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司马迁的<史记>为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开山之作,它横跨经史子集四部,沟通文史哲.<史记>文本昭示出三重意蕴一是"究天人之际"的宇宙观和哲学意蕴层;二是"通古今之变"、明成败兴坏之理的历史意蕴层;三是"成一家之言"而达于不朽的文学审美意蕴层.这三个层次结构内外交融,共同显示出皇皇<史记>"史蕴诗心"的文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兴均教授《汉字的构造及其文化意蕴》乃十年磨一剑而成之作,考证精审、严谨规范、合于认知科学理论与汉字研究之大势,明于字词之辨,为近年来汉字学研究之杰出者。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蕴是有区别的主题和意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主题是指作品总体的思想意义,意蕴是作品的各种意义和意味的总和;主题具有明确性、可言说性,意蕴有时具有不可言说性;主题更多地是指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旨,意蕴更多地是指读者从作品中领悟到的意义;主题有正副、主次之分,意蕴有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之分;主题具有时代性、阶级性,意蕴具有超时代性、超阶级性。  相似文献   

4.
萧红抒情小说因其意蕴丰厚、情感浓郁、体式特别而使人味之不尽,品之不完.笔者已从散文笔法、抒情诗魂、诗情画意几个方面作了论述,本文将从新颖别致的语言、多样的抒情风格、成因等方面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及第诗指以进士及第为题材的诗歌。唐人及第诗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士子应试中第后的言志抒情之作,一类为出自他人之手的及第贺赠之作。其丰富的情感内涵、惯用的意象组合、独特的文化意蕴显示了及第诗独特的审美价值,为了解唐代社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叙述密度与意象空间——《病相报告》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相报告》是一部吊诡之作 ,抒写了老年人的爱情。主人公的悲剧性爱情 ,悲剧性人生 ,充满了悖论。这是贾平凹的审美乌托邦 ,他企求美的拯救与救赎 ,这构成了小说意象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7.
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看,沈从文笔下的“水”意象具有深刻的女性象征意蕴、生命象征意蕴与道家智慧象征意蕴。沈从文借助“水”意象传达了湘西人的生命之“美”与生命之“忧”,接通了道家智慧,其深厚意蕴值得永远思索、回味。  相似文献   

8.
统一战线:国家治理意蕴的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政治的中国逻辑、当代中国国家建设的运行机制以及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等赋予统一战线以国家治理意蕴,使其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国家治理意蕴的实践特质体现的是一种共识之治、民主之治、制度之治。要在发挥统一战线现有平台优势中,在激发统一战线吸纳、整合和民主等功能中,在提高统一战线制度化水平中充分挖掘其国家治理意蕴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毛颖传》以其滑稽的俳谐手法特异于韩愈的古文创作,进入新时期,则侧重从阐释其寄托意蕴、艺术手法、小说因素、文体创新、韩愈俳谐文与传奇小说之关系、后世批评接受及其仿作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毛颖传》以其滑稽的俳谐手法特异于韩愈的古文创作,进入新时期,则侧重从阐释其寄托意蕴、艺术手法、小说因素、文体创新、韩愈俳谐文与传奇小说之关系、后世批评接受及其仿作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新诗艺术上的成败,与象征手法的运用有很大关系.新诗在继承中国传统诗歌象征手法的同时,嫁接了西方象征手法,并同化了西方象征手法,使新诗在艺术上得到发展.如果没有象征的继承、嫁接与同化,新诗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生命力,但是二者的同化还不够完善,还有待诗人们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是一种虚拟的承载着作家独特人生、审美理想的文学化的形象世界。因此 ,它不是一种真实的客观性存在 ,而是主观性叙事。它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文学形象世界的意域 ,成为具有意义和价值的象征化的符号世界。这个符号世界具有独特的语码、内存和符号化的表意体系 ,形成了一套符号语法体系并具有相应功能。同时 ,作为符号存在的“湘西世界”与作家的符号化思维、情感、意志具有复杂的同构体系 ,最终成为超越现实世界的文化存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俄语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论述,分析了颜色词在不同文化领域中的喻义,指出了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具有民族文化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维吾尔语和英语中最为常用的有象征意义的词按其类别进行比较,并以实例对其象征意义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15.
道家象征诗论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象罔"说贯穿着"虚实相生"的思想,精确地表明了中国象征诗论是一个通过提炼精当的"言",创造生动的"象",暗示深微的"意",从而构成的"言"、"象"、"意"隐秀相成、虚实相生的象征系统。它与"易象"说、"比德"说在旨趣和价值方面各有特色,对中国象征艺术超越简单的类比,向意象妙合无垠的方向发展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中,不同于以往主客二分的世界观,象征资本是在由“场域”和“惯习”构成的二重性世界里运作,这种运作具有表征性、隐蔽性和误识性。在高等教育场域中,象征资本被批量化生产,技术专家被赋予尊贵学术头衔的同时也享有了在科学领域内隐形的象征权力。中国科学场域存在的问题,使象征资本在运作和转化时,通过符号暴力机制,在资源分配和象征资本再生产过程中出现不正当收益。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派文学中,意识流小说艺术象征显示出独特的个性。人物心灵意识内容是意识流小说中构建象征体的主要生活材料,形成了多层次整体性象征基本模式,并在象征表现手法上凸现其独特的创造。这种艺术主要通过人物心理意识、心理物象、心理感觉印象、矛盾错位的心理意识以及物理时空意识内容等,同心理时空意识内容融汇去建构成象征关系。它所产生的美学特征是:象征意蕴的把握较为曲折;象征意蕴类型更为宽泛多样;象征的审美意蕴更为隐秘,更具有朦胧美;但哲理抽象性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8.
在无法进行静态初始化的环境下,讨论了一种适用于动态环境下解算相位整周模糊的方法。首先确定相位模糊的搜索空间,然后利用统计检验逐步缩小搜索范围直至得到唯一正确值,同时通过积累残差平方和的比较,可以避免由于偶然误差的影响而丢失正确值。模拟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闻一多诗歌中的象征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一多深受象征艺术思潮的影响,运用“自然景物社会化”、“比喻意象人格化”、“虚拟故事人生化”、“丑陋形象审美化”等多种象征笔法,创作了许多充满艺术活力的象征诗,使其诗艺世界呈现出鲜明的象征艺术倾向。  相似文献   

20.
奥特的位格“上帝”与老子的自然之“道”均展示的是世界的本原和奥秘,老子“自然”之本体论涵义与奥特的“位格化”的世界观位之本意是完全契合的;面对不可言说的“上帝”与“道”,奥特、老子均采取了“非连续的具象性”的象征性方法,从而展开其不可言说的言说;奥特指出了人与上帝相遇的根本方法是“象征言说”,其实,老子同样如此。对于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语言的诠释的方式,我们以前忽视的正是老子的语言的象征性。在奥特和老子看来,我们通过象征言说就可以与“上帝”或“道”相遇,就会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