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林有祥先生的教育学新著<感性教学论>近日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与众多教育学著作侧重于"理性"不同,林有祥先生提出的"感性教学"与"感性教学论"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气息,颇具美感意味和独特的创意.  相似文献   

2.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既是黑格尔美学的核心概念,也是黑格尔的艺术本质观,这个定义从“理念”和“感性显现”两个方面的统一揭示了黑格尔的艺术本质论就是形象论。并且对艺术情感本质论的"激发情绪"说进行了批驳。  相似文献   

3.
认识观是马克思美感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认为,美感是一种认识,是对美的认识、反映;美感认识是包含有情感的认识,是认识与情感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一致;马克思肯定艺术和审美中的认识作用,但对艺术中的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也是极为赞赏的。当代中国美学尤其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以来,对美感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范围内进行的,是对马克思美感认识观的继承、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欣赏和创造的过程中,客体的形式及其所体现的内容与主体的内在尺度相适应,即客体的形式及其所体现的内容符合了主体的内在尺度,就能够激起主体的美感。能够激起美感的客体才是对象,也才能够体现美的规律。对象以感性的形式呈现给主体,而主体以自身的尺度接受适合自身尺度的对象,所以,美是尺度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体系中,"人的感性活动"是"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方式,它既是马克思哲学探索的逻辑出发点,又是马克思视野中的元存在,处于奠基性的地位。马克思正是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并且围绕"人的感性活动"理论的展开才彻底超越了西方传统哲学,开辟了他哲学探索比海德格尔更成功的生存论转向。  相似文献   

6.
论艺术哲学与美学的对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是从视听知觉中感受到的和谐。艺术不仅以和谐的方式反映生活之美,还以冲突的方式反映生活之真。美学无法把感性之美与理念之美统一起来,故而无论以感性之美还是以理念之美作为基石,都不能竖立起完整的艺术大厦,反而把艺术变成一种畸形哲学,所以,真实的艺术哲学与以“美”为核心概念的理论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7.
探究和确立艺术生产论的逻辑起点是关系到构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形态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文认为.从马克思提出的“感性活动”的观念和颇具特色的“艺术生产”概念出发.考虑到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引起了艺术理论的重心由以往的文本本体向活动本体的转移。那么,艺术生产论的逻辑起点应是“生产活动.”.而这一逻辑起点的确立,无疑地对我们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整个宏阔的理论体系之上,放眼于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丰富的艺术审美活动来研究艺术理论问题,有不可低估的助益。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表现","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在组织幼儿美术活动时,教师要理解并鼓励幼儿运用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提倡个性化.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写生画教学是幼儿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途径,能促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幼儿绘画创作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属于世界观理论的谱系,它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终结了传统的形而上学。把作为超感性世界的意识形态归结为感性世界只是马克思克服形而上学的第一步。回应海德格尔对马克思陷入虚无主义的批评,就要回答马克思和"感性世界与超感性世界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结构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不只是把超感性世界颠倒、归结为感性世界,而且是诉诸具体的作为感性活动的物质生产的二重性来克服虚无主义问题。感性活动作为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的中介,起着"上通下达"的作用,表征着人的生存方式的二重性和矛盾性。因此,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正是通过具体的感性活动在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之间保持了必要的张力,才避免了形而上学与虚无主义的厄运。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推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模块化教学,以实现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目标,紧扣"自由"理念,以"美"作为切入点,系统探讨大学之美、艺术之美、人格之美、逻辑之美、情感之美、制度之美、生活之美,运用"美的唤醒"实现该课程教学模块的优化与重构。  相似文献   

11.
“语文选点突破法”存在已久,却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今天,语文教学改革应该在“文章学”、“美学”、“叙述学”、心理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科学有效的“语文选点突破模式”,以求出色地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以美启真”的含义、作用、途径三具方面论述了“以美启真”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文:审美化教学之诗意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了“审美灼伤”等弊端 ,而大学语文教学的审美化实践 ,则是美育的重要工具之一 ,对经历过应试教育的学生来说 ,大学语文的审美化教学无疑是一场审美救治 ,一场美育修复和美育慰藉 ,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结合时代背景和教学实践,阐释了高等学校商务英语和商务英语翻译的概念和教学导向,论证了翻译理论、翻译实践与教学翻译三者之间的互补关系;提出了误译诊断法、案例教学法和网络教学法等创新性的翻译教学法。指出了翻译美学理应成为商务英语翻译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剖析美育内涵及其教育价值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大学英语教材内容,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美育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举例说明美育渗透的两种途径:显性渗透和隐性渗透。旨在通过教学过程中的美育渗透,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以达到外在不具强迫,内在甘心情愿的教育效果;同时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材内在逻辑审美化是指对语文教学内容各要素各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最佳排列和呈现 ,使物化后的语文学科内在逻辑更加科学和清晰 ,从而体现出严谨、简洁、精致的美。语文教材内在逻辑美建立在语文教学内容及其目标和教材体例这三大逻辑主线的基础上 ,其建构的首要步骤是整理出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各学期各单元的语文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分类系统 ,然后是语文教材的单元构成、材料选择和练习设计。  相似文献   

17.
对外汉语词语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运用词汇教学技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语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从五个方面对词语释义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音乐教师则是关的使者和传播者。音乐教学课堂中的语言艺术与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关系便是语言与艺术的结合。教学方法的艺术化及手段的巧妙结合是激励学生乐学的前提,而语言的艺术化则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对教学研究来说,明确教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是首要任务。文章以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为框架对教学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通过对教学中的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与目的因的分析,得到了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活动、教师与受过教学的人等几个要素,进而得到了教学论、教学心理学、教学技术学、课程论、教师教育与学习科学等教学研究的六个子领域。其次,从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两个维度把研究方法分成四类,并把上述分析所得到的几个教学研究的内容要素跟这四类研究方法进行了匹配,得到了一个由教学研究内容与方法组成的较为完整的图谱。  相似文献   

20.
在叙事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叙事学理论,让学生从"形式"角度去发现美、创造美,会使叙事文审美层次从阅读欣赏层上升到批评和创作层,并且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叙事学的视角、时序、节奏理论并不深奥,尤其适宜于引入叙事文审美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