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庆油田会战物语》这部系列报告文学,是对油田会战历史的追忆与反思。作者以会战时期部分典型的文化景观符号为题目,抒写了十余个会战时期的历史片段,展示了石油人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信仰,突出了信仰的力量,在一定层面也展现出这种信仰的文化构成因素,并且指出了会战精神传统对现实社会社会主义信仰发展的现实意义。文以载道,这部作品所弘扬的精神,必将穿越时空,引导社会大众在困境面前勇于实践、锐意创新。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信仰和社会政治信仰问题。当前民众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迷茫,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进程。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建设和谐社会,为现代化实践发展提供动力基础。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宁夏的民间信仰,是这一时期人们生活状况的反映。寺观祠庙数量众多,表现了在以佛教和道教为主导的宗教信仰的背景下,民众信仰的多元化,也是社会大众对现实生活需要多元化的反映。民间信仰已融入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在节日时令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人们祭祀湫水和修建八蜡庙,是对农业丰收的期盼。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社会整体法律信仰依然不强,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改进措施。通过对民族地区民族信仰的调查和研究发现,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关注。应当借借鉴民族信仰合理的成分,实现国家法对民间法的合理包容。  相似文献   

5.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最重要的精神现象,其本质是人对自我超越性的一种执著的探究。从价值哲学的角度看,信仰包括物质生活、社会交往生活和精神生活三个价值维度,与之相呼应,我国大众的信仰可划分为满足物质需求的实用信仰、追求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社会信仰和关照人精神世界的宗教信仰。其中实用信仰主要体现为人们对工具(手段)价值的追求,后两类信仰体现为对目的价值的追求。通过分析发现,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信仰大多偏重工具(手段)价值的实用性,而忽视信仰的理想性,忽视对终极关怀的寻求,我国民众的信仰尚且处于信仰价值的基础层面,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信仰体系,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张晓芒 《晋阳学刊》2002,(5):111-112
近期,“社会哲学研究丛书”第二批著作(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其鲜明的特征是,由第一批著作所相对侧重的“观念”研究向具体“问题”深入,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荆学民博士撰著的《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不妨以其为典型,在评价这本书的同时,探讨一下该“丛书”的“问题”意识。一、信仰问题是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重大的、迫切的、大众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作者以锐敏的眼光和理论研究的勇气抓住了这个大问题、真问题。早在1922年,梁启超就说过:“信仰是神圣,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  相似文献   

7.
朱康有 《东岳论丛》2013,(1):97-100
精神信仰建立在复杂的文化单元之上,单一的文化形态无法支撑起现代多元、多层次的信仰系统。儒学本身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一整套自做人到高级精神境界的精密理论,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普及在近年来的实践来看,它可以补充、完善主流意识形态教化。本文从文化格局与局限的现状、精英与大众的分层、入世与超世的提升等方面,论证了儒学能够在构建现代大众深层精神信仰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光摩 《学术研究》2023,(11):162-169
《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思想差异,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桃花源。《桃花源记》对应的是仙境桃源,它是陶渊明根据当时社会传说故事润色而成,体现的是当时一般社会大众的道教信仰,即追求洞天福地、长生久视的思想;而《桃花源诗》则对一般社会大众的道教信仰提出了批评,它展现的人间桃源是一种带有复古倾向的羲皇之想。这才是陶渊明所欲表达的。《桃花源诗》与《桃花源记》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文本——《桃花源记并诗》。这既是一次文体的创新,也是一次思想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闽台许多地方的族谱声称其先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闽台地区亦普遍流行闽王王审知信仰。关于这个问题前人有过不少论述,但对于闽王王审知信仰在闽西客家地区的传播及其发挥的社会功能探讨却比较被学人忽略。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和相关历史文献,就闽王王审知信仰在闽西客家地区的宫庙分布、活动情况以及发挥的社会功能作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信仰、个人信仰和社会信仰之间的关系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的分析,文章得到一个基本结论:信仰包括个人信仰和社会信仰,尽管个人信仰具有自身独特的个人的信仰体验,但是,从根本上看,个人信仰是在一定社会信仰基础上的个人信仰。信仰问题的实质在于社会信仰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代资本主义在社会嬗变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科技革命所提供的“把蛋糕做大”的可能。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核一是拓殖精神、二是合理化 ,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学精神在人类社会观念领域的某种延伸。当代资本主义建立在对科技进步的信心和经济增长的信仰之上 ,其社会—经济体系的自我催化机制得以存在并发展的因素还包括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202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出现了许多的困顿。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今天依然可以继续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充实人们的精神家园。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真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相统一的信仰,是与中国文化传统内在相联的信仰,是现实存在于当代人的生活体验中的信仰。面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应然和实然之间的差距,需要正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强劲对手,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13.
把内隐认知的研究方法引入精神信仰来研究这是可能的 ,也是可行的。我们看到由于社会称许性的影响 ,精神信仰的研究一直未能深入人的内心世界 ,真实地再现人的信仰。将内隐认知和精神信仰加以类比研究 ,它们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因此 ,我们可从内隐认知的方法来探索精神信仰并使其研究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法律信仰能够引领人们选择法律途径,预防、转化或解决社会冲突,同时也是法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社会冲突既能促进法律信仰的形成,也可能对法律秩序和社会和谐的破坏会动摇法律信仰的社会基础,导致法律信仰的生成障碍甚至法律信仰的解体或崩溃.不过,社会冲突完全可能成为法律信仰形成的“入口”,甚至是民众法律信仰重建的良好契机.在社会冲突情境中,法律信仰的重建必须以民众的权利意识为基础,并以良性运行的法律体系、公正高效的行政、司法过程为前提.社会冲突情境中法律信仰的重建必须在对法律的基本价值、程序价值信仰的基础上有效地引导民众对法律制度及其运行的合理反思.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将德莱塞、杰克.伦敦、菲茨杰拉德等三位作家作为美国社会转型时期文学作家的代表,运用文化批判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他们的重要作品放在美国现代化转型期的社会文化氛围进行考察,探索他们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下的价值取向和信仰判断,阐释美国社会在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和社会主体的精神状态和社会行为,进而探讨同一文化中的不同作家在创作中的共性特征及不同的人生价值理想对各自创作的重要影响,展示出美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社会价值观的分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论信仰价值的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仰本然性地就是一种价值形态,而且在价值观念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正因如此,信仰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人们颇为关注的问题。但是,关于信仰价值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尚没有很好地解决。笔者几年前曾就信仰价值的发生作过初步的探讨,现进一步就信仰价值的结构作尝试性的探析。一、信仰价值结构的张力场信仰价值结构是一种张力状态。所谓张力,是指构成一个完整事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之间的,由于双方的对逆互拉所造成的离开“介质”之趋向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状态。所谓张力场,是指许多张力对子所营造的张力系统和氛围。理解张力的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关帝信仰经书,重现古代、近代和现代民间关帝信仰的历史发展脉络,阐述关帝信仰与社会需求之密切关系。民间关帝信仰随机调节以迎合社会需求,涵化社会矛盾、消弥社会矛盾,为社会稳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任何制度化宗教所做不到的。这便是状如散沙般的民间信仰能长期在中国社会存在、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综述既有研究成果,也是进一步探讨的基础。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社会信仰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信仰内涵的界定、社会信仰危机的表现、社会信仰危机的原因以及大学生社会信仰的建构等方面。这些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信仰研究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孙峰 《南方论刊》2007,17(8):69-70
信仰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社会文化,支配着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最高理性,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然而,由信仰所衍生的一些异化形态却始终困扰着人类。在强调社会经济因素是信仰异化的根本原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信仰异化的社会心理成因。文章就试图从集体无意识、市场经济理性原则的泛化使信仰作用趋于弱化、社会发展与信仰不同步的心理冲突入手,剖析信仰异化的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20.
《蜃楼志》一书对广东民俗进行了大量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广东地区的社会风貌。民俗信仰是一种精神民俗,反映了民众对于神灵的崇拜。在《蜃楼志》中出现了许多关于民俗信仰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关于祖先崇拜、神灵崇拜和占卦看相的描写上。从叙事功能来看,《蜃楼志》中关于民俗信仰的描写,更好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凸显出了人物的形象特点。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看,《蜃楼志》中的民俗信仰描写反映出了广东文化的特色。通过《蜃楼志》中的民俗信仰描写,广东地区重祭祀、崇鬼神的信仰文化被生动地反映了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