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早使用“生产力”一词的要数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派,他们以当时经济学的发展水平与角度出发、定义“生产力”’为经济能力的一种量度。马克思由此出发,但并没有囿于此,而赋予“生产力”以哲学的意义,从而使之在质上得到一个规定。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形成和发展相一致,它大概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巴黎笔记》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是生产力理论的萌芽阶段,其含义在不同的场合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延用了古典经济学派的“生产力”概念。第二阶段约从1845年2月的《神圣…  相似文献   

2.
当代西方经济学发展若干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经济学发展出现了若干新动向——新兴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等相继兴起。这些新动向代表经济学在多个领域的新发展,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传统经济学的新要求。通过对这些新兴理论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生产劳动、价值总量与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 :“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意味着一场重要的理论创新的来临。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石。伴随着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的内容和社会财富积累的方式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联系变化了的实际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 ,科学地回答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 ,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形式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 ,本刊特就“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问题组织了笔谈 ,请国内一些知名经济学家就此问题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希望通过大家的切磋讨论 ,能把这一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求解价值总量之"谜"两条思路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 :“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意味着一场重要的理论创新的来临。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石。伴随着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的内容和社会财富积累的方式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联系变化了的实际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 ,科学地回答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 ,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形式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 ,本刊特就“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问题组织了笔谈 ,请国内一些知名经济学家就此问题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希望通过大家的切磋讨论 ,能把这一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 :“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意味着一场重要的理论创新的来临。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石。伴随着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的内容和社会财富积累的方式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联系变化了的实际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 ,科学地回答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 ,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形式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 ,本刊特就“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问题组织了笔谈 ,请国内一些知名经济学家就此问题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希望通过大家的切磋讨论 ,能把这一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6.
先进社会生产力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 :“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意味着一场重要的理论创新的来临。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石。伴随着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的内容和社会财富积累的方式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联系变化了的实际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 ,科学地回答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 ,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形式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 ,本刊特就“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问题组织了笔谈 ,请国内一些知名经济学家就此问题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希望通过大家的切磋讨论 ,能把这一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7.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存在剥削和剥削阶级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 :“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意味着一场重要的理论创新的来临。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石。伴随着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的内容和社会财富积累的方式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联系变化了的实际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 ,科学地回答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 ,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形式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 ,本刊特就“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问题组织了笔谈 ,请国内一些知名经济学家就此问题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希望通过大家的切磋讨论 ,能把这一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 :“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意味着一场重要的理论创新的来临。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石。伴随着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的内容和社会财富积累的方式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联系变化了的实际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 ,科学地回答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 ,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形式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 ,本刊特就“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问题组织了笔谈 ,请国内一些知名经济学家就此问题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希望通过大家的切磋讨论 ,能把这一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 :“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意味着一场重要的理论创新的来临。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石。伴随着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的内容和社会财富积累的方式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联系变化了的实际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 ,科学地回答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 ,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形式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 ,本刊特就“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问题组织了笔谈 ,请国内一些知名经济学家就此问题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希望通过大家的切磋讨论 ,能把这一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 :“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意味着一场重要的理论创新的来临。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石。伴随着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的内容和社会财富积累的方式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联系变化了的实际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 ,科学地回答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 ,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形式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 ,本刊特就“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问题组织了笔谈 ,请国内一些知名经济学家就此问题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希望通过大家的切磋讨论 ,能把这一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及与其他学科的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经济学在当代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并不断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使产业经济学在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野等方面获得了拓展。我国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应当努力适应这种趋势,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研究范围明确在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关联和产业政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即深刻地影响了当代欧美、日本以及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同时,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和研究范式反过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当代欧美、日本的马克思经济学发展路径和成功经验表明,中国当代经济学研究的发展与创新,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基本理论观点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合乎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和中国国情的理论创新”,同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视野下,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亦包括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批判与否定.  相似文献   

13.
试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进行投资而形成的资本.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演变,先后经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思想、新古典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思想、现代人力资本和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本理论的不断完善,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复归.本文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进行分析和评述,以期对我国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 本文试图运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科学理论成果:系统科学方法论(系统、信息、控制科学),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剩余价值学说进行新的探索.一 劳动价值论在当代面临挑战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科学地区分了劳动的二重性,继承和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创立了深刻揭示资本主义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的剩余价值学说,指出了人类社会必然走向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贡献之一.但是,由于当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批判资本主义,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论》第1卷第8页,人民出版社版),  相似文献   

15.
重建中国经济学:超越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94年,笔者曾发表《21世纪:重建中国经济学》一文,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育成熟,系统地科学反映这一经济实践变化的中国理论经济学,在20世纪末的反思与论争及方法论的变革后,必将以全新的面貌出现于21世纪初。①近几年,关于“中国经济学”的讨论热烈而又深刻,表明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经过50年的多阶段的曲折发展,现在确实到了全面重建的新时期。本文拟在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演进状态及其缺陷的基础上.对在重建中国经济学进程中如何超越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这一问题作些分析。中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界的"范式危机"不仅出现在西方经济学领域,也出现在马克思经济学领域.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大讨论,已陷入了"范式危机"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但必须划清两种理论"范式"界限,遵循马克思经济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7.
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不断打破陈旧的传统观念,提出新的思想,才能使政治经济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英国古典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主要贡献之一,在于突破了重商主义关于流通领域创造财富的陈旧观念,确立了生产领域创造财富的新的观念;古典经济学派的优秀代表李嘉图由于克服了前辈亚当·斯密关于“购买劳动论”和“收入构成论”的教条,坚持了耗费劳动形成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基本规则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军 《学术论坛》2002,(6):119-122
社会学自诞生以来 ,在其理论形态上出现了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批判主义三种不同的发展取向 ,且分别经历了古典社会学理论、现代社会学理论和当代社会学理论三个不同阶段 ,并最终形成了一种“现代化研究范式”。而当代全球化的兴起 ,为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则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社会学理论必须应对这种新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美学主要指1980年以来在美学论争中逐渐形成的“旧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三大美学理论流派。轰轰烈烈的中国当代美学论争在根子上不过是这些美学流派的哲学基础之争。本文的任务是指出这一理论事实,并着重分析各派美学哲学基础理论的局限,希望能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走出困境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中国的主流经济学经历了从传统主流向当代主流的嬗变,主流化嬗变背后的历史逻辑是中国发展模式的变迁,同时也引起了理论范式的相应变化。传统主流的局限主要是释读化研究倾向所带来的,表现为违背问题意识导向、混淆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无法形成逻辑一致的分析框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流化发展及其创新仍面临着认同之困、体用之困、转换之困等诸多困境。为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必须处理好:(1)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形成公平的学术研究环境;(2)思想与工具的关系,形成正常的学术价值取向;(3)规范与嵌合的关系,形成科学的学术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