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真正理解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须明确三个问题:第一,何谓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具有主体性的大多数人;第二,人民群众如何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仅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还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第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意义或者说方法论意义是什么?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及人民群众的自在即为自己而在.  相似文献   

2.
真正理解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须明确三个问题:第一,何谓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具有主体性的大多数人;第二,人民群众如何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仅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还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第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意义或者说方法论意义是什么?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及人民群众的自在即为自己而在。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始终把调动群众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放在首位而给予充分重视。邓小平同志调动群众积极性思想的价值在于把人民群众身上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人民群众中埋藏的创造力开放出来,让人民群众中蕴含的巨大社会生产力爆发出来,才能振兴中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人民群众观主要包括:相信人民创造历史、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向人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等内容,这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入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人民群众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与否是决定这种理论能否在广大人群众中生根发芽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所信赖并转化为自觉行动。在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问题上,必须反对历史主观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解决好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是真正实现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和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群众而不是历史人物。但现实生活中 ,许多人只不过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这势必影响对群众观点和路线的坚持。基于此通过对历史人物作用问题上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分歧、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因素、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等方面的分析 ,论述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以期使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能很好地坚持与贯彻 ,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  相似文献   

7.
早在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就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持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论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清匪反霸到土地改革,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路线,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从一个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坚持群众  相似文献   

8.
青年毛泽东的历史观经历了从圣贤创世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从精神力量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到人民群众的斗争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的改变.这两个改变确立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主体地位,肯定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伦理原则,人民成为价值主体和评价尺度,这标志着青年毛泽东人民主体价值观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9.
首先阐述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 ,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实践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巨大推动作用 ,在领导工作中创造了一整套中国特色的基本领导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党的基本领导方法的内容和运作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 :在新的历史时期 ,党的基本领导方法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0.
有人提出要用“帝王将相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来代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旧”提法,愚期期以为不可。理由是:一、所谓“创造历史”,是指创造财富,创造文明,发展生产,推动历史前进。反动阶级浪费财富,毁灭文明,使历史倒退,这不叫创造历史。二、帝王有的或有时属于人民,当他们带领人民或同人民一起进行革命或保卫祖国的时候;有的属于反动阶级;有的虽不属于人民,但他们的改革和其他政策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表面上看,进行改革、写出历史新篇章的是不属于人民群众(不但不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科学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形成并确立了我们党在一切实际活动中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立足点在于对"人民群众"范围的科学界定;其基本观点包括: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一切为了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三个方面。群众路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重温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实践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是奴隶们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长期斗争的焦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与此相反,一切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都是从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否定社会的基本矛盾,宣扬英雄史观,歪曲和抹煞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把社  相似文献   

13.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与参与,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同现阶段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群众意志的集中体现,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依靠人民群众对国家公职人员实行民主监督,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和政府进行各项工作的根本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永远不脱离群众,是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起码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 马克思主义者始终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没有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任何革命和建设事业都将一事无成。伟大的列宁一贯是高度地相信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革命的首创精神。他强调指出:“人民群众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世界所以有这种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基本原因是有成亿成亿的人卷进这个发展的洪流了。”  相似文献   

15.
黎澍于今年7月30日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提法是完全错误的。一是命题的错误的逻辑推理,把物质条件创造者和历史创造者完全等同起来了。二是这一命题是与“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相对立而产生的,二说各执一词,不符合事实。三是把无所不包的历史看做是由一个独一无二的力量创造的。事实是英雄创造自己的历史,不能创造一切历史;人民群众也是一样。黎澍的论点在学术界引起了争论。有的学者仍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有的则认为对创造历史的问题应作全面的、有层次的分析。还有的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其中,"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穿"三个代表"的主线,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认真解决好树立远大理想与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正确看待与运用手中权利、勤政为民,廉洁奉公,以及牢固确立人民群众观、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地卓有成效地服务于人民,全心全意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人民群众"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毛泽东的"人民群众观"的基本立足点是对"人民"范围的科学界定,基本内容包括"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文化基础是中华民族的"民本"思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实践基础是中国革命的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人类实践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逐步提升的价值实践过程.价值自觉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和理解了自身活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以后,具有较为明确的价值指向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的活动状态.幸福是人类活动永恒的价值追求.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由自发到自觉地追求幸福的历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史证明:党的价值追求已从建党初期为了自身解放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朴素认识和价值自发,发展到了对实现好和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民生幸福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自觉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9.
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动力,也是推动历史发展与社会前进的真正动力。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就是承认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伟大胜利和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宝贵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让一切人才的改革创新智慧与能力竞相迸发;必须坚持统筹多元社会格局,全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调动和激发不同利益群体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创新能力;必须积极营造有利于弘扬和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良好环境,把顶层设计与人民群众的积极探索更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民性标识出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党品格."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的理论品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历史密码、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动力,铸就出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的磅礴伟力.领导人民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力生成的理论逻辑;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自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力生成的历史逻辑;领导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认同,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力生成的实践逻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回首中国共产党奋斗百年的光辉历程,党的领导力历久弥坚正彰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自信、历史自觉与实践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