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江永女书及其女性文化色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女书在湖南江永县及其毗邻地区的出现和发展是当地独特的女性文化背景孕育的结果,同时它们也体现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女性文化色彩.要对女书进行有效地保护,首先就应当注意保护当地独特的女性文化.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发展轨迹,以对女性生存状况和生命经验的书写,赢得了文坛的"半壁江山",成为无法忽略的"亮点"和"热点".诸多文本在对女性意识探寻、表达的过程中,释放着女性解放的能量.不容忽视的是,这种释放的表达,也存在着一定的瑕疵与缺憾.追问女性意识表达的趋势,探究女性文学的得失,对女性文学创作乃至女性真正的解放,有着本质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两位相隔半个世纪的东北女作家的合作情况,展现了女性作家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创作风貌.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探索了二十世纪女性文学创作史上的延伸与对照.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日本女性传统角色在当代社会的价值认同变化过程,以日剧<冷暖人间>中女性形象群为研究文本,从女性争取自主性和话语权的视角思考参与社会工作、回归家庭对女性自我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的意义.提出东方女性可通过行动提升其话语权来争取自主性发展,从而获取新的主体认同空间,彰显女性在构建和谐家庭和社会中独特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何处是归程--重读丁玲的"革命加恋爱"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玲的"革命加恋爱"小说是契合左翼文坛主流话语的革命文学,但与男性写作者相比,仍然透射着女性的独特观察与体验.文章采取文本细读的方式,探察丁玲对女性身体和意识的体验以及对女性与政治关系的思考,追问中国女性主体生成过程中所遭遇的内外双重制约与阻抑.  相似文献   

6.
改善女性科学弱势的策略之一是培养女性科学兴趣,这一策略的实施,需要科学教育的参与.科学教育必须突破有关男女两性认知方式的传统认知,正面、客观地认识女性的认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予以全纳.相关研究已经发现,女性拥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其中,理想的认知方式是联结建构型认知方式.因此,科学教育全纳女性认知方式,就是采取相应举措,引导女性认知方式向联结建构型认知方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察变态心理在女性创作中的表现,发现无论弑父、自恋还是同性恋都表现了女性对男性的失望和抗拒.由于女性作家历史上就没有自由书写的权利,当她们用文学来反观自身时,更容易通过变态心理的揭示,对压抑女性的男性中心话语方式予以反抗,因而,女性创作中充斥着大量恋父-弑父情结、自恋-同性之恋等深层心理经验,形成独特的潜意识的书写模式,这为研究者观察女性文本、触摸女性思维提供了独特视觉.  相似文献   

8.
铁凝是新时期以来一直保持着旺盛创作力的女作家,也是一位有着自觉女性意识的作家.她的小说以独特的方式书写女性,呈现出在历史和现实情境中,在男权意志操纵下女性的真实生命本相和生存图景.这些小说里的女性所遭遇的悲剧,不仅来源于畸形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动乱,更来源于男权社会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对她们的戕害.同时,铁凝对两性关系的悲剧性书写,显现出当下女性生活的真实情境,而这种对爱情神话的颠覆无疑构成了对宏大叙事、男性权威话语的冲击和消解.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以简·奥斯汀为首的英国女作家群为建立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传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们专注于书写女性独特的感觉和经验世界,表达她们的意志和愿望,作品中彰显出渐次成熟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的女性小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和变化,形成了独特的价值取向与美学尺度.女性小说的内涵,是女性作家困惑与彷徨的心路历程的外化,是女性意识的复苏和对传统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作为美国著名的文体学家,波特在创作中尝试各种写作技巧。她巧妙地将隐喻思维融入文本创作,无论作品的标题、主题意义还是文体模式中都体现了波特的隐喻性思维。波特将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和语篇策略来构件文本,从而使她的作品内涵深刻,文体特征出色。  相似文献   

12.
在海峡两岸女作家的笔下,女性情人形象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痴情女子,深陷感情的漩涡难以自拔;二是欲望女人,或为释放性欲而放纵自己,或因金钱、权势而出卖青春和肉体。此外,还有一类事业有成的女性,仅仅为了弥补感情的寂寞空虚而不得不去做情人。尽管这些女性性格各异、境遇有别,但是大多数都是依附于男性,缺乏独立意识。在她们身上,既反映了女性精神成长历程的曲折性和艰难性,也展现了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3.
凯瑟琳·安妮·波特以其作品的精雕细琢而受到读者的推崇。文章选取她的短篇小说《绳》 ,从自由间接引语、修辞手法以及开放性结尾来讨论她的写作技巧 ,分析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池莉作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风潮的代表作家,其众多作品都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特别关注和思考。在十几年的小说创作中,随着作家个人经验和阅历的丰富,这种关注和思考经历了懵懂、觉醒、自觉、和解四个时期,最终形成了池莉独特的女性意识。试图通过对池莉在十几年的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的演变,来探究她对女性角色定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女性主题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曼斯菲尔德把她短暂的一生都献给了很少受英国作家重视的短篇小说创作,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用手中的笔,融进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描写了她的同类在闯世界的奋斗中所遭遇的坎坷磨难,刻画了广大女性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所迫下产生的孤独感、幻灭感、恐惧感和她们的叛逆和反抗性,道出了她们深沉的思考和无声的叹息,表达了对她们遭遇的无限同情和愤慨之情。  相似文献   

16.
孙惠芳是一位守望乡土的女性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她依据女性切身的生命体验,建构出一个以荡妇为基本特征的乡村女性世界。概括为三类人物系列:一是在越轨的行为中,蕴含着对精神境界的向往与提升;二是在情欲的驱动下,表现出对生活法则与道德规范的大胆蔑视与叛逆;三是采用传统的偷情或调情方式获取生命激情的宣泄和满足。在作者笔下,所有女性都无法逃脱既定的悲剧命运。在当代文坛上,孙惠芳所表现出的女性体验、生命视角与人性关爱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女性的声音浮出历史地表,女性主体意识不断上升,但部分思想敏锐、举动卓异的知识女性,依然孤独焦虑。很多文本中,男性处于中心位置,女性不可能完全成为言说主体发出自己的声音。陈染以其得天独厚的女性经验和陈染式的智慧,深入到女性内心,让女性成为言说主体,塑造了黛二等一系列具有孤独、虚无、自恋、敏感等性格的知识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8.
铁凝作为一个女作家,对女性的生存状态有着一种本能的关注,对女性问题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本文分析铁凝笔下的几类女性形象,梳理出她从显露到凸出到形成的女性意识,同时挖掘铁凝小说创作中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探索,以启发人们深入探索女性的真正价值与解放道路。  相似文献   

19.
试论张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洁把她创作的焦点放在中国当代女性的生存境况上,努力探寻当代妇女不幸的多种原因,她的小说透露出浓郁的女性意识。本文从张洁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和所揭示的阻碍女性发展的历史、社会痼疾,探析张洁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内涵、特点及其形成的自身原因和社会文化背景,从而确认张洁的小说在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