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哈姆雷特》是威廉·莎士比亚的代表作 ,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作。本文在对莎士比亚以及他的作品《哈姆雷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简要论述了《哈姆雷特》作品中超自然与人文主义思想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哈姆雷特》之所以成为人类文学史上永恒的经典,正是由于这部作品具备了超越时空的魅力。其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其社会思潮的代表性和悲剧特色使得这一老的文学题材具备了超越时空的魅力;其次,剧本中所塑造的哈姆雷特这一艺术形象实现了从为父报仇到为国除害,从思索到行动两大超越,使得哈姆雷特成了人文主义思想与人性讨论的焦点,透过哈姆雷特人们敢于去正视人性,敢于抨击和反抗恶势力;另外,《哈姆雷特》还集中反映了莎士比亚后期世界观的成熟与超越,正是莎士比亚认识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社会的矛盾冲突,才孕育了哈姆雷特这一反抗者的艺术形象,可以说哈姆雷特就是莎士比亚自身的写照,哈姆雷特自身的超越就是莎士比亚世界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从保罗·德曼的修辞性阅读理论出发,将《哈姆雷特》中的"复仇请求"视作文本,以鬼魂为发出者,以哈姆雷特为接受者,认为文本发出者/鬼魂的"中心隐喻性"解构了复仇的目的;文本的"自我解构性"导致了文本的不可阅读性;文本接受者/哈姆雷特的"意识形态性"解构了复仇的意义。《哈姆雷特》展示了人类生存的语言学困境。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莎士比亚研究流派中,马克思主义莎评作为一种唯物主义的批评流派,曾对当代莎士比亚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莎评强调艺术对现实的反映,注重意识形态批评,是一种具有强烈道德诉求的政治批评。这种批评包含着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莎士比亚以及其作品<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思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哈姆雷特>"疯境"中体现出来的人文主义思想进行了研究和综述,从中回答了什么是人文主义以及人文主义的精髓是什么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俗世威尔——莎士比亚新传》将自我塑造理论运用到传记写作中,以自我塑造理论为线索,聚合各种材料,发掘莎士比亚的内心世界。研究认为,格林布拉特通过聚焦创作圈子和整个社会的权威与他者,在两者的互动中,阐释了自我塑造的获得方式;格氏通过探讨莎士比亚对权威的态度,在自我与社会文化力量的互动中,揭示了其自我塑造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格氏从偷猎事件入手,论述了莎士比亚的自我塑造策略。这样,格林布拉特就揭示了莎士比亚"自我塑造"的复杂运作过程,书写了人物心灵的历史,创新了传记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论意识形态的自组织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意识形态的自组织性指的是意识形态在经济基础决定作用下的自我生成、自我规定、自我构造及自我发展。意识形态的自组织性具体表现为能动性、意向性、超越性、认知性、不平衡性、既与性。建构意识形态的自组织性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斯洛通过研究成功人士的心理和人格等特质,提出了自我实现理论。自我实现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自我需要和自我超越常常被混淆或者对立而论。本文通过对自我需要与自我超越概念的梳理,分析了两个概念之间的必然冲突;并依据人是自然、社会和文化属性的聚集体的基本预设,推演出:在遵从人性和意识的自然法则,并与自然、社会和文化等自然原则达到一致时,自我需要与自我超越两个概念之间的冲突可能避免,并实现统一。也只有这样,人性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的内在和外在属性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环境适应的自我救济对大学新生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和持久的方法论意义。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心理准备、个性差异、文化差异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大学新生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了空虚、迷茫、失落、自卑、人际淡漠等多种心理矛盾和冲突。在分析了大学新生存在的心理冲突和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应对与自我救济是大学新生适应环境的主要路径,给出了大学新生自我应对环境适应的方法与自我救济策略。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的自组织性指的是意识形态在经济基础决定作用下的自我生成、自我规定、自我构造及自我发展.其自组织的特性表现为:意识形态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主体总是带着自己的意向去反映社会现实;意识形态具有反映人类共同利益的一般性的一面;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认知价值;意识形态选择性地继承以往思想资料;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平衡性.建构意识形态的自组织性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以来,由于同样面临被日本侵略的历史命运,中朝两国逐渐加深彼此的交流。中国人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并深化了对朝鲜人的体验。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方法,综合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两条思路,对巴金笔下的朝鲜人形象进行研究,以期获得作为中国的"自我"对作为朝鲜的"他者"的社会集体想象物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这是党指导思想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党的指导思想的发展变化有其内在规律。高度重视指导思想在党的全部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领导核心具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并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 ,是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把握这一规律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办学理念的内涵 ,界定办学理念的作用 ,提出了大学校长必须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的基本观点。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对形成一所大学的办学模式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好的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应该包括六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末“意识形态终结论”、“马克思主义终结论”叫嚣的西方学术界,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意识形态”概念中注入了阶级关系、权力结构以及话语理论等内涵,强调意识形态的政治属性,发展了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特征的文学的意识形态生产理论,用生产的观念连接了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复杂关系,有力证明了基础/上层建筑理论的正确性。他批判了后现代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怀疑,有力阐明了意识形态理论是人类解放工程的一部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后现代社会的现实有效性,从而终结了“意识形态终结论”,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西方美学思想与自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引起了两种不同的自我观:西方人的"独立型自我"与中国人的"互倚型自我"。前者的主要特征是理性、自由和个体性,后者的主要特征是依赖他人。从西方的观点来看,审美兴趣乃是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本文对西方美学史作为独立型自我的发展过程,做了较详细的描述和评论。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吸取西方美学思想之精华,亦即对独立型自我的尊重,以充实我们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形势的需要,还是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和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问题,是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突出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我们要深入了解当代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关系的争论及其实质,以马克思关于二者关系的论述为指导,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建立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必要张力。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这一复杂问题研究的系统化。加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有利于科学地、系统地理解和把握意识形态的本质、特点及功能,为有效地批判虚假意识形态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认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同时,加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也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探索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具有独特作用,是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的深层内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化了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攻势,导致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和社会价值共识的缺失,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凸显。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和价值导向作用,促进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体系的良性运行,将构筑起一道意识形态安全屏障,有效确保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学长期缺乏理论想像力,不仅理性能力不足、超越性与创造性匮乏、视野狭窄、诠释力很弱,而且还感染着“抽象与僵化”的痼疾。启蒙时期的新闻学由于太过专注于报纸的政治实用价值,没能使新闻学真正通达于现代政治学的想像空间。辛亥革命后,单一的经验描述、单向的理论与观念流向、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又遏制了新闻学的想象空间。20世纪40年代后,以政治观点代替“格物致知”、以意识形态简化理论思考泛化到整个新闻理论研究之后,又使新闻学失去了理性与超越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