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政作为西方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植根于西方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废除腐朽的封建专制思想,维护崇尚民主自由的民主政治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后发国家发展民主政治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模式,但是,西方的宪政并不是唯一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民主政治的探索要依据国情寻找有效可行的具有民族特点的发展模式,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模式,打破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思维定式,走社会主义之路实现现代化,展示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的优越性,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后发国家提供不同于西方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郑永年 《领导文萃》2011,(8):115-119
在近年来学界和政策界对中国模式的讨论中,大多数都聚焦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讨论,有意或者无意回避对政治模式的讨论。不过,很显然,不了解中国政治模式,就很难理解经济模式。在中国社会文化形态中,政治因素对中国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人民争取和发展民主的道路是不同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历史背景、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党,不同于西方政党竞争条件下的执政党,不可能通过外部政党竞争压力和政党制约机制来保持自身的生机与活力,而必须以从内部建立党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机制来确保党的健康发展,并积极探索符合国内实情的党内民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政治     
《领导文萃》2012,(6):134-136
中国是半自给城市的政治联盟从表面看,中国高度集权统一。尽管受到全球化趋向一致的影响,但欧洲各个城市仍然保持了某种特性和文化特征。不同于欧洲城市,大多数中国城市保持着单调的统一。但是,中国其实  相似文献   

5.
围观式政治参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网民"网上冲浪",而是一种基于一定政治动机和具有一定政治目的的参政活动;围观式政治参与不同于以"身体行为"为行为方式的现实参政形态,而是一种主要以"话语行为"为行为方式的参政形态;围观式政治参与不同于麻木、冷漠的"看客现象",而是一种以网络为平台的集体政治行动。网络围观遵循集体行动的逻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五十年的政治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政治发展的涵义、新中国五十年政治发展的五个阶段、中国政治发展的特征和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与模式。本文强调指出,中国政治发展除了具有一般的阶段性、共生性、渐进性特征之外,还具有内容的有限性、方向的主导性、速度的滞后性和文化的制约性等特征;中国政治发展模式既不是西方化,也不是中国化,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法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7.
"托孤政治"是中国古代出现的独特的政治权力交接方式和官僚体系运作模式,是中国大一统政治设计的必然产物,也是血缘继承制度和中央集权政治杂糅并济的逻辑必然。中国历史上共出现过"冲龄即位""迭代托孤""闪电托孤"三种"托孤政治"模式。在官员任期制度下,"托孤政治"所传达的权力交接方式和官员遴选模式对于留任干部、平调干部、提升干部、即将退休干部、任期将满时被免职干部和犯罪干部提出了鉴示。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可归结为中国运动式治理,主要呈现为运动中的民主。中国运动式治理对民主政治的发展带来了双重影响,体现出民主进程的二律背反定律。中国政治发展进程必然要求政府治理模式实现从运动中的民主到民主中的运动的转型。民主中的运动模式提取运动式治理和制度式治理的优点,实现了政府治理有效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是中国政治发展自然和自觉选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政治民主化道路选择方面,国民党在台湾地区的训政道路从政治转型技术层面看是成功的,但由于其模仿西式竞争性民主而存在民主至上论、割弃传统以及忽略民主构建与发展之关联等重大局限性。中国共产党人主导的民主化道路克服了这些局限性,并创造出不同于西方经验的新型民主模式。当然,中国共产党人对训政道路的超越并非简单否定抛弃,而是有所吸纳的"扬弃"。  相似文献   

10.
正一、地方官员的GDP崇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这被外界称为"中国奇迹"。有人将这一奇迹归功于中国的发展主义政府,并且将当代中国的政经关系概括为"中国模式",这种模式不同于强调自由市场的"华盛顿共识",各级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和行政干预,深度介入经济发展,地方官员更是将经济增长作为政府的第一要务。但近年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世界,人文交流以其不同于政治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军事手段的独特性在国家之间的相互交往中占据着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受软实力因素,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人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人文交流手段在我国对外交往中的地位值得我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1979年以来 ,中国政治研究已经不能自外于海外中国问题研究。毕竟 ,政治学学科的恢复是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事件 ,它昭示着在政治学研究领域 ,关于中国政治的研究不仅要认真总结以往的理论和经验 ,而且要注意吸收国外研究的最新成果。据归纳 ,在国外中国研究的重镇美国 ,其研究模式不下九种 :(1)倾向模式 ;(2)派别模式 ;(3)官僚模式 ;(4)结构模式 ;(5)规范模式 ;(6)毛控制模式 ;(7)世代模式 ;(8)利益群体模式 ;(9)合理性模式。[1]这些研究模式 ,以今天的眼光看 ,有些是隔靴搔痒 ,有些是雾里看花 ,有…  相似文献   

13.
组合竞选制:乡村里的“草根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仕应  吴明华 《决策》2005,(1):42-44
不论是总统制还是内阁制,都有一个核心人物作中坚力量,这个组织才能有效地工作。“组合竞选制”既吸收了这些优点,但又不同于它们,因为它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它是草根民主,又同现代政治机制相衔接。  相似文献   

14.
袁倩 《领导科学》2012,(23):17-20
现代民主法治离不开政治妥协的文化,然而历史地审视中国传统政治特征,政治妥协的文化相当匮乏.政治妥协匮乏的文化传统是20世纪中国全能主义政治的文化源流,使中国政治始终囿于“全输全赢”的模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妥协的因素逐渐增加,但从目前改革的困局尤其是政治与社会改革停滞不前的现状来看,政治妥协文化缺失的困境依然存在.发展当前中国政治系统中的党内民主,促进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妥协正是政治妥协文化培育发展的有益途径.促使政治妥协成为一种常态,将有助于全能主义政治向民主法治政治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表现为一种接续式的重新建构,是在历史继承中赋予政治认同以现实的新内容。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已经使中国摆脱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模式,社会发生深刻和巨大的变化证明了改革具有革命性质,它不可能不对政治认同产生影响。然而,当代中国改革的指向"决不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改变建设模式和发展的体制机制。这就决定了政治认同的重新建构不能选择脱胎换骨的路径,社会主义制度内核的保留和建设模式的创新相统一,成为政治认同重新建构路径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一.导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渐进式的制度变迁过程中,温州的发展道路以其彻底的民营化和市场化的特征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并被称为“温州模式”。对于温州模式的研究,人们多是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变迁的角度进行解释,而较少从社会政治转型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相比而言,海外的学者则较早关注了温州模式对社会政治转型的意义。比如艾伦·刘(1992)在阐述温州模式的意义时指出,温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国的现代化有着深远的意义,如果温州模式在中国大陆广泛传播,它迟早会推动中国政治、文化和体制的理性化,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区…  相似文献   

17.
独立学院大学生具有同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共性,也呈现出不同于其他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要准确把握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特点这一前提,创新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动画片是一种不同于世界各国的动画片,不仅仅在于民族文化和语言的不同,其生产制作的运作模式完全不同。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在中国市场环境下,就企业战略模式选择对其关系相关行为的影响这一新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实证研究,从战略模式的四个基本维度出发,提出了其对企业关系强度构建选择与企业关系治理行为模式的不同作用路径,并证实了不同影响的存在。同时,在研究中,本文揭示了一些不同于先前研究结论的现象,并结合中国市场特性与企业特点给出了理论性推演与解释。本研究的相关结论对于进一步的研究与企业管理实践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钦 《管理科学文摘》2009,(19):244-245
中西社会背景不同,我国的行政管理改革只能借鉴西方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应当在审视自身国情的基础上,把握我国行政管理改革不同于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特殊方面。这至少包括:为行政管理改革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突出服务职能,同时强化必要的管制;大力培育非政府组织;有限制地引入市场机制和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在促进规则制度建设的同时逐渐加大结果评价的权重;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分离而又提升管理者的政治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