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皖北旅游区旅游合作是安徽省的一项重要区域发展战略。淮北旅游业是皖北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把握皖北旅游区旅游资源区域特征、旅游经济区域特征、旅游企业区域特征、城市综合竞争力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淮北旅游业在皖北旅游区的比较优势、劣势,指出淮北应采取精品战略、错位战略、区域合作战略等积极参与皖北旅游区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2.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以陕西省11个地市为单位,以2003年8月—2009年9月完成的全省旅游资源普查所确定的全省所有9972个旅游资源单体为对象,分别对各地市旅游资源的数量(包括丰度和密度)、组合状况和整体优势度进行综合评价及各地市间的横向比较,结果表明,关中旅游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最为明显,旅游区旅游资源平均品质最高,且旅游区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最为集中,分布较均衡;陕北旅游区次之,旅游资源优势度和品质有上升趋势;陕南旅游区最低,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进而对下一阶段的规划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并具品味的"大岳麓山旅游区"是个创新性概念,它源自长沙市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和未来建设成国际大都市的呼唤。在分析大岳麓山旅游区旅游环境特征后,认为对特定区域的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应从旅游资源单体和旅游资源区两个视角展开,通过调查问卷法、德尔菲技术等分析方法的采用,得知大岳麓山旅游区旅游资源单体品位高、优质资源比重大、文化底蕴深厚、特品级资源集中程度高以及旅游资源区等级序列为金字塔型、资源单体密集度大、自然和人文资源有机融合、拓展空间潜力大等特点。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是开展区域旅游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在理论上能丰富旅游资源评价视角与方法体系,实践中能为本区建设为5A级景区和"两型"旅游示范区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民族人文资源相当丰富,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为发展临夏州旅游资源,临夏州委托有关部门制定出了旅游业开发的总体规划,内容包括一个中心即建立临夏旅游接待中心和三大旅游区,即开辟北部黄河风情旅游区、中部民俗旅游区、南部古生物生态旅游区以及十个旅游分区,构建主打品牌体系、品牌支撑体系、旅游精品体系的品牌战略,由此形成支柱产业,把临夏建设成为西北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旅游大州。  相似文献   

5.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研究——以秦皇岛三大景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旅游资源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该模型对影响旅游资源价值的诸因素进行了综合评判,并通过实证分析对秦皇岛市北戴河旅游区、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旅游区及天下第一关旅游区进行了旅游资源优先度的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非显优区是近几年在旅游开发浪潮中涌现出来的一类新型旅游区 ,这类区域如何界定 ?有何特点 ?目前尚无定论。本文从分析旅游资源这一基础概念入手 ,提出旅游资源非显优区指的是这样的区域 :在现阶段经济技术条件下 ,区域旅游业开发存在若干制约因素 ,但经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 ,制约因素得以消除 ,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不断释放 ,使该地区成为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旅游区。符合上述动态过程的地区称为旅游资源非显优区。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旅游产业的区域性协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区域旅游合作,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存在一些误区。笔者认为,构建大旅游区是通过凸显区域旅游资源的共性特征来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活动区间布局的大手笔,并以此来整合旅游企业的生产链,促进和引导微观企业市场活动的"自组织性"。本文还对构建大旅游区的方法模式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旅游资源群是区域旅游资源的大尺度空间集合,以海西国家3A以上景区为对象,通过对海西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的系统研究,从聚集度、规模度和优越度三个维度计算20个城市的旅游开发潜力值。研究结果表明:开发潜力最大的是三明市,其次是南平市,而抚州市和潮州市开发潜力最小;影响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的因素除本身资源禀赋外,主要受交通条件、游客出游理念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应积极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和发展特色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9.
鄂湘赣皖4省属于国家"十一五"旅游规划中的"长江中游旅游区,"4省山水相依、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具有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良好条件。从旅游资源赋存的地理环境出发,对4省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既而从旅游城市、旅游区划和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建设3个方面提出区域旅游空间布局构想。  相似文献   

10.
区域旅游与镇江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区域合作对发展区域旅游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宁镇扬具有构建旅游区的地缘、人缘、交通、资源和经济等方面优势。镇江市发展旅游业应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合理规划 ,发展生态旅游 ,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 ,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旅游生态化与生态旅游建设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旅游生态化是一种新的旅游理念,是当代旅游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生态旅游是适应人们生态价值观的转变,满足大众旅游需求的变化,谋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具有生态性、责任性、和谐性、可持续性和整体性等特点。生态旅游建设包括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和审美生态四个层面,体现了生态旅游建设的生态复合性特点。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要在规划、认证、管理、法规和教育等方面进行建设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一种新的旅游模式,是指在游客旅游过程中推行以降低碳排放量为目的的旅游。低碳旅游是一种节能旅游,也是一种教育旅游。建立河东低碳旅游规划必须在旅游理念、旅游设施、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体验、旅游消费等途径或方式上入手。  相似文献   

13.
人类旅游需求多样性及其演进趋势,使得黑色旅游在中国同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从红色旅游与黑色旅游的内涵出发,分析二者的共同点与差异性,并结合国内红色旅游与黑色旅游的研究发展现状,在深化红色旅游认识的同时引起人们对黑色旅游的关注和研究。以使人们加深对它的认识,从而使学术研究在相当程度上指引旅游实践,根据旅游市场需求设计出适销对路的黑色旅游产品,充分发挥其对人们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树立大旅游意识 发展合肥旅游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一步发展合肥市旅游业 ,应真正建立“大旅游”意识与思路 ,结合自己既是一座古城 ,又是一座工业城、科技城、园林城的特点与优势 ,以人文景观为中心 ,突出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色彩 ,通过建设和宣传 ,推出名牌精品 ,提高知度 ;强化新型旅游景点建设 ,造就具有满足游、吃、住、行、购多种需求的多种功能的现代旅游区 ;依托城市 ,幅射周边 ,形成景点网络 ,构筑合肥大旅游的天然风景环境 ,使合肥建成具有广泛吸引力的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5.
"创意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概念、新模式。创意旅游包括以文化为本位、以创意元素为基础、以创意互动为核心三大特征。创意旅游可以从实现资源转化、结构优化和价值提升三方面来促进区域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从"产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几个方面提出的针对特定地区的发展创意旅游的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北部湾城市旅游圈内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海丝文化"近年来受到了高度重视。在邮轮旅游发展的背景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以海丝文化为核心、以邮轮旅游为形式、以消费市场为导向来进行北部湾城市旅游圈的资源整合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进行资源整合过程中,也要处理好圈内各个城市的竞合关系,并从提升文化内涵、品牌建设、整合营销等方面保障资源整合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旅游是人们重要的精神需求之一,宗教旅游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宁静而肃穆的宗教建筑环境有助于人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宗教建筑中体现的宗教教义促使人们思考人生;深邃的宗教审美文化陶冶游客的心性,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在宗教旅游中所得到的精神享受,即"思"的享受。"思"是整个旅游活动中重要的精神食粮,为旅游活动层次的提升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因此,"思"应被列为旅游的第七要素,宗教旅游是"思"的完美诠释。  相似文献   

18.
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关系的探讨,进一步深入研究了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动因及对策,并以山东省会济南市为例,探讨了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对策.这对丰富人文旅游的内涵,提高旅游文化产业的附加利益,实现人文旅游及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绿色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高级形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绿色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高级形态。其一在主题内容方面 ,生态旅游不能只局限与人与自然的和谐 ,还必须上升到人与人、人自身的三大和谐。其二 ,在旅游资源的应用方面 ,生态旅游不仅应亲近自然、保护自然 ,还应使旅游资源得到合理使用 ,让自然风光、人工景点达到真化、善化、美化 ,使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旅游学报》、《旅游科学》和《旅游论坛》是我国旅游研究三大主流期刊。基于5年来这三种期刊关于旅游研究进展,对载文数量的时间分布、载文作者的地域分布、论文作者单位、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作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旅游研究问题和方法及接待业的研究是三种期刊研究最多的内容,《旅游论坛》偏重于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旅游学刊》更注重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三种期刊均是定性研究方法所占比例最大,其他方法的运用较少;《旅游学刊》载文作者所处地域在经济发达地区占绝大部分,《旅游科学》和《旅游论坛》载文作者所属地域分布最多的分别是上海和广西,体现了服务地方的特点;三种期刊载文作者单位最多的都是高等院校及其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