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常X"最典型的用法是用于包含时间性的抽象名词."非常X"也存在着去范畴化现象,具体表现为,由时间性的抽象名词到不具时间性的抽象名词,由抽象事物名词到具体事物名词,由表事名词到表人名词,由名词到动词."非常X"的去范畴化的修辞动因主要有隐喻和转喻两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次范畴化理论出发,探讨了英语名词短语中前置修饰语和后置修饰语的认知功能和特点。名词短语中修饰语的功能是对名词所指事物进行次范畴化即从不同的角度对名词所指事物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前置修饰语的次范畴化功能具有以稳定、持久属性为参照的认知特点,而后置修饰语一般都是对某个特别语境下中心词暂时性的次范畴化。  相似文献   

3.
名词非范畴化,即名词丧失原有范畴某些典型特征的过程。从认知层面分析,这一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概念转喻”。在隐喻与转喻思维的影响下,语义大多发生了泛化,由于言者主体的介入,名词非范畴化过程中的词义也产生了主观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以词素 -on结尾名词的意义 ;就词素 -on和 -oon在语音学和含义上的不同 ,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确定以词素 -on结尾名词的基本意义为 :指动物是“子”、“小”;指人表“子”或“子代”;指物质时表粒子及微粒 ;表物品时为“小”、“尖”、“小部”。还有一小部分表达抽象事物 ,基本词义是“-on”前面词素含义的“子化”、“微化”、“尖点”、“小器物”及有限拓宽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分析结构主义对维吾尔语中复杂动词结构“抽象名词+bol-(qil-)”研究现状及研究局限的基础上,认为“抽象名词+bol-(qil-)”这一结构是维吾尔语伊斯兰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存在图式表征现象,图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是从无数的实例中抽象出来的结果。一种语言图式涵盖大量的实例,呈现出典型成员到非典型成员发展的“连续统”。语法的概念核心是由名词范畴与动词范畴构成。这两个范畴与现实世界的事体及其关系对应。对事体及其关系的有效定位是人类能够实现有效交际目标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探讨空间范畴对汉语时间表述的影响,汉语中大量表示时间的词语都来源于空间概念:从历时角度来看,汉语里的一些时间词,如“最近”、“马上”等,都来源于表空间范畴的方位短语,经过一个语法化的过程,最后变成表时间范畴的词;从共时角度来看,“前”、“后”、“上”、“下”等方位词,在现代汉语中既可表空间范畴,也可表时间范畴.  相似文献   

8.
辩证法是人所特有的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方法。辩证法的发展范畴,始自“人本质的发展”,展开于“人性的升华”,并经存在与意识、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这个核心范畴和一系列主干范畴,到发展为结。是生成、改造、否定过程的总结。发展这个范畴是辩证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作  相似文献   

9.
曾祥云 《学术界》2002,(5):133-140
很长时期来 ,“名”被解释为“概念” ,“名学”被等同于传统逻辑的“概念论”。实际上 ,名表达概念或观念 ,但不等于概念。“名”的本义是对事物命名 ,用作名词 ,“名”即事物的名称 ,它的表现形式是语词或字。全部中国古代名学都是围绕如何规范名实关系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的。因此 ,名学从其实质来说 ,属于语言符号学范畴 ,具体说是一种语词符号理论。  相似文献   

10.
“数 量 名”是现代汉语的常用结构。当数词为“一”时,出现在“名量词”位置上的可以是一些“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一 X N”结构。这三类词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名量词”语法位的职能:X不仅能发挥计量作用,还能描摹出N所代表的事物的形象和色彩。  相似文献   

11.
田飞洋 《殷都学刊》2012,(1):109-113
名词语法性别为约定俗成,但约定并非等于无理。即使是无生命名词与抽象名词,其语法性别虽无自然性别基础,其约定过程也有据可寻。本文旨在结合法语、俄语、德语以及梵语等印欧语言材料,探讨此类名词性别标记约定过程的理据性。文章认为,理据性有单一性和多重性之别,而所谓无理实属表象,是多重历时理据在共时交叉的结果。历史语言学关于语法范畴演化进程研究的一个根本任务,即是对有关理据做出分门别类的梳理。理据性不等于普遍性,不同语言其性别范畴的划分依据,有共性更有个性,有客观性更有主观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部"的本义出发,探讨了量词"部"的发展来源,并从古汉和现汉中总结与量词"部"搭配的名词类别。"部"通过转喻,将由各部分组成为整体的这类名词进行范畴化,形成其搭配体系。与量词"本"与"台"进行对比,发现量词"部"范畴化后的名词内部具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思想世界中,对物首要的态度不是追问“物之为物”,而是关注如何“成物”;强调以自身参与到物的生成中去,成己以成物,遂使物成为“事”,使万物一体;强调以“味”、“感”方式进入物之中,发展出不同于“看”的通达事物之方法论。进入事物之中而使事物退隐的可能性降低,为克服今日世界的数字化、表象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X同时于Y,是指X的时间和Y的时间在时间轴上至少有一个共同点。“的时候”是同时标记,“时候”句只表示同时关系,具体包括重合型、包含型、交叠型和相接型四种类型。综合视角与分析视角、小句时间与事件时间、客观同时与主观同时、现实性与确定性制约着人们对“时候”句时间性的认识,以往有些学者之所以提出“时候”句表示先时关系和后时关系,就是因为未能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梳理同时关系的四种类型、探究认识“时候”句时间性的制约因素,亦有助于分析“时候”句的习得偏误。  相似文献   

15.
借用功能语法的主位和述位概念,将现代汉语中的评价分为主住型评价和述位型评价。运用评价理论,系统地论述了主位型评价结构“X的是”及其评价功能。本文的研究体现了形式范畴化和意义范畴化的结合,可以说是追求形式和意义互相印证、体现语法模式化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一佛教吸引鲁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的思辨智慧。佛学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思辨哲学,它不同干一般世俗认识的根本处在于它是一种彻底的否定形态的思维方法。它认为事物的“实相”不可能由世俗的肯定性认识来把握,而只能在对各种认识的不断否定中去体悟。这样否定的结果,从形式上看是“无所得”,但实质上则是“有所得”,只不过这种“有所得”是通过“无所得”这种否定方式达到的,实际上也即是通过否定事物具有的一般的、个别的性质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对现实的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因而它所取得的认识成果也就非常具有辩证色彩。恩格斯曾对…  相似文献   

17.
陈明富 《殷都学刊》2013,34(3):114-117
古汉语中表“买卖”义词语较多,主要由单音词和双音词构成,其中双音词占绝大部分.由于受到语言表达精确性和经济性等作用,古代表“买卖”义名词一直处于一个发展与淘汰的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之中.到现代汉语中,“买卖”一词已经取代其它词语而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8.
读《殷都学刊》1986年第3期姚汉铭同志《动词“名物化”问题新探》,很受启发,获益颇多。作者认为,应该在名词和动词的定义中,把“事”字逐出名词定义,添入到动词定义中去,并说所谓“名物化”实际是“事件化”,是动词自身固有的含义,从而否定了动词名物化的意义根据。甚有见地。但是,为了否定名物化,作者对名物化主张所凭借的两种语言现象说是“重谓式主谓词组”“重事式动宾词组”,这在笔者看来,值得商榷。文章说: 动词“名物化”主要发生在由“纯动词”充任谓语的主谓词组的两部分间加“的” 和由“纯动词”居动位的动宾词组倒位后在两者间加“的”这样的结构中。这两种结构  相似文献   

19.
真理的唯一走向是作用于实践刘志达人们知道,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作为实践与真理这一范畴自然也不会超脱于“事物”之外的了。1.真理的作用18年前,当人们在热心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就已经触及到了真理的作用问题,比如说“马克思主义作为...  相似文献   

20.
名词的数(Number)和主谓一致(Concord)是英语语法体系中两个重要的语法范畴。然而汉语语法体系中根本就没有这两个语法范畴,也就给我们学英语带来极大的困难,往往受母语的影响乱用名词的数,也不管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数是否一致。 谈到名词的数当然就要涉及到单数(singularity),复数(plurality),可数名词(count nouns)和不可数名词(noncount nouns)等概念。可数名词的复数是通过字形的曲折变化来体现的,即在名词单数形式后附着表示复数概念的词位(morpheme)“-s”,由于受字形结构的影响,该词位附着于名词形式时有一些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