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不能不研究其形成、发展和理论特征。邓小平经济理论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同特定社会环境、历史条件相联系的,也与邓小平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经历息息相关。纵观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大体可划分为1956年9月党的“八大”以前,1956年9月党的“八大”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三个阶段。邓小平经济理论还具有许多突出而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突破性、求实性、开放性、预见性和一贯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做出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成立,是我们党和国家建立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成立5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为主,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综合性重点大学。 一、在党的三代领导人的关怀下成长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8月在延安…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书记处,是我党中央组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沿革分三个阶段:一、1934年1月党的六届五中全会中央书记处的最初设立到1956年9月党的八大期间,其地位基本相当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二、八大到九大期间,中央书记处处于第一线,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处理中央日常工作,后来受到错误批判,九大时取消。三、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至今,以十三大为界分两个小阶段。十一届五中全会恢复了中央书记处,并由它担负培养接班人的使命;十三大后,它成为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成员由原来的选举产生变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产生。  相似文献   

4.
学习文选把握主题──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苏政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十五年来,我们国家稳步地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轨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有这样的胜利,根本原因是在这十五年的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十五年中国修宪实录自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新中国第三部宪法至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即!982年宪法)的修正案整整15年,大法五次修改,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轨迹.第一次,1979年7月...  相似文献   

6.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在中共执政初期面临着三大考验,一是能否把新国家建设好,二是党自身能否建设好,三是能否将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好。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执政的考验,在执政的实践中,党的执政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党的执政绩效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7.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历经百年征程始终充满活力的制胜法宝。进入新时代,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勇于自我革命的宝贵经验,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重大意义,有利于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深刻探讨党自我革命的生成逻辑,追寻党自我革命的实践历程,揭示党自我革命的时代价值,对于中国共产党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目标、铸就新辉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白区工作受到“左”倾冒险主义的严重干扰。遵义会议的召开,为白区工作走上正确轨道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瓦窑堡会议是党的白区工作开始转变的重要标志,刘少奇发表《关于白区职工运动的提纲》等文章,标志白区工作实现了基本转变,1937年5月17日,党的白区工作会议的召开,白区工作才实现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9.
论邓小平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及其贡献邸乘光一思想方法问题,实质上是个思想路线问题,确切地说,是思想路线的具体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不仅率先倡导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升为一个完整而有序的系统。1980年2月...  相似文献   

10.
略论党的文艺政策的孕育育民一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炮声,震撼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1919年,古老的东方古国怒吼了。“五四”新文化革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旗帜。中国的现代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1921年7月1...  相似文献   

11.
民族工作作为“国之大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民族工作的长期战略指引和重要政治保障。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引性意义,可以从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与实践指向三个角度予以解读。从核心要义来说,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民族工作确立了根本遵循;从精神实质来说,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精神指引;从实践指向来说,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认识与实践徐德山,哈月亭江泽民同志讲过:“人类即将告别二十世纪,迎来二十一世纪,对中国来说,告别的是一个充满抗争与苦难的旧世纪,迎来的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世纪。”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为标志...  相似文献   

13.
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中央民族大学这所有着鲜明特色的新型高等学府,在共和国50年的崭新岁月里,已经走过了48个春秋。回顾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我们发自肺腑地感受到,是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给了中央民族大学腾飞的翅膀。早在1941年,党中央就根据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需要,在革命圣地延安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高等学府——延安民族学院。1950年新中国刚刚建立不久,毛泽东主席就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筹建中央民族学院。同年11月,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政务院第60次会议,制定了“培养少数民族干…  相似文献   

14.
研究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硕果──评《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史》一心由曲峡、赵金鹏、仝样顺、夏从亚合著的《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史》(石油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是国家青年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成果,是系统研究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史的第一部专著,为研...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新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该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这是党中央依据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对党的建设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的一项新要求,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一部分以“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为标题,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行了全面回顾、系统阐述和理论概括,这不仅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占篇幅最多的部分,也是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关于过去工作回顾部分中篇幅最长的。  相似文献   

17.
孙文文 《金陵瞭望》2008,(15):20-21
从1981年进入新百做一名普通的营业员,到成长为今天的新百副总经理,她已经在新百工作了整整28个春秋,她始终要求自己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她说只有这样,她才能安心。她就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爱华。  相似文献   

18.
本文意在连贯地勾划出“青年意大利”党17年的历史轨迹,以期填补国内有关著述语焉不详之处,并澄清其中某些以讹传讹之说。 一 1830年11月中旬,因叛徒出卖,高层烧炭党人马志尼被关进萨文监狱。在将近三个月的面壁时光里,他冷静地审视了廿年代以来烧炭党的全部活动,从历次密谋起义失败的事实中得出结论:烧炭党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不必再空耗时间和精力去使它起死回生”。因而,他萌发了创建一个新的革命组织的意念,还初步考虑了建立新组织的原则和方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是谁?据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在《文汇报》1994年1月16日“笔会”上刊登的《我与王稼祥》一文透露,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是王稼祥。1943年党的生日前夕,毛泽东同志要王稼祥写一篇党成立二十二周年的纪念性的文章。王稼祥在这...  相似文献   

20.
学习建设和党风学风建设是我们党的政治属性、组织属性,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步入新世纪,从传统学习提升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目标是我们党及各级党组织创新党建工作的新理念、新定位、新课题,是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