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驰名商标予以特殊保护,在国际上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就有个别国家采用判例的形式对代表着优质产品信誉和声望的“驰名商标”实施特殊保护。1925年第三次修订《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时,“驰名商标”这一概念和“对条约成员国的驰名商标给予国际保护”这一内容被正式写进了在保护工业产权方面影响最大的这  相似文献   

2.
驰名商标(Well known trade mark)法律保护制度是商标权法律保护的一种特殊情况,首创于1883年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目前已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国内立法所接受,而且成为一些国际公约的内容之一。但我国1993年修订的《商标法》仍然没有驰名商标的规定,这与加强驰名商标保护的国际潮流不相适应,而且很显然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驰名商标的制度和称谓源于《巴黎公约》的规定。TRIPS继承和发展了《巴黎公约》关于驰名商标保护的规定,代表了当今驰名商标国际保护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4.
浅谈如何对驰名商标实行特殊法律保护邵伟杰所谓驰名商标,是指在一定社会区域内广为人知,具有良好信誉,标示名优商品或服务的商标。驰名商标在1883年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出现以来已有一百多年了。一些发达国家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已建立起相应的...  相似文献   

5.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 19条关于专门协定的规定 ,是巴黎公约体系形成的法律基础。它的立法精神 ,即基本公约的稳定性、条约体系的开放性以及国际组织的协调性 ,不仅是巴黎公约体系的造法特征 ,而且是国际法发展的“先例”。  相似文献   

6.
驰名商标的认定归属权在跨国保护中的适用与例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加快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驰名商标的跨国保护问题显得日益重要。驰名商标一词最早出现在《巴黎公约》中,但《巴黎公约》并没有对其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各国对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措施各不相同,相应地在理论界产生了争议。从驰名商标认定归属权的法律渊源看,对驰名商标的认定归属权在跨国保护中的适用与例外应做深入的分析,在跨国保护中驰名商标认定权重新归属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完善驰名商标认定权的重新归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984年11月14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八次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了关于我国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967年斯德哥尔摩本)的决定。这将为我们搞现代化,进行经济改革,更好地贯彻对外开放政策,促进我国同其他国家在工业产权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并为今年四月一日起施行的专利法和两年前施行的商标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回顾知识产权国际化历程可以看出,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把仅适合于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强加给了全世界.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谈判的角力场上发展中国家彰显其脆弱性.然而,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要发展中国家彼此之间加强合作,同时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对话,不合理的国际知识产权法律秩序终将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童工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贫困国家。从人权保障的角度看,儿童劳动(特别是强迫劳动)对儿童权利的严重侵害性,使得童工问题成为一个国际问题,自20世纪初即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准予就业最低年龄公约》(第138号公约),《关于禁止和立即行动消除最有害的童工形式公约》(第182号公约)等以保护童工权利为主要目的的国际公约相继得以制定,从而为童工权利的国际保护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正> 商标国际注册是我国加入《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以下简称“马德里协定”)后出现的新的法律问题,也是我国继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后在商标领域内开辟的又一国际合作项目。鉴于《马德里协定》对我国已经正式生效,加强对该协定的宣传和国际注册的具体指导已成为当前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共同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拟对商标国际注册制度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优先权制度起源于《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产生之初就是国外优先权。随着专利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以国内首次申请为基础之优先权。区别起见,以国外首次申请为基础之优先权称国外优先权。国外优先权之取得须符合法定条件,优先权之期限因在后申请对象之不同而不同。新版《专利合作条约实施细则》进一步扩充了国外优先权规则,为专利的国际申请提供了更多便利。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4号发布,以2003年6月1日起实施的<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为基点,结合国际国内相关规定,对驰名商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定位,特别是关于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问题,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商标犯罪立法的特点与不足对於商标犯罪,我国第一部刑法典即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1979年刑法典)第127条就规定有假冒商标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特别是我国分别於1985年和1989年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议》之後,国际、国内的新情况都需要对侵犯商标权犯罪的刑事法律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国际、国内情况发展的需要。为此,1993年2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於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对1979年刑法作了重要补充和修改。1997年…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商标淡化制度的基础上,指出商标淡化是指减少、削弱驰名商标或其他具有相当知名度商标的识别性和显著性,损害、玷污该商标的行为。该制度已为美国、德国、法国立法以及《巴黎公约》等国际公约所采用,对于驰名商标的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适应新的形势,建议我国商标法采用该种制度,在立法中明确商标淡化的概念并对商标淡化制度作出系统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自从形成国际社会以来,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一直是处于无政府状态。19世纪未出现的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商标注册的马德里公约和保护文学与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是国际经济法的萌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扩大,西欧各国要依赖美国来复兴其战后经济,而美国却希望巩固其既得成果——在经济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因而,在美国的发动下,于1944年7月,在美国东部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当时参加会议的主要是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会议签订了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两  相似文献   

16.
驰名商标因为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已成为企业的“黄金名片”,国际上和各国内都进行了相关的立法来保护驰名商标。本文以《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为基点,结合国际国内相关规定,对驰名商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定位,特别是关于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问题,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制度。  相似文献   

17.
理解TRIPS协定第三十九条第三款中未披露试验数据的反不正当竞争保护,需要正确分析该条款与第三十九条第一款中援引的《巴黎公约》第十条之二的关系。第三十九条第三款既有其权利义务的独立性,又存在与《巴黎公约》第十条之二的关联性。在解释TRIPS协定第三十九条第三款的"不公平商业使用"时,不应按照《巴黎公约》理解为"违背诚实的商业活动",但在判断政府使用数据的动机方面,应当以《巴黎公约》提出的"反不正当竞争"的精神为标准。  相似文献   

18.
浅谈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驰名商标本身就体现着商业价值,具有的超常创汇能力。但是,驰名商标也更加容易招致假冒、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的侵害。因此,有必要建立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制度。本文从中国驰名商标保护的立法现状出发,探讨了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途径,旨在提出驰名商标特殊保护制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区域性人权保护对国际人权保护的贡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 ,基于区域性人权公约和依照公约建立的区域性人权机构而展开的区域性人权保护对国际人权保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是区域性人权保护通过区域性人权机构的立法拓展了国际人权保护的内容。二是区域性人权机构建立的个人申诉制度从实践上促进了国际法主体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三是通过探索区域性人权公约的有效实施机制展示了一条现实有效的国际人权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20.
UPOV91文本与78文本的区别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新品种保护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特有形式,各国都在探讨更为行之有效的保护方式。我国于1999年4月23日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英文简称UPOV)1978年文本,但加入UPOV公约1991年文本已逐渐成为发展潮流。从国际植物保护联盟(UPOV)出发,比较UPOV公约1991文本-91978文本的主要区别,分析1991文本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提出我国应对1991文本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