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常认为,大部分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都能扩展为可能补语"V得/不C",本文通过对形容词充当可能补语的情况考察发现,结果补语扩展成可能补语存在诸多限制,动词本身的制约作用和形容词的选择作用是两个方面,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可能补语与结果补语所属的意义范畴不同。  相似文献   

2.
形容词从不同角度可以有很多分类。同一形容词位于同一动词前后,即作状语、补语和情态补语时有着复杂的表现。可以通过对它们在语义、形态、功能等方面的交叉和诸多差异,来探讨对外汉语相关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准确有效地让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3.
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在学生习得中常出现偏误、化石化现象。从隐喻的角度看,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均来自于其位移趋向意义的投射,因此,可以应用隐喻理论,引导学生建立复合趋向补语认知图式,并在此基础上,编排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教学顺序。在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教学顺序的编排中,可以主要考虑复合趋向补语的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补语虽然是一常见的语法现象,但却很难加以区分。本文鉴于已有的各语法家的观点,基于语法是语言解释者的理论及英语学习者的需要,把补语划分为名词补语(包括主语补语,宾语补语),形容词补语。  相似文献   

5.
形容词带“得”字补语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形容词带“得”字的可能补语、程度补语、比状补语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从一个侧面对形容词的意义和功能作了总结,并对形容词反带的“得”字补语所表达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留学生自然语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留学生对形容词补语的习得是不平衡的。根据实际使用的正确率,可以归纳出韩国留学生习得形容词补语的顺序是:程度补语〉结果补语〉状态补语〉可能补语。  相似文献   

7.
从<汉语初级教程>看对外汉语教学补语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汉语初级教程》补语体系编排的调查和分析 ,针对不同补语的特点 ,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和教学语法的特点出发 ,综述了其特点与不足。指出为了进一步完善对外汉语补语语法体系 ,教材编写要参照语言习得顺序和句式出现频率 ,结合教学对象和教学原则 ,科学地筛选并安排运用广、价值高、表现力强的项目为基本语法点 ,要围绕着培养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来安排语法项目  相似文献   

8.
对外汉语教学中,“来/去”是一组比较特别的词。简单趋向补语的教学可从“来,去”入手。其教学策略有二:引领留学生感知汉语简单趋向补语;重点突出简单趋向补语的难点:宾语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语言教学的角度,尝试着对现代汉语中“动词+ 得+ 补语”进行了分类,根据其结构并结合语义分析分为:情态补语的基本形式、情态补语的变化形式和“准副词”或程度补语三大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它们的语义结构和使用环境作进一步的研究,以探讨切实可行的、易于操作的对外汉语的句法和语义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新疆汉语方言的补语结构与普通话相比大同小异,但它在结果补语、程度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数量 补语、可能补语等几种类型中又呈现出自己独特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动补式合成词在汉语中是非常特殊的一类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难点所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需要依照汉语词汇大纲的要求,教师有必要对动补式合成词在汉语词汇大纲中的分布情况和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动补式合成词时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研究发现四种动补式合成词在汉语词汇大纲中的分布情况有所差别,各个级别的汉语学习者在不同阶段也存在不同的难点问题,形成了不同教学阶段的重点,教师可以将各种有效的教学对策结合使用,以引导汉语学习者正确习得动补式合成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带结果补语的述补结构在蒙古语中主要以四种形式表达。用状述结构表达,有中心语转移与不转移两种;用动词谓语表达,与整体性述补结构的词化有关;用分析形式表达,与补语的虚化有关;用并列谓语形式表达,取决于补语的语义指向。因此,运用语法、语义、语用三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才能合理揭示它们之间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3.
感受程度补语是口语中非常普遍而又特殊的一种语法现象。本文对这一补语类型进行了界定,并从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平面分析了它的特点,试图以此引起人们关注口语常用句式的语法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汉语可能补语的语法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语法学者对普通话中表示可能的两种语言手段的可能义已经有所研究,但对方言中的可能补语所表示的可能义的研究还没有较系统的文章出现。文章通过对方言中可能补语的可能义的考察,发现方言中可能补语的可能义同样存在不同的类别,并尝试予以分为几个小类,以期对方言中的可能补语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对现代汉语补语进行语义范畴分析,同时得出现有补语分类存在的问题,然后对问题给予相关认知理论的解释与说明,最后提出补语研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得”字的语法化和“得”字补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得”字补语是汉语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种补语,学者们就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其内部构成复杂,至今歧见纷出。“得”字补语在现实中的复杂表现源于它所经历的语法化过程。“得”本为动词,后顺应汉语动补式的发展大趋势加缀在动词的后面,使其表义逐渐弱化,成为动词和补语之间的连接成分,表示可能和表示结果的“得”字补语是其“达成”语义的两个变体。  相似文献   

17.
对现代汉语北方方言中,可能补语的肯定式和否定式与普通话相比呈现出的不对称现象,从历时演变角度,即构成可能补语的标志“得”和“了”的语法化过程进行解释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得”、“了”的语法化程度的差异,致使在绝大部分北方方言中,可能补语的肯定式为{VC了},而不是普通话中可能补语的肯定式[V得C]。  相似文献   

18.
动结式中补语的语义歧指现象主要包括补语语义既可以指向施事也可以指向受事、补语语义既可以指向受事也可以指向工具、补语语义指向受事既可以表示结果的实现也可以表示结果的偏离等三种情况.动结式中补语语义歧指现象与动词的自主性等多方面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that从句的主题化和状语的附加位置等语言现象的研究,分析了英语中that从句充当补足成分时的结构,指出:充当补足成分的that从句中,标句词that的出现与否在结构上是两种不同的推导过程;"CP假设"并不能完全解释标句词that出现与否的问题;从语言结构推导的经济性来看,"CP假设"不等价于"IP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