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为帮助欧盟成员国完成<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欧盟设计了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这一机制从2005年运行到现在,尽管有些不足和缺陷,但各项数据和资料表明欧盟排放交易机制在推进碳减排,提高企业能效,促进清洁发展机制和联合履行机制项目的发展,繁荣全球碳市场,带动低碳技术和低碳金融产业在全球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欧盟排放交易机制也为各国探索建立排放交易机制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4.
陈淑芬 《国际论坛》2011,(2):21-26,79
作为国际碳交易的两种主要模式,欧盟排放权交易制度与清洁发展机制各有特色,在推动国际碳市场的统一化趋势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就其实践而言,前者更富有成效。处于不断创新变革中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制度在其前两个阶段的成功基础之上,已经开始了第三阶段的规划。而根据《京都议定书》建立的清洁发展机制尚处于第一阶段,受到了内部和外部的诸多挑战,尤其是来自欧盟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强劲冲击。后哥本哈根时代,必须以欧盟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发展为鉴,完善清洁发展机制的制度设计和运行实践,保持后京都机制的活力,进一步扩大全球碳减排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5.
欧盟排放交易机制是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它以欧盟成员国为交易市场,实现碳排放配额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排放交易机制的制定和执行体现了欧盟超国家、国家和次国家行为体三个不同层次的互动和博弈.欧盟超国家机构在排放交易机制的决策和执行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欧洲的妥协文化、减排压力和现实经济利益促使各成员国最终接受排放交易机制,次国家行为体积极参与并通过各自国家分配计划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自提出倡议以来,欧盟委员会和成员国在政治博弈中不断完善排放交易机制,有效地实现了碳排放的减少,为成员国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承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各国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中国有必要建立自己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本文通过对成熟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介绍和比较,再结合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分析所得的中国的国情,对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7.
排放权交易政策旨在通过污染物排放权的分配和交易来建立排污控制的市场体系。它的理论基础源于科斯从明晰产权的角度,为外部性问题内部化而提出的全新解决方法。排放权交易政策与传统的排污税政策相比,在环境容量管理、促进价格发现和不确定性条件下有更好的效果。以《京都议定书》为代表的排放权交易实践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我国亦在为融入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作积极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避险的合同安排,衍生品交易在人类历史上从未中断过,交易越复杂、交易结果越不确定,衍生品交易就越发达。由于衍生品交易极强的投机性,在人类历史上曾有很多国家将其视为赌博,在私法上拒绝承认其效力。20世纪初,人们认识到衍生品交易避险的积极意义,并试图在立法和私法判决中将有益的衍生品交易与纯粹的赌博合同加以区分,但并不成功。20世纪后期,资本主义文化对投机的宽容,经济学理论对投机功能的论证,使衍生品交易在道德上的可谴责性逐渐淡去,法院逐渐放弃了对衍生品交易的私法合法性审查。2008年金融危机后,尽管社会舆论和学界仍有对赌性十足的衍生品交易合法性的质疑,但大部分国家对衍生品交易的规范并未回归传统。  相似文献   

9.
欧盟将航空业纳入减排贸易体系的指令,不仅将冲击国际航空业,还挑战了现有的国际法规则。不少国家及其航空业协会声称反对欧盟的单方面措施。美国航空业协会已经开始了相应的法律诉讼,中国、印度等29国的航空业宣布抵制欧盟航空碳税计划。欧盟坚称其措施具有国际法上的正当性,是控制航空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合法措施。因此,有必要从国际法的角度,探讨欧盟航空减排贸易指令合法与否。通过对《京都议定书》,尤其是对第2条进行文本分析、历史分析和目的解释,结合共同而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分析可知,欧盟单方面针对国际航班征收碳税的措施不合法,也不适当。  相似文献   

10.
欧盟排放交易机制的立法进程对中国碳交易立法具有借鉴意义。中国可以借鉴欧盟渐进式的立法进路,并结合自身特点,通过试点模式,摸索建立大范围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的可行性。欧盟排放交易机制立法全面的智力支持体系对中国的启示是:应对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进行系统化的研究,综合分析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政策并保证各利益方的充分参与。  相似文献   

11.
2013年2月,欧盟通过暂停征收航空碳排放税的提案。航空碳排放税的征收问题存在诸多的争论。本文从欧盟暂停征收航空碳排放税的背景入手,分析了欧盟征收航空碳排放税的争议焦点所在,最后对欧盟暂停征收航空碳排放税进行了评析,并提出征收航空碳排放税是未来趋势的观点,希望在反对声中换一个视角来阐述征收航空碳排放税对于环境保护、技术革新和国际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排放权交易是在实行总量控制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明晰产权的方式将市场机制充分运用于环境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和实现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经济政策。鉴于排放权交易制度取得的巨大成效和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重的环境资源约束,探讨了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理论基础,并对我国碳强度减排目标约束下的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实施环境进行了深刻剖析,旨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国内外的减排压力提供新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介绍欧盟排放交易机制(EU ETS)的基本内容、原则和步骤,进而对英国国家审计署(NAO)关于英国实施EU ETS的审计报告作一简介.该报告总结了第1、2阶段英国实施EU ETS的概况,并提供了第3阶段执行方案的协商结果.NAO审计报告对我国开展节能减排审计的主要启示有:政府审计机关应在节能减排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强节能减排审计理论研究;借鉴国际节能减排审计经验;加快节能减排审计立法;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审计准则以及重视节能减排审计公告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全球变暖应对法案》是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典型代表,其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创立了世界上最广泛且最复杂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该法案的碳减排目标设定及其对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的碳排放总量、覆盖范围、碳配额抵消与存储机制、报告与履行程序、与其他排放权交易体系对接等问题的制度安排,对应对气候变化法律的构建与完善具有先锋榜样意义,同时也彰显出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地方措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欧盟航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评析及中国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月1日起欧盟通过征收航空碳税的形式将民用航空领域纳入其碳排放交易体系之中,这一做法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欧盟这一单边、强制性、未经其他国家同意的做法违反了规制气候变化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也违反了规制民用航空的《芝加哥公约》,不仅损害了国际气候谈判取得的成果,也侵犯了非欧盟国家的合法利益。面对其产生的国际影响,国际社会已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亦应当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基于价格控制的税收手段和基于总量控制的碳排放权交易手段是温室气体减排的两个经济手段。碳排放权交易手段的理论依据是资源稀缺性理论和产权交易理论。《京都议定书》的三个灵活减排机制推动了碳排放权交易。欧盟减排交易机制下的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规范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尽管碳排放权交易手段在控制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在运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研究也需拓展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7.
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交易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交易研究进展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水污染物排污许可证交易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水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目标的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框架体系,并对如何推进我国排污权交易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空机票超售行为的合法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票超售在民航售票实践中广为采用,但由于可能导致已购票旅客被原定航班拒载,实践中常引发投诉和纠纷.法律上关于超售的争论主要在于其是否具有合法性,航空公司单方面制定的超售规定能否对航空消费者构成约束.在中国立法对超售尚处空白的情况下,航空公司的超售规定只有上升为航空运输合同的内容,才具备合法性基础.结合中国法律对于格式条款订入合同的条件要求,建议中国航空公司在横平超售规则内容和履行提示义务方式上同时做出改进.  相似文献   

19.
王文革《关于我国碳税制度设计的关键问题》一文探讨了碳税制度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而设计了碳税制度的具体内容.颜士鹏《欧盟航空碳税之合法性质疑及中国的法律应对》一文对欧盟航空碳税性质进行解读,质疑其合法性,并提出中国应对欧盟航空碳税的法律路径.陈红敏《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博弈看中国的碳税发展前景》一文从缓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碳减排压力、为参与绿色经济时代世界规则的重新制定积累制度经验、中国税制的绿色化改革的需求以及发展方式转型的需求等角度分析了中国开征碳税的必然性,并通过对发达国家碳税发展经验的梳理,对中国未来碳税的开征提出了几点建议.邹敏、张璐《论中国碳税制度的建立》一文提出中国已经初步具备开征碳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应加强对碳税开征时间、税率标准与征税对象的确定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等问题的研究,为中国碳税制度的逐步确立与完善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根据总量控制的方式不同,碳排放权交易可以分为总量控制型交易与“基线和信用型”交易.依据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所涵盖的部门范围或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主体的范围,可以分为上游排放权交易和下游排放权交易.现阶段,我国应当采取下游的基线和信用型交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