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文化力”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经济力”、“政治力”、“文化力”是三种根本力量。“文化力”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智力因素,包括教育和科技在内;二是精神力量,包括理想、道德、信仰、价值观、精神等;三是文化网络;四是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文化力”是推动力、导向力、凝聚力、鼓舞  相似文献   

2.
一、市场经济运作与文化力 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相互渗透作用尽管早已存在,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当前,生产设备、劳动管理,产品结构等整个生产的工艺流程日益向知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以至在一定意义上文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有些学者已不再把文化看成经济发展的外在条件,而把它看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提出了“文化力”的新观点。 贾春峰教授认为,文化力包括智力因素、精神力量、文化网络和传统文化四方面内容,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文化是推动力、导向力、凝聚力和鼓舞力。近年来,国内外对文化力研究的日益深入,突出地说明了文化在经济和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从市场趋势谈企业文化力开发贾春峰近些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来说,都呈现出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推进的趋势。这个趋势,要求企业高度重视“文化力”的开发,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大力提高企业的文化品位。为什么会有这个经济与文化“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苗颖 《学术探索》2002,(6):101-103
本文首次提出“文化创生产”这一概念 ,认为文化力实质上是一种创生力 ,它作为精神形态的力量 ,就在于激发创造出人的精神力量并付诸行动 ,生产物质性的创生活动。因而 ,它的实质是通过人的中介的创生。本文结合省内国内两个重点企业的实际发展 ,分析了表层文化与深层文化不同的创生作用。认为文化创生力是现时代企业发展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5.
2002年1月12日,我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了《真正重视“逻先生”———简论逻辑学的三重学科性质》一文,呼吁“在‘德先生’与‘赛先生’的旗帜在我国飘扬了近一个世纪之后,我们应该真正重视‘逻先生’,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加大健全的逻辑意识与逻辑思维素养的培育,使之成为营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良性文化环境的重要内容。”由于“逻先生”这个提法比较新鲜,在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反响和回应。在五四运动85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赵虹先生约我在《社会科学论坛》谈谈这个问题,并最好采用与学界同仁对话的形式。斌峰兄,在逻辑学界…  相似文献   

6.
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等政策能否成功,有待于一大批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努力,关于人自身的研究日显重要。研究中国人发展应具有全球视野,即在世界范围内考察中国人之传统、现状、未来,才适应“地球村”、人类文明交融的现代化时代要求。汤一介先生论述中国文化研究时,曾说“当今文化的发展必定是‘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结合。如果没有‘全球意识’就不可能站在全世界的高度,来看文化的发展,也就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正在一步步向我们走来。在企业发展战略中要注重文化力的开发,这是由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所引起的。这个发展趋势的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表现,就是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推进。 1993年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我曾讲过,“21世纪的经济赛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  相似文献   

8.
文化力:经济发展的内驱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是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来说。国际经济学界不少论著认为,现代市场经济走向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这就是说,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趋显著。在现代商品生产中,降低资源。能源、财力的有形投入即‘硬投入’:提高文化、科技的无形投入即‘软投入’;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富有竞争力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增长所追求的目标。从这个发展走势所引出的结论,是必须高度重视智力因素、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高度重视科技实力和‘文化力”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在纪念“五四”85周年之际,本刊约请张建军、张斌峰两位教授就我国逻辑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笔谈。著名的逻辑学专家张建军教授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五四”时期我们虽然引进了“德先生”与“塞先生”,但忽视了“逻先生”,以致影响了科学、民主在本土的生长、发育。他呼吁“在‘德先生’与‘赛先生’的旗帜在我国飘扬了近一个世纪之后,我们应该真正重视‘逻先生’,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加大健全的逻辑意识与逻辑思维素养的培育,使之成为营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良性文化环境的重要内容。”“逻辑学是‘社会理性化的支柱型学科’,逻辑的…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多样化决定着世界的活力”。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文化是理解力、创造力、发展力、凝聚力和激发力,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先进文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是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是造就“四有”新人的根本途径。所以,中国共产党必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文化建设的“三个面向”;发展教育和科学,弘扬科学精神;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外来先进文化的民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