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论文艺意识形态性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意识形态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核心。对文艺意识形态论的质疑乃至否定出自两种情况:一是政治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敌视,二是学术认识上的错误与片面。把意识形态简单地等同于统治阶级的虚假意识,是造成某些激进理论家错误地以艺术的审美性对抗与否定文艺的意识形态性的一个原因,而文艺存在现象和文艺本质问题的复杂性、多方面性,也是造成诸多以"片面的深刻"为理论呈现姿态的多种非意识形态文艺本质观产生的重要根源。在文艺意识形态论研究中应申明两个前提性认识:其一,迄今为止,人类仍是在意识形态的网络中展开自己的历史创造活动包括文艺活动;其二,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是一个真问题,也是面向未来的中国文艺理论建设需要认真加以对待的一个基础性、核心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艺和政治的关系,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属于历史范畴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不仅关系到文艺能不能正常地、健康地发展,而且关系到文艺最终能不能对政治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在文艺和政治关系的理论和实践上,有时存在着偏向:一种是对政治和文艺本身的理解过于狭窄,同时也就把它们的关系理解得很狭窄,以致违背文艺的特点和规律,使文艺简单地从属于某个具体的政治任务或某项方针政策,成为它们的图解。另一种是否认文艺  相似文献   

3.
全面而深刻地阐发文艺与人民大众的关系问题,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发表在五十年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毛泽东明确地把文艺的根本问题概括为“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因此,文艺大众化作为无产阶级文艺的应有之题,几乎涵盖了无产阶级文艺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形态以及它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文艺思想集中体现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话》发表至今已逾半个世纪,但是,它并没有因时间的推移而褪色。究其原因就在于毛泽东不仅是以政治家的身份,而且还站在哲学家、思想家的高度,以辩证的艺术眼光观照文艺,用辩证思维分析和解决文艺问题,这是《讲话》获得超时代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讲话》中,毛泽东对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文艺的内容与形式,批判地继承与创新,文艺的普及与提高,作家的思想感情与创作等一系列问题作了辩证的论述。作为一个政治家,毛泽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延安文艺产生的理论基础,延安文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和必然结果。研究延安文艺与马克思大众化的关系,探索延安文艺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适应传播意识形态的实质内涵,科学地运用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满足延安革命根据地民众的诉求和需要,总结延安文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等问题,既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也是现实的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6.
半个世纪以前,毛泽东同志郑重指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现在是否还存在这个问题呢?自然,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作为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这个问题是彻底地解决了。但是,对每一个文艺工作者来说,特别是文学青年,是否都明确了文艺方向,在认识和实践上都解决了这个问题?恐怕未必。前几年,有些文章直接地反对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个论点,有些人公开地主张“玩文学”。说明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不是所有的人都解决了,在有些人身上表现得还很严重。今天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的教导,对明辨是非,加强社会责任感,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五十年前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称《讲话》),全面而深刻地阐发了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讲话》是中国社会主义文艺运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讲话》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在于它第一次把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作为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核心问题来论述. 以什么人为服务对象,是衡量文艺性质的重要标志.在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之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文艺必须为无产阶级的解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虽然没有专门的美学论著,但是,他的许多光辉著作却广泛地涉及了不少重要的美学问题。尤其是在他的文艺观中,阐发了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思想,很值得认真探讨。一美是文艺的本质属性之一,或者说文艺作为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具有审美特性,这是毛泽东文艺观中一贯而明确的审美思想。文艺的本质或特性,是文艺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文艺理论界普通强调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这当然是不错的,但又是不够的。毛泽东同志并不把文艺看作一般的意识形态,而是十分强调文艺的审美特性,强调文艺的“美”。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文艺思想,把世界、艺术家和欣赏者视为人民的同位语,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当作自己的基本问题,是一种以人民为本位的文艺思想。逻辑地看,它是包括文艺反映人民生活的本源论、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功用论、文艺工作者大众化的主体论、文艺的人民生活内容与民族形式相统一的创作论、以人民利益为标准的批评论和文艺为人民推陈出新、普及提高的发展论在内的完整关系;历史地看,它又是最初由毛泽东创立,中间经周恩来等调适、而今又为邓小平坚持和发展,在自我更新中日臻完善的生命过程。  相似文献   

10.
明治末期到大正时期的佐藤春夫文学表现出西方文艺要素和日本传统要素并行存在且在本质上相互融通的特质。该时期的作品以“忧郁”和“倦怠”为底色,同时融入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以及尼采哲学等西方文艺要素。佐藤春夫将古典和近代、日本和西方四个要素有机地融合在作品中,以传统理念阐释近代文艺,以西洋手法表现日本传统。他通过以西方文艺要素与日本传统要素并存的形式,表达着对日本近代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对日本近代性格的把握,其中潜藏着他通过西方文艺理念反观日本固有文化的传统回归意识。  相似文献   

11.
卢那察尔斯基是列宁文艺思想的首倡者,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确立的“功臣”。他关于文艺本质、文艺与社会的关系、文艺的阶级性、党性的论述,以及在社会主义悲、喜剧问题上的建树,较早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文艺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关于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文艺“必须和新的群众相结合”的思想,全面深刻地揭示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正如毛泽东在他的美学专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呢?我以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  相似文献   

13.
杨柄同志编著的《列宁论文艺和美学》巨著已经问世了。他在编注说明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列宁的文艺和美学理论是无产阶级文艺和美学的战略学”,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启示。研究革命领袖的文艺和美学思想,绝对要避免“以美论美”的形而上学倾向。革命领袖终身的精力都集中在革命和建设活动中,不可能抽出一定时间来单独地谈论文艺和美学问题,但是他们在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又必然涉及到文艺和美学问题,因为文艺和美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然要为当时的政治服务,说得具体一点,它必然要为当时的革命目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一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有一个光辉的延安时期;在中国现代文艺史上,也有一个灿烂的延安文艺阶段。这是一个创造了奇迹和永远值得称颂的时期。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必将愈加显示出它的伟大意义! 延安文艺是指1935年10月党中央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移驻陕北,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以延安为中心,包括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文学艺术。延安文艺史撰写的目的就是以延安文艺作为对象,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真实地反映延安文艺的历史面貌,科学地阐  相似文献   

15.
瞿秋白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活动家、文艺理论家,他在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后期的文艺宣传工作过程中,较好地解决了无产阶级文艺的服务对象、文艺的发展方向以及创作源泉等问题,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延安文艺以独特的思想文化与艺术审美内涵,构成了一个较为具体完备而复杂的价值系统。它以在特定区域的文艺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艺的理论形态、文艺观念、创作文本、文艺运动等文艺现象,从各个层面深刻地影响了近半个世纪中国新文艺的历史发展。可以说这不仅是20世纪中国文艺史上,也是20世纪世界文艺史上一个独特的文艺现象。对这样一个重大历史文艺现象的认识离不开对它的价值选择的评价,对它的价值评价又是最终认识它  相似文献   

17.
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方法问题,是一个被“四人帮”搞得极其混乱的问题,也是一个在学术领域存在着许多歧议和争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和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文艺怎样更好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 若干年来,我们的文艺在极“左”思潮和狭隘功利主义的影响下,经常是片面强调文艺的教育性,轻视或忽视文艺的娱乐性。其结果,导致许多文艺作品板起而孔,进行枯燥无味的政治说教,不能给人以美感和乐趣,缺乏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针对这种情况,周恩来同志一九六一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意阐明了文艺的娱乐作用,指出:“群众看戏、看电影是要从中得到娱乐和休息”,应该把教育“寓于娱乐之中”,把文艺的教育作用与娱乐作用辩证地统一起来。可是,由于主客观的多种原因,周恩来同志这一指示并未能得到认真的持续的贯彻。前不久,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祝辞中又谈到文艺的“娱乐性”问题,指出“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当在我们的文艺园地里占有自己的位置。”祝辞这样地提出问题,不仅给文艺的娱乐性以应有的位置,使文艺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精神  相似文献   

19.
在有些青年文艺爱好者中,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西方现代派文艺作品,是“当代文艺的瑰宝,代表着时代的方向”,并断言它们一定会“统治世界(当然也包括中国)的文坛”。据此他们认为“《红楼梦》的写作方法已经过时”,连“鲁迅、高尔基也没有什么可值得学习的”了,还振振有词地宣称“八十年代的青年愿意接受的只有西方现代派的描写方法及其深刻的表现技巧”。不仅如此,有的“理论家”还不惜贬斥建国以来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非常重视文艺民族化问题。这对于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艺,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唯有如此,才能很好地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贯彻文艺的“双百”方针,推动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