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保证国有出资人真正到位,为此要推进国有资本管理形态股权化,构建“闭环式”的国有资本委托代理模式,建立完善的国有资本财政管理体系,落实契约形态的国有股权代表委派关系。  相似文献   

2.
论国有股权之国家宏观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后 ,国家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权益则变相地体现为公司的股权 ,因而探索一种新的国有股权管理模式 ,已成为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之后在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领域内又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国家所有、分级代表”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模式 ,对丰富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股权国家监管理论具有重大的价值 ,它是今后构建国有股权国家宏观监管制度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3.
西藏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对高效运作西藏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提出了要求。过去在国有股权不能流通时期,西藏国有资产运作手段非常单一,主要考虑国有资产的阶段性和静态保值,采取的是“国退民进”的“不为”策略,其后果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越来越少,国有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全流通时代的到来,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步入了全面价值管理的新阶段,国有股权运作也着眼于动态的股权价值增值。本文在分析评价十年来西藏国有股权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西藏国有上市公司运作的新思路、新目标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上市公司为例,透过股权集中度的视角,对样本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进行统计性描述,并进一步进行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股权相对集中于第一大股东、高度集中于前五大股东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最突出表现;样本上市公司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总和CR5所代表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现倒U型特征;减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尤其是减持国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建立适当的股权制衡机制将有利于上市公司自身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国家股股权代表不确定,权利义务不对等,董事会监督功能不健全以及外部环境制衡力弱等。本文着重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完善我国企业集团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主要法律措施,包括重构国有企业集团母公司的股本结构,明确国家股股权代表,充分发挥董事会的职能,实行董事会负责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监督机制,培养一支职业企业家队伍,实行独立董事制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景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两国有资产整体的质的改进,其关键在于要创新出更有效的资本组织形式。国有股权的形成和壮大恰好服从了这一尖户间有资产的战略安排。经过长期实践探索,人们在世纪之变选粹用国有股权来整合国有资产,是因为国有股权能将国有资产结晶成质态加以组织和管理。同此,对国有股权进行宏观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新课题和不可或缺的部分。一、国有股权是国有资产的现代组织形式过去我们一直没有找到既符合找国社会主义例级阶段国情又顺应现代经济运动规律的资本组织形式。建…  相似文献   

7.
按照法律的解释,“国有”即全体人民所有,但对于国有资产,全体人民不可能共同行使,必须委托代理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全体人民来行使,国务院又将其交由政府内设立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统一负责。这样,公司中国家股权的总代表实际上是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来担当的。由于国家股权数额大,且分散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仅靠一个部门行使代表权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公司中作为国家股权具体代表的人往往是经过多层委托代表人的代理人。而每一层委托都会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搭便车的问题,加上目前我国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8.
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在资产规模和资产质量等方面已成为国有资产的重中之重,通过国有股权结构优化来盘活这部分存量资产,并实现其有序流动与保值增值,是国有经济调整战略成功的关键。据此,作者对国有股权的比例、去向、转让价格、减持国有股权的公司范围、股权结构优。化的具体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国有股权管理是国有产权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新课题,同时也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工作的重要环节。对股份制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分析广西上市公司的情况入手,对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本监管体制机制、积极维护国有参股股东权益、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以及维护国有资本安全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现阶段国有参股企业中国有资本的监管仍面临着外部监管制度不健全、参股投资决策制定及投资评价机制不完善、派驻代表参与经营未能发挥有效作用等问题,对此应有针对性地完善国有参股资本监管,积极探索国有资本参股投资股权管理,维护国有资本股东权益,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1.
转轨过程中,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在股权行使、经营决策、内部监督方面的多元化独特现象,引发了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的权责不清等问题。因此,应对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改造,如设立统一行使国有股权的主体、协调公司内部不同决策主体的关系、集中监督权于监事会等。一些国有独资公司对此问题的探索经验也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12.
外资引进过程中的外资控股行为,主要是通过收购国企、投资入股和增资扩股这三种方式进行的。其主要特征是第一,外商对国企进行控股收购和压价收购,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第二,外商在投资入股中采用了拖延出资、低价高报等不正当手段来实现控股目的,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损失;第三,外商要求增加注册资本,导致中方股权下降,达到控股目的。凡此种种,均对国有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外资引进中的国有股权管理,实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政府有必要通过政策、法律和行政手段来强化国有股权的管理。宏观上,国有股权的管理应在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政府立法指导下实施。微观上,则表现为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等政府行为的直接介入。  相似文献   

13.
国有小企业的改革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产权制度,推进国有小企业改革的七种方式中,股份合作制是一种重要的方式。股份合作制在产权明晰度、资本来源、决策结构以及分配方式诸方面的特点,适应国有小企业,可以克服国有小企业的诸多问题。国有小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操作方法,主要是注意资产的评估,股权的界定和治理结构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异向混合所有制改革程度与去杠杆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程度越高,去杠杆效果越差。具体来说,在垄断类企业中,以国有股权降低的“正向”混改比以国有股权增加的“反向”混改更不有利于去杠杆,而在公益类企业中则相反,在竞争类行业中两类改革无显著差异;以国有股权降低的“正向”混改程度对去杠杆的影响在垄断类国有企业中弱于垄断类民营企业,以国有股权增加的“反向”混改程度对去杠杆的影响在竞争类国有企业中弱于竞争类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5.
物权股权化是实现资产增殖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是实现政企职责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的基本形式。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试点,对培养资本证券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具有特殊意义。因此,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份,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解决,股市运行中国家股权的反增殖趋向、或者国家股权增殖悖论,尤其值得重视和注意。目前我国的公众上市公司,大多数存在有国家股权或国有法人股权。实际上,大多数公众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整体改组而成,或者由国有法人发起设立而成,而且国家股权所占股份份额都比较高,大多处在控股的地位,设置国家股权或者国有企业整体改组、国家参股特别是国家控股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盘活国有资产,使其物权真正股权化,分散风险,聚集资金,强化约束,转换机制,通过募集新股,优化企业资产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实现政资分开和政企分开,使其能够真正走向市场,以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国有股权交易运作的争议焦点在于国家股能否上市转让,是否应该上市,以及遵循怎样的交易法则上市。笔者认为:在宏观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国有股权上市交易的主导阻力来源于意识形态等制度性障碍——制度约束,因此有必要尝试针对此种制度约束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理论上分析了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比较分析了不同控股权性质(国有控股与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通过消除非流通股同流通股的制度性差异,进而提高了上市公司绩效;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股权激励实施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与治理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本年要“继续抓紧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建设”。股权分置问题的研究也涵盖其中。国有股权的存在是研究中国股市问题与国际经验相区别的一点。本文构造了“股权分置和公司治理结构共同影响公司股权异常回报率”的模型,同时考虑股权分置和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效益的影响,从而得到更为可信的研究结果,为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思考和深刻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也为中国进一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公司不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国有与民营公司,都具有股权高度集中的显著特征。而股权高度集中与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种种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因果关联。随着经济与证券市场的发展,股权呈现出由集中向分散发展的变化趋势。股权相对分散使公司治理的内部与外部机制更能充分地发挥监督制衡作用,是当代公司相对理想的一种选择。股权集中度的变化需要一定的环境与条件创造,如法律制度的完善、资本市场与经理人市场的发展等。尤其应借鉴国外法律,赋予创始股东更多话语权与控制权,促进股权相对分散局面形成。  相似文献   

20.
黄蕾 《兰州学刊》2011,(5):48-52
文章以我国沪、深股市发行的2006至2009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高管现金薪酬与公司绩效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揭示公司治理、公司业绩风险及企业性质三个方面对高管现金薪酬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公司高管人员的现金薪酬与企业业绩呈正相关关系;股票期权激励与高管人员的现金薪酬为正相关关系,股票期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交互项与高管现金薪酬呈负相关关系;高管现金薪酬与企业经营风险间存在显著关系,公司业绩与经营风险之间的交互作用与高管薪酬之间为负相关关系;股权性质为国有上市公司时,股权对公司高管现金薪酬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当股权为中央国有股权时,其对公司高管现金薪酬的影响比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与私营上市公司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