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人的问题再次成为国内哲学界讨论的一大热点,关于人的哲学研究──(哲学)人学呈现出一种观点纷陈、诸家争鸣的局面。然而可喜之余也应看到,在这些对人的研究中却很少有关于人的系统性创造性探索。韩震教授的新作──《生成的存在──关于人和社会的哲学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正是人学研究的新的重大的创造性成果.首先,从主题的角度来看,作者把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人学理论的中心和全书探索的主历,这的确把握住了当今人类发展的时代要求,抓住了人学研究的关虹或根本.近两三年来,在人学究竟研究什么即…  相似文献   

2.
一、20世纪后期中国人学研究的进展与成果人学是时代的声音。把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学思潮放在中国发展时代的背景中加以清理与总结,我们可以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反映了思维、历史、哲学、科学、文化和当代人类实践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人学的一系列范畴。并自觉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来建设;反映出世界潮流和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的时代精神。形成了一种关注人、尊重人和塑造人的人学思潮;由起初把“人”看作资产阶级思想家的专利,到我们开始把人看作是认识主体、社会历史主…  相似文献   

3.
人学在中国兴起并形成一种思潮,有其深刻的根据和动因。旨在反映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规律,由侧重指向认识人之外的世界自觉转向认识人本身,这是人学产生的思维发展史的根据;旨在把人本身提升为主体,将人作为专门研究对象,这是人学兴起的哲学史根据;旨在综合和提升人的科学提供的关于人的不同侧面的实证知识,建立一门新的人学,这是人学产生的科学史根据;旨在通过对完整人性的理解,为克服以往各种文化模式的历史局限,实现人类文化的综合创新寻找一种新的核心的文化理念,这是人学得以泛起的文化学根据;旨在通过对人之秘的科学解答,为分析和解决当代人类实践发展提出的与人有关的重大现实问题,提供一套理论工具和方法论,这是当代中国人学兴起的时代或实践根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人文精神问题已成为文化界讨论的热点,关于人文精神失落与否及相关的对策方面的讨论一度热闹非凡。但综观近几年来的讨论,对此问题的研究未有明显的深入。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方面的研究尚未引起哲学尤其是人学的充分关注。人文精神固然是一个文化的、伦理的或社会心理的问题,但从本质上看却首先是一个人学的问题。只有从人学的角度,才能深层次地揭示人文精神的特质及其在人生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文一词通常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这个意义上说,凡由人类创造或改造之物都属于人文的范畴。人…  相似文献   

5.
神化人学与自然人学──西方哲学史上的人学思潮黄振定哲学可以归结为人学,现当代西方关于人的理论可以溯源于西方哲学史上的人性论。概括他说,西方哲学史上的人性论有两种基本的或主要的观点:一是用先验理性规定人,二是用自然属性规定人,这也可以说是神化人学和自然...  相似文献   

6.
当代文学理论观念变革呈现出多元探索发展的趋势,形成了多种倾向或理论思潮,其中之一是人本主义或"人学"思潮。当代文学本质论观念嬗变的"人学"向度,表现为着重从文学与人性、人生、人的主体性和自由精神的视角,来理解和阐释文学的"人学"本质特性与价值功能,形成了诸如文学主体论、人生论、心灵情感论、精神自由论等多种理论观念。通过对这种理论观念嬗变的具体考察可知,这是新时期以来文学实践创新发展和理论探索不断积累与沉淀的结果,它反映了当代文学实践中人的主体意识觉醒和强化的新现实,反映了改革开放时代条件下人们追求人性解放与自由发展的新要求,反映了文学理论自身逐渐突破既定理论观念束缚,实现自我解放和创新发展的新探索。它不仅为说明和解释文学现象开拓了新的理论视野,而且也能够以理论的力量反过来影响文学实践和社会现实,促进现实的进一步变革发展。  相似文献   

7.
哲学告别人类中心论是本世纪动荡不安的精神文化运动的主导线索,它从思维方式、世界观特性和价值体系三方面带来了当代人学观念的彻底变革。这一变革遵循着互为经纬的两个方向:其一是通过对人类理性之“偏”的揭示与矫正引导当代思想走出直接面对“解放的焦虑”所产生的精神紧张;其二是通过对意识形态之“蔽”的消解揭露一切人类中心论的观念蒙蔽,并由此破除各种类型的“解放的神话”。西方思想正是从这两个方向上在本世纪的精神张力中达到了人学的当代自觉。在未来的世纪里,哲学作为当代人学的自觉,应该从“解放的焦虑”面对人的抗争,通过辩证法的实践精神的回归,重建人类理性信念。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乎所有的社会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革,但是影响变革进程的阻力依然存在,这些阻力有来自观念的、思维方式的、体制的等等,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如何使人真正成其为人?这是一个严肃的哲学命题,也是一个重大的人学研究课题,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值得我们认真面对和思考。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学研究领域中的代表性人物,韩庆祥教授和其他学者一起开创了人学研究的新领域,首创“能力本位论”,“社会层级结构理论”,“公正为基、三维制衡理论”等,为解决如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如何培育公民社会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的《当代人类发展的深层问题与人学回应》、《能力本位论与当代中国发展》、《发展与代价》、《市场经济与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能力本位》、《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等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反响与实践意义的原创性成果,为我国人学理论做了大量建设性工作,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决策层的关注。他提出的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在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中得到充分印证,因此成为我国学术界“实践解读派”的一个主要代表。  相似文献   

9.
刘忠 《晋阳学刊》2007,1(5):117-120
"五四"时期,人学观念的建立与自由主义思潮的形成是联系在一起的,人学观念的倡导为自由主义的中国化营造了必要的社会氛围,自由主义思潮的形成为人学观念的深化提供了思想、文化资源。不过,围绕人性抒写和社会改良等问题,自由主义文学在与革命文学展开多次论争之后,也因远离中国革命的社会现实而遭到进步知识分子的批判,不得不溢出个体信仰层面,承担群体使命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为什么要建立一门学科叫做人学,什么是人学,人学应包括什么内容,人学的科学体系应该怎样,已经议论得很多了,而且已有一些学者写出了人学的专著,但作为一门科学,人学应包括人的发展规律,而已发表的论著对此却谈得很少。我认为这是人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一块空白。我最近做了一点尝试,现在谈一谈,想引起有兴趣的学者们的关注,借以推动大家共同讨论,看能不能有所突破。首先一个问题是:是否存在人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已经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人类社会就是由人构成的,还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创造性地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点全面审视和考察人,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第一次对人及人的问题给予了完整科学的理解,是人学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实践地把握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根本方法,也是它与传统人学相区别的主要特点.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创造性实践.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发展与未来人学的任务戴木才(一)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给予人类的不仅仅是活力和繁荣,同时也有压力和危机。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人类生活在现代化社会中也同以往一样面临着许多障碍与困扰。人的问题,包括人在现代世界中的地位问题,人的未来、人的发展和作为个性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人学研究内在局限性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人学研究业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当前的研究还依然停留在关于人学的对象、人学与哲学的关系、人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阶段、人的存在状态、人文精神等宏大问题的宏观描述上,相对缺乏理论深度和理论突破。进一步深化人学研究呼唤研究范式的变革。笔者认为,要超越传统思辨的理论哲学或意识哲学的“抽象化”误区,回归真正的实践哲学和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在人学问题域中,首先应当始终固守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一人学研究的核心价值理念,其次应当把人置于具体的实践活动和生活世界中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人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人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袁贵仁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产生,是人学研究史上的伟大变革。这种变革的实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背景,但更主要的是由于马克思确立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形成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人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是马克思人学理论中最精彩、...  相似文献   

15.
人学研究的走向──变革和转折时代的中国人学韩庆祥人学研究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目前尚处于学科建设的准备阶段。运用历史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方法,对近年来我国人学研究状况加以简要的分析总结,对今后人学研究走向加以展望,这对进一步深化我国的人学研究是很有理...  相似文献   

16.
在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冲突是制约中国当代社会思潮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力图从中国当代社会思潮的文化背景入手,探究当代社会思潮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主要特征及其文化冲突在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观念形态上所引起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载定(字东原)全面系统的批判总结了中国古代人学思想史中的人类生命现象的形成与构成的问题,天道。人道或人禽之辩的问题,人性的形成过程与构成的问题,无理、人欲及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关系的问题,对宋明理学中人学思想的批判等等,这些问题是中国古代人学思想的核心内容。经过他的批判总结,不仅结束了中国人学思想史中很多长期争论的问题,在“正人心”中又孕育了近代人学研究的很多内容,如“以理杀人”的口号,便成为了近代人学思想的号角。他的人学思想是中国古代人学思想的总结与终结。一、气化自然人类生命的形成中国古代人学思…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学思想--人是以劳动确证其"类本质"的社会存在与现象学思想相暗合.现象学对人的其他看法与马克思在人之问题上的隐含性的思想--人不是对象或现成的存在者相吻合.人,行而成之,先验或超验的路径都无法框定之,须回到"源头活水"--生活世界或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中的"人".人就是在"生活世界"中的、处在社会运动和社会关系之中的、处于体验活动中的、始终在进行超越活动的、尚未完成的待定之数.  相似文献   

19.
曲广华 《北方论丛》2007,1(6):91-94
五四时期,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盛行,马克思主义被夹杂在其中,与之同潮共涌。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载体,就是各地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成立的形形色色的社团。每个社团都是不同思想的实践者,其实践的结果就是不同思想进行比较、鉴别和争鸣的最后分晓。科学者昌,谬误者亡,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以,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众多的社会主义思潮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正是各种社团争鸣、比较和鉴别的结果,科学思想相争而兴。  相似文献   

20.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突显了人的发展问题,有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切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人学基本精神,全面确认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人学价值目标,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和谐发展的社会,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辨证统一的人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