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共同发力。要引导广大人民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认同,营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良好氛围;要搞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内在根基;要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民众基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内生动力;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方面的榜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任洁 《齐鲁学刊》2020,(2):60-67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提供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科学性、优越性,所具有的文化底蕴、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根本理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要坚持守正创新,有方向、有原则、有目标地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培养人们的制度认同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尊崇制度、敬畏制度、执行制度、创新制度的意识,为提升制度执行力和治理效能提供文化心理支撑和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5,(8):214-221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传媒网络化的发展,制度认同的舆论交锋愈演愈烈。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利用其主导的话语权,不断美化甚至神化资本主义制度,歪曲和诋毁社会主义制度,恣意进行价值渗透和舆论误导,诱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种种疑虑、歧见和纷争。深刻认识舆论引导对制度认同的重要意义,重视舆论交锋,增强制度的舆论话语优势,创新舆论传播手段,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效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制度认知、认同和信仰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需要遵循特定的生成逻辑,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源头的理论逻辑,为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提供理论支撑;以时代发展为参照的现实逻辑,为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提供现实依据;以“知情信行”为主线的价值逻辑,为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提供基本思路;以教学活动和平台建设为基础的实践逻辑,为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提供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5.
后疫情时代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制度自信教育尤为关键,中国伟大抗疫实践为拓展深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提供了契机。面对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制度认知现状及制度自信教育面临的挑战,以接受理论切入,应搭建“共信“”共情“”共融”的螺旋上升体系,循序渐进地提升制度自信教育的精准性、浸润性和实效性,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灵,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促进中华各民族安定团结与边疆地区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6.
在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前提和关键在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深入剖析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深层次动因,摸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脉搏",才能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主要包括价值认同与利益认同,而其中利益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基础,价值认同是利益认同的目标。因此,从利益认同与价值认同二者的关系出发,积极探索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有效路径,不失为一项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强调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中国制度由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这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构成。具体地讲,这一社会主义不是别的,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这一中国特色也不是别的,而是中国社会发展独特的历史与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源自于这一制度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符合中国社会前进的历史逻辑,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实践逻辑,符合人类社会演进的世界逻辑。深入分析和探讨这四重逻辑,对坚定制度自信,进而坚定"中国之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政治稳定视角下制度认同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认同是人们基于对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肯定而产生的一种政治感情上的归属感,是社会民众从内心产生的一种对制度的高度信任和肯定.制度认同度是测量政治稳定的一个核心指标,制度公正是制度认同的前提,制度创新是推进制度认同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信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信的集中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行性、理论的科学性和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成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信的坚实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始终以高度的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和制度自觉,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并通过实践取得的成就进一步增强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进而增强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信。  相似文献   

10.
张小云 《南方论刊》2022,(7):110-112
继承和创新红色记忆是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高校承担着对大学生铸魂育人的任务,增强大学生红色记忆的认同,有助于大学生准确把握规律,自觉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通过加强大学生对红色记忆的知、情、意、深、行,引导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深化对红色文化记忆的发扬,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增强大学生对国家认同和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是规范社会秩序、化解社会矛盾的普遍准则;是修养人德性和培育社会风尚的道德取向;是推进社会发展、创新社会规则的价值导向。正义是制度的首要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正义的实践体现,坚定制度自信,实现社会主义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相似文献   

12.
推动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和中国人全面发展的问题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性问题。在制度层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目的在于建立好制度以保障思想自由,节约社会时间,增加发展机会,促进公平正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加强制度性保障、制度性激励和制度性规范。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与促进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促进中国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健康发展,是一个融贯一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制度之所以具有应对风险挑战、克服艰难险阻的强大制度威力,之所以具有动员社会力量、凝聚人民群众的强大制度魅力,从根本意义上说,是由于这一制度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赋予中国制度以坚定的立场自信;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赋予中国制度以鲜明的价值自信;人民群众的认同拥护,赋予中国制度以鲜明的力量自信。同时,中国制度之治的文化自信,具有内生性的鲜明特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广大党员干部以及人民群众通过长时间的摸索和探究而形成的制度体系,凝结了全党上下的汗水和付出,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在该制度系统地统领下,全党全国万众一心,从而让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显著的优势。在我国,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工作都需要依据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而进行。通过分析新形势下我国制度自信的科学内涵、影响因素及时代价值,最终提出当前我国的制度自信的实践路径。这对新环境下贯彻和落实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未来发展的自信,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西山 《学术论坛》2013,36(1):58-62
文章以胡锦涛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为指导,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着力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难题,重点论述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应树立的制度意识:制度自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念;制度自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动意识;制度自醒——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清醒态度;制度自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1]。如何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及形成,如何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如何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以增强制度自信并赢得更广泛的制度认同,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及形成(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大变革和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一般过程,针对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差异性以及出现的弱化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创新教育载体,优化教育环境,拓宽实践渠道,努力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秦彪生 《云梦学刊》2016,(4):138-141
中国体育精神是体育领域的中国精神,充分反映了当代体育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立足基础、根本内容、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弘扬当代中国体育精神,将中国体育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自信,促进人们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9.
蒙象飞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10):195-203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顺应时代变化,多措并举,构筑政治认同。深入总结新时代政治认同建构的主要做法、重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客观分析当前政治认同建设新变化,对进一步提高政治认同建构的针对性和穿透力,提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维护政治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育习俗与教育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何教育制度最终都是关于人、关于人的发展的制度。教育制度不是纯粹的强制力,它的实现有赖于人们的认同、遵守和服从,而这与教育习俗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从教育习俗和教育制度的关系层面揭示出教育制度创新不仅是创造出一个新的基本的教育交往关系范型和基本的教育行为规范体系,还是对人类社会积淀下来的教育习俗给予尊重、理解的过程;教育制度创新不仅要尊重、理解教育习俗,还要营造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文化氛围,从而体现教育制度创新的价值追求以及人文关怀。在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本土的教育制度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