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瑞鑫 《学术论坛》2007,30(7):103-105
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调控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而且越来越密切.股票市场的发展深刻影响着货币的供给需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而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变化、利率变化等调控手段也在影响着股票市场.在我国股市深刻变化的今天,对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调控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层次分析决策理论,把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最终目标视为一个系统,对比考察了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央行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大小,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存贷款基准利率、公开市场业务,再次是间接信用控制工具、直接信用管制手段.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货币政策工具应如何搭配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与货币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信用创造的角度,现有互联网金融体系已能够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通过拉长信用链条和多次证券化实现倍数化信用创造,从而给现有的货币政策调控带来新的挑战:①狭义的货币供应量无法体现互联网金融创新产生的广义信用,央行需要重新审视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②存款准备金率、信贷总额控制等货币政策工具效力减弱,未来的调控手段更依赖利率调控;③互联网金融体系增强了社会信用扩张的内生性,其信用创造的相关指标可以作为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4.
资产价格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股票价格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冲击主要表现在:资产价格波动影响货币需求;资产价格波动影响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渠道的影响;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冲击.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将控制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在实践上是不可取的.现阶段央行应关注总体物价水平的稳定,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应对通货膨胀的蔓延趋势,没有必要为了调控以股市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波动而运用过分紧缩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政策的总称。1998年,我国中央银行为实现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主要政策工具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利率,对商业银行贷款、企业债券和股票实行总量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由于货币供应量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宏观层面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热点.从长期与短期角度,分别选取四个时间段进行重点考察,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市存在长期流动性效应,股价与货币供应量变动有正的相关关系;短期流动性效应受制度性因素等影响表现比较复杂.进一步选择可反映流动性的外汇储备、储蓄存款和存款准备金率指标与我国股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短期看,我国股市受这些变量影响,存在流动性效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的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和外生性的实证分析发现,货币需求是影响我国货币供给过快增长的主要因素.外汇占款、固定资产投资、银行信贷和消费需求是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国应基于货币需求来实施货币政策调控措施,以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效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估计并比较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给央行带来的成本,发现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成本存在显著差异.提高存款利率和发行央行票据都会降低央行利润,给央行带来成本,尤其当考虑汇率变化时,利率的成本尤为突出.相比之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成本较小,对央行利润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分析近年来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实际选择,我们发现央行在选择货币政策工具时会考虑到票据与美国国债的利差,这可能与成本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和资本市场自身发展共同推动成长的新兴市场,股票、债券资产价格的上涨及波动除了受到宏观经济及各项制度变革的基础性因素影响以外,还受到以货币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和政府针对资本市场自身发展政策调控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GARCH均值方程模型和BEKK波动相关模型,透过数据分别考察了中国的股票与债券市场.分析认为,要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央行的货币政策应关注股票资产价格水平,但不需要时时盯住股票资产价格波动;央行的货币政策同样应关注债券资产价格水平,也不需要盯住债券资产价格的波动.央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直接调控我国的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10.
我国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股市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股票市场已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现实可行且日益重要的渠道.我国应当从完善股票市场、宏观环境和货币政策等三个方面来提高我国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相似文献   

11.
货币政策名义锚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目标制逐渐取代汇率锚和货币供应量目标成为许多国家保持长期价格稳定的一种货币政策框架.鉴于我国维持汇率锚的成本不断增加,同时金融创新和金融管制的放松模糊了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界限,且货币乘数不再稳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可观测性和可控性降低,货币供应量目标也不再适合我国;因而,通货膨胀目标成为我国货币政策名义锚可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当前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主要是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人民币升值等"控"货币供给的政策。然而,频繁使用这些政策,抑制通胀效果不明显,却出现了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为有效地治理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需要"控""疏"结合的宏观经济政策:一是人民币双向浮动,引导外汇流出,减少货币供给,抑制通货膨胀。二是疏导国内资金流向资本市场,恢复和发展中国股票市场,增加货币需求,减少货币供求差距,抑制通货膨胀。三是将目前的外汇"奖入限出"政策改变为"限入奖出"政策,包括对个人携带外汇、企业借入的境外贷款和外商直接投资等进入中国的外汇收取入境费,费率应高于人民币升值率加上国内国外利率差之和。四是将出口退税改为国内居民外汇储蓄补贴,藏汇于民。五是将汽车和家电企业的财政补贴改为给全国户籍人口每人发放3000-5000元的消费券,在改善民生的同时,增加货币需求,抑制通胀。六是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1万元/月/人,以扩大消费,增加货币需求,遏制通胀。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08~2017年共38期季度数据,通过货币供应量M2、货币市场利率R、国民收入GDP、物价水平CPI、投资K、消费CO之间构造VAR模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有效性,得出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存在一定的梗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国有企业与金融改革、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建议,以构建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出现的通货紧缩现象的分析 ,可以看到中央银行所采取的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其执行状况。经济的不景气不是由于货币供应量不足而是在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不畅。我们应找出传导机制不畅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建立“负所得税”制与开发西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负所得税”制与我国经济调控目标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从1997年开始告别了长期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短缺经济时期。供给增加,主要产品供大于求,零售商品价值连续20多个月下降,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出口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储蓄长期居高不下,市场处于低迷状态。为启动消费,刺激需求,拉动市场,中央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体措施是增发国债,增大货币供应量。在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其他措施,但是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明显地表现出政策作用的效力衰减。宏观经济政策作用效力衰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货币供给扰动与股票市场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供给扰动(money supply surprise)指公众没有预期到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货币供给的意外变动将影响股票市场,因而股票市场是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分析了货币供给扰动对上海股票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供给扰动对上海股票市场的影响不大,而且还存在时滞。在不同层次的货币中,M1的扰动对市场的影响最为显著。但是,与传统理论的预测不同,M1的增加对股票市场有负面影响。这表明,股票市场还无法充当中国货币政策一个有效的传导渠道。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有效性不足的情况下,股票市场的波动幅度和风险程度往往较高,不仅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也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对股票市场进行适度的调控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货币政策的完善意义重大。从我国已有调控的即期统计特征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调控的效果不仅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而且多次出现调控失效的现象。通过对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调控两类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和股市波动的关联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从总体来看货币政策调控对股票市场能够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但存在有显著的时滞效应,其主要原因是两种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不同,可以考虑通过完善的货币政策工具设置实现对股票市场调控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流动性过剩下的央行货币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在我国经济中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局面,其影响开始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引起了货币当局的高度重视.治理流动性过剩成为央行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密集货币政策的不断出台显示了央行收紧流动性的决心,同时也预示了央行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走向.不断的综合运用准备金、利率以及汇率等货币工具来治理流动性的过剩,将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9.
耿嘉川 《东岳论丛》2001,22(6):47-48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主要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梗阻。其解决必须与财政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消费政策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消除通货紧缩。目前应从两方面入手 :1 央行应配合财政政策 ,继续实行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 ,保证货币量的适度增加 ;2 加紧推进各项金融改革 ,改善货币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20.
2003—2006年间,由于我国均保持了较高的超额货币供给水平,致使金融体系积聚了过多的流动性。且在此期间我国货币容纳弹性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形成了较大的经济过热压力。今后两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将继续呈现上升态势,而货币容纳弹性将下降。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当局必须以控制广义货币供应量和超额货币供给水平、吸收金融体系积聚的过多流动性作为今后两年内货币政策操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