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文章采用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采集数据,了解农村电视信息服务需求、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探究电视文化传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供第一手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最需求的信息是新技术类信息,但电视传播农业新技术的效果欠佳;而通过电视媒介传播“文化信息”对农民的观念改变、乡风文明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提出电视虽是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可电视不是万能的,应正视电视传播信息的功能;电视的单向信息服务模式不能满足农民的科技信息需求。建议利用电视媒介自身的传播优势,充分发挥电视文化信息传播的职能作用;提高电视媒体采编人员的乡村传播素质,重视农村电视节目议程设置,不同级别的电视部门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民所需,提供贴近性科技信息;同时,增加对农节目的播出时数,重视农民受众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农节目的参与性等。  相似文献   

2.
差异化营销是西藏乡村旅游产品不断高级化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更好满足西藏乡村旅游者的需求,有利于提高西藏乡村旅游经营者的收益,也有利于西藏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西藏乡村旅游的差异化营销,应重点做好三个工作,即深入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禀赋和顾客群差异;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地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打造独特而响亮的品牌。  相似文献   

3.
电视在我国农村日益普及,对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石首市五马口村进行了专题调查和分析,认为电视传媒对乡村农民的闲暇生活产生了主导性的影响,对乡村农民的消费行为也起了一定的参考作用.同时,作为传播先进思想和理念、宣传科学知识的电视传媒,对乡村社会的风俗习惯变迁也发挥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对乡村基层治理提出了新要求,迫切需要加强相关研究。为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可视化研究方法,通过多领域比较分析,发现乡村基层治理近几年受学界关注度有所增强,但是成果质量有待提升;作者与机构之间合作、交流少;共被引分析显示,研究基础力量、传播载体、基础文献影响力不够强。关键词聚类特征较为明显,分析关键词共现和时间分布,展现了研究热点和关注点的演变脉络;对聚类文献内容分析,较为清晰地展现了乡村基层治理研究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以及对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的关注。乡村振兴的提出进一步激活乡村治理领域的活力,乡村治理成为迫切需要攻克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贵州黔东南西江苗寨、肇兴侗寨的问卷调查和较为深入的访谈,从村民的电视媒体选择、电视与传统文化的变革及重建等方面入手,探讨了电视媒体在植入乡村的过程中对贵州少数民族乡村传统文化维系的影响,认为电视的普及强化了村民对现代文明的接受能力,传统文化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不断变革与重建,形成有机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电视与话语权力、电视与媒介经济、电视与受众以及日常生活四个方面分析和解读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电视文化研究,认为我国的电视文化研究应当关注话语权弱势群体的媒体行为,分析媒体消费观背后的社会机制,探讨不同背景受众与媒体的互动以及深入研究以电视为载体的城市文化对乡村传统日常生活的渗透,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对消费社会、现代化进程的理解,与传播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互补和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了解了永安市八一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当代乡村旅游发展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八一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思路:明确发展总体思路与布局;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策略;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开辟专题主题旅游;区域旅游线路整合策略;明确发展乡村旅游的形象定位;多样化的旅游营销方式;建立八一村发展乡村旅游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现代国家权力合法性确立、权力行使离不开大众传播。目前,我国乡村大众传播生态是不平衡的,真正的大众媒体是电视。与电视相比,印刷类媒体在乡村的影响要小得多。这种不平衡性的大众传媒生态对政府的乡村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与政治多个层面。要想应对这种由于传播生态变迁而带来的挑战,政府的乡村治理政策理应做出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新媒体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对带动农民了解本地资讯、推动农业技术创新扩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时代发展极具影响。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媒体人才培养与引进的积极意义,并较全面地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新媒体人才建设和培养存在的问题,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媒体人才建设与培养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电视媒体在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是当前农村文化设施不健全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媒介选择。依托电视媒体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做到秉持"以受众为本"的理念创新农村影视文化宣传,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发掘电视媒体的教育功能,增强农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和信服度;提升电视媒体工作人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乡村传播能力,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对四川省两所农村小学儿童电视收视状况的调查报告。经调查我们发现,在收视环境上,农村儿童一个人看电视的情况较多;收视时间多在1~3小时之间,且对电视的依赖程度与年级的增长呈正相关;多数家长对农村儿童的收视状况积极干涉,控制着节目选择的权力;在收视习惯上农村儿童看电视的专注度较高;在收视兴趣方面偏爱动画片、影视剧和娱乐综艺节目,且对不同类型的电视剧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收视心理上则以放松压力为首要目的,次为学习知识,对节目内容有显著的辨识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数字电视发展前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电视是一个信息化系统工程,它是继黑白电视和彩色电视之后的第三代电视系统,代表了电视技术的最高水平。我国是电视系统产品生产和使用的大国,政府很早就重视和支持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当前我国数字电视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目前已经制定了数字电视实施计划时间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着重就电视媒体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的缺失与对策进行了一番梳理与探讨,并提出当前电视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有必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强化公共服务意识,主动服务“三农”建设需要 强化受众研究,从节目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满足农村受众需求,增强媒体公信力 关注农村文化建设,夯实扩大受众基础。国家有必要以构建电视对农公共服务长效机制为抓手,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发挥电视媒体在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1958 年北京电视台开播,我国电视新闻正式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57 年的时间。在这57 年的时间中,中国的电视 新闻事业得到了跨越性的发展。从最初的黑白电视到彩色画面;从只能节目录播到全程直播;从只有几个单独的电视台到现 在的电视新闻传输的全覆盖。尤其是90 年代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兴的数字技术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人们对于新闻节目的制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却良莠不齐,所以如何吸收借鉴各行各业的优秀精华, 不断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带给观众美的享受,则是新闻工作者的不懈追求。而文艺学美学方法论中的诸多内容,都对电 视新闻节目的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当今乡村电视剧可观的收视率,不仅强化了观众对民间音乐的认同,也对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民间音乐具有地域空间与文化空间的符号特性,使得这种民间文化资源具有能为电视剧主题服务的价值。许多民间音乐经过电视作曲者的艺术处理,已走出文化自闭的表现形式,并使其具有普适性价值的意义与内涵。推出富有乡村地方色彩的民间音乐文化,不仅可以使民间音乐焕发生机与活力,随着电视剧的传播也能带动一个区域的文化与经济繁荣,这是一种传播学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电视包装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在美感享受中了解电视产品,但是随着电视行业的飞速发展,单一的电视包装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而借助包装进行电视品牌的营销,已经成为电视行业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影视制作技术的发展,影视剧越来越适合表现科幻题材。从主题上来看,科幻题材影视剧具有很大的超越性,在各种科幻题材影视剧中,对科技与人类的关系有着深层次的表现。但是长期以来,科幻影视作品内部亚类型的划分更多的是依据科幻影视的外部表现形式来进行的。如果从人类情感的发展出发,对科幻影视剧进行归类,就可以看出科幻题材影视剧所体现出来的人类情感线索:从对梦想的自信到怀疑,再到宗教的救赎。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电视媒介产业全球化和本土化发展过程中,电视节目模式化已经成一个重要的新动向,节目模式销售已经成为全球娱乐业的领军产业。文章以国内真人秀类电视节目模式为例,研究电视节目模式本土化的原因,分析电视节目模式本土化重构中的策略,最后从电视节目模式的本土化趋势看中国电视媒介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电视文化伴随着电视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形成.中国的电视文化研究则伴随着中国电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电视文化理念、电视文化形态、电视文化环境等研究视野的拓宽.中国电视文化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文章旨在从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电视文化研究状况来审视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从而更清晰地了解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