里,同是资源、文化富集之地,但由于地处不同的发展区域,在产业、经济、科教、文卫等方面有着很大差距. 2013年中央确定杭州与黔东南开展对口帮扶合作,杭州市就围绕"产业合作、教育合作、人才培养合作、旅游合作、现代农业合作、文化合作、民生合作"七个方面,为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杭州这个在经济社会发展路上领先的"哥哥",带着苗疆 "弟弟"共同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改变了灾区旅游环境状况,改变了灾区现有旅游产业基础条件,加剧了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矛盾.如何实现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是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本文结合旅游业在汶川地震重灾区恢复重建中的地位,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如何协调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面对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的重要的先导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新增长点。杭州是浙江省省会,也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的中心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环境。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将带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大大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杭州经济跨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聚焦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吴越文化等文化要素,讲好杭州故事,不断提高杭州旅游的国际吸引力。大力推进和深入开展城市总体营销,充分依托亚运会等各类赛会和节庆,积极申办国际展会和国际赛事,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推广“新消费·醉杭州”品牌。深化“世界美食名城”建设,积极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方法论,完善国际化消费服务,努力创造人性化国际消费环境,全方位增强杭州城市消费经济的品牌化和国际化水平。继续充分利用跨境电商优势,打造“买全球”和“卖全球”高地,吸引国内外人才旅居杭州。  相似文献   

11.
区域一体化与广佛都市圈产业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宁  吴玲玲 《城市观察》2009,1(1):126-135
区域一体化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实现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主体战略,从2000年首次提出“广佛都市圈”概念到现在,广佛合作已经从单纯的基础设施对接迈向产业合作的新阶段。文章在分析广佛都市圈现状产业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明晰区域产业分工演进规律,明确了未来广佛都市圈产业体系发展格局,提出了广佛都市圈产业体系构建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体育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氛围和基础。体育旅游和旅游文化相结合,孕育的巨大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体育旅游的发展依赖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体育旅游健身活动之中,提高生活质量、寻求健康生活和娱乐休闲的方式,趋向健身、健美、追求刺激和享受的高层次发展。体育旅游与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产业开发的自然、生态、人文资源,其互动影响是极具开发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3.
一体化方兴未艾自1992年成立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以来,江浙沪旅游产业的大合作亦随之启动,开始了长三角旅游市场一体化的进程。1992年三地组织了“苏浙沪旅游年”,堪称全国第一个区域性的旅游产品;其后,上海的旅游集散中心将触角伸到了苏州、无锡;2002年“苏浙沪旅游联合体”作出了“互为目的地、互为客源地”的承诺。上海、杭州、苏州先后成立了旅游集散中心,三中心在网络共用、客源互送上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传统的体育旅游已经满足不了人的锻炼的需求,由世界旅游组织和国际奥委会联合主办的"世界体育与旅游大会"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市召开,体育旅游成为继生态旅游后又一旅游界关注的焦点。所以本文研究大理市体育旅游资源:参与动机、参与项目、参与方式等,为促进大理市体育旅游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江曼琦  唐茂华 《城市》2006,(6):21-24
京津冀都市圈作为我国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之后的第三大都市圈,是21世纪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根据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其在地域空间组成上包括北京、天津双核以及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8个城市.随着都市圈经济的不断深化,加强京津冀都市圈整体功能建设不仅是经济发展和市场驱动的必然结果,更是各地区加快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加强京津两大核心城市的合作发展也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6.
王涛 《城市》2013,(11):12-1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日益加深,单一的城市已经日益扩大为大都市圈与都市带,成为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特征。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使城市地域空间形态发生了重构,资本、产业、劳动力等要素出现了新的流动与空间配置方式,对城市管理、产业发展、地域均衡等都构成了重大挑战。东京都市圈是世界上四大都市圈之一,二战后迅速形成与发展,其间又经历了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显然,东京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西双版纳职业技术院校为例,研究边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该如何创新、改革.社会科技发展是影响高职院校理由管理专业的一项重要因素,然而地域环境也应该被纳入因素考虑范畴.边疆的高职院校要利用自身的地域地理优势,发展本地旅游业管理人才,推广本地旅游教育、旅游经济等产业.  相似文献   

18.
廊坊市休闲度假产业发展迅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包括落垡湿地自然景观、传统和民间体育休闲旅游项目、高尔夫休闲旅游度假优势资源和丰富的休闲度假采摘旅游资源等。  相似文献   

19.
上海都市圈的战略定位应围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立足自身优势禀赋和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等基本原则,基于新时代和新发展格局的时代潮流和现实需要,不仅要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更要服务中国的全球战略.围绕战略定位和发展愿景目标,上海都市圈需要更深层次推进对内开放,强化上海"四大功能建设",形成一体化发展体制与机制,打造高度一体化基础设施,消除广泛存在的行政壁垒,形成统一市场,强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同城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SWOT分析法分别对安徽省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弱势、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安徽省体育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由于经济实力偏弱等原因造成了丰富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结论。但在发展大消费和大旅游的国家政策影响下,本省的体育旅游又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为安徽省体育旅游发展的决策者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