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苏联、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低潮.回顾社会主义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标准,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它的榜样作用,势必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世界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 ,东欧发生剧变 ,苏联解体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 ,陷于低潮 ,而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历史的复杂性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测。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和新变化 ,总结苏东社会主义剧变的经验教训 ,展望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前景 ,是摆在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制度在20世纪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初步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但在取得一系列历史性胜利的同时,也始终伴随着挫折和失误,走过了曲折坎坷的道路。特别是近期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和动乱,使社会主义遇到了新的严峻挑战。国际敌对势力对此兴高彩烈,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大失败”。国内极少数人也跟着叫嚷:“社会主义的尝试及其失败”是20世纪的一大遗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经济在世界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这是世界东方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历史,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但也是社会主义经济曲折多变的历史.社会主义经济出现曲折多变的原因很多,从认识上讲,与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的两重性把握不好有关.本文想就此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5.
19世纪 4 0年代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加速了人类发展历史进程。随后 ,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诞生 ,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 ,随着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面临严重挑战。然而世界各国共产党经过十四年的反思、调整、恢复和探索 ,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 ,社会主义运动 ,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曙光 ,开始由曲折走向发展 ,这一历史进程 ,显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印证了马克思关于社会的发展是在变革中实现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世界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实践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历史的曲折发展中推向前进。 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根据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在总结欧洲波澜壮阔的工人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恩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出发,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全部为社会所占有,不存在商品生产,整个社会生产按社会中心的计划进行,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世界历史没有完全按马、恩的预想发展,社会主义不是首先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胜利,而是在经济落后甚至十分落后的俄国、中国等国家胜利。社会主义的发展出现了曲折。本世纪80年代末的东欧剧变特别是其后的苏联解体,使一些人在惊慌失措之余,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产生了怀疑。然而,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马克思主义继续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开花结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步成果,证明了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共产主义运动在高潮、低潮交替的长过程中,必然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终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7.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为维持资本主义世界的生存,消灭共产主义运动,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针对这种情况和鉴于东欧与苏联的剧变,制订我们的反“和平演变”的策略,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共产主义运动顺利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邓小平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主张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并善于抓住时机发展自己,从而抵御住了苏东剧变的冲击和西方对华制裁,同时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入探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东欧剧变 ,前苏联解体以来 ,欧洲各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有益的探索 ,在逆境中坚持了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 ,为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奋斗不息 ,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在低潮中有发展 ,曲折中有前进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是本世纪以来世界历史上最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社会主义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现实社会主义的成功与挫折,尤其是在苏东等国剧变之后,提出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简洁概括,可以视之为这种自我反省的楷模。尽管这种概括.不可能也不应该视作穷尽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但它终究为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提供了立足点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丰富的历史经验的积累,使中国有了较为成熟的条件,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历史性课题。邓小平在对社会主义重新认识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级论等一系列崭新的理论观点,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是我国区别于苏东国家改革的成功之道。苏东剧变,国际共运陷入低潮,国际局势严峻复杂,邓小平审时度势,力挽狂澜,在人口最多的世界大国坚守住社会主义阵地,使国际局势朝着有利于世界人民的方向发展。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的成功,预示着国际共运复兴和发展的曙光。  相似文献   

12.
0世纪 ,社会主义既有一国到多国胜利的辉煌 ,又有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的沉落。该文的着力点不是总结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 ,而是试图求解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突破的历史必然性及发生曲折的根本原因 ,从而找到历史已经发生剧烈变动的今天 ,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及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世界社会主义战略的推行,对19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取得过辉煌成就,但演变到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时已经失败了。本通过对传统世界社会主义战略历史实践的回顾,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期为制定世界社会主义新战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第三世界国家非执政共产党斯大林派,是共产党中的一个派别。苏东剧变以来,他们认真分析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认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共产党必须汲取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坚持马列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指导,通过革命斗争,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斯大林确立的建设体制,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他们认为苏联的解体是由于苏共领导者对马列主义的背叛,并且认为人类的未来必然是属于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15.
苏联东欧的剧变,使社会主义出现了一次大曲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能否坚持社会主义,怎样坚持社会主义?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热门话题。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庄严宣布: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他在讲话中精辟地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要求,对于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提高认识,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它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给予科学的回答;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体制改革作了正确的战略选择;在世界风云变幻,特别是苏东剧变的形势下指导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局的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遭受到了严重的挫折。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给社会主义运动向前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实践已经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也是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苏进而得到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自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在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出现严重曲折以来,人们思想上产生许多疑难和迷惑,由此形成社会主义研究中的一系列热点问题。本文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对其中十个问题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为人们释疑解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并有助于使我国的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9.
苏联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空前严重的挫折,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悲观失望、失去信心。从总体而论,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最困难、最动荡的时期已基本过去,现已进入一个在困难中探索前进、谋求发展的阶段。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社会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展望未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景充满信心,坚信21世纪社会主义将走向复兴,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和社会主义模式将更加多样化,世界社会主义将是更加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引发了世界政治结构的新变化,两极世界格局向多极世界格局发展,使世界政局呈现如下新特点:政治冷战让位于经济热战;大战危险减弱,局部冲突加剧;对核战争的担心让位于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等等.面对这种新特点,各国都在调整自己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