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立法工作是国家立法活动和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政府定章立制的重任,对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地方政府来讲,政府立法工作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方面,包括地方性法规草案的提出、政府行政规章的制定,在广义上还包括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可以说,政府立法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2.
正2000年3月1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将我国的立法分为"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等。法律、法规、规章均不能独立行文,一般履行法定程序后用命令(令)颁布。于是,便有了"颁布性公文"(也称作"发布性公文"或"公布性公文")。颁布法律、法规、规章的命令(令),  相似文献   

3.
一、党政机关联合发布规范性文件的必然性 1.特殊的规范性文件制发主体——党委。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社会实施管理而制定的除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可反复适用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和行政措施等。  相似文献   

4.
吹风     
《领导文萃》2011,(5):133-134
温家宝:政府要依法履行各项职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政府要依法履行各项职能。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企业、其他社会组织权益和增加他们义务的决定。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将我国的立法分为法律、法规、规章等。从广义上讲,法律、法规、规章都属于公文,可称作"立法性公文(文件)""法规性公文(文件)""立法性规范性公文(文件)"等,也常见有人将它们和类规章文件统称为"规范性公文(文件)"。但从狭义上讲,我们一般所说的公文,专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所规定的15种法定公文。公务活动中,常常需要将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类规章文件向全社会或在一定的范围内予以发布。法律、法规、规章均不能独立行文,一般应履行法定程序后用狭义的法定公文文种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将我国的立法分为法律、法规、规章等。从广义上讲,法律、法规、规章都属于公文,可称作"立法性公文(文件)""法规性公文(文件)""立法性规范性公文(文件)"等,也常见有人将它们和类规章文件统称为"规范性公文(文件)"。但从狭义上讲,我们一般所说的公文,专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所规定的15种法定公文。公务活动中,常常需要将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类规章文件向全社会或在一定的范围内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7.
彭程 《经营管理者》2011,(5X):296-296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行政立法,包括授权立法、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制定发展迅猛,从1949年到1993年底,我国有效的法律不到400件,而行政法规1000多件,行政规章更是数以万计。但限于立法技术的良莠不齐,立法者的行政立法出现失误亦属正常。"有行政必有责任,有法律必有救济"是现代社会所奉行的基本准则,行政立法行为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本文试初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党政机关联合发布规范性文件的必然性1.特殊的规范性文件制发主体——党委.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社会实施管理而制定的除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可反复适用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和行政措施等.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发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依法享有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权“规定行政措施”,也表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具有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这一抽象行政行为的行政权.无行政主体资格的议事协调机构、部门派出机构、部门内设机构不得发布行政规范性文件,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特殊的规范性文件制发主体,可以单独行文,并可以与行政机关联合行文.  相似文献   

9.
所谓规范性文件,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制定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在一定时期内反复适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公文。从本质属性来看,规范性文件是一种行政公文,不属于法的范畴;从行政管理实践来看,规范性文件在行政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规范性文件对社会关系调整的广度、深度。在一定意义上超过法律、法规和规章。  相似文献   

10.
时事政策     
国务院要求全面清理“红头文件”日前,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表示,全面清理现行行政法规和规章,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保证,在  相似文献   

11.
曹岑 《秘书之友》2008,(11):44-46
最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五年立法规划,《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被列为一类立法项目。1989年出台的《行政诉讼法》,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告官”制度。但是,由于制度设计原因,《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只能状告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不能起诉政府规章、文件等抽象行政行为,即公民无法对“红头文件”说“不”,导致了不同程度地“立案难”、“胜诉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爱生 《秘书之友》2009,(12):12-14
“红头文件”从字面理解是带有红头的文件。按照中国人民大学毛寿龙教授的解释,我国的红头文件是指除了法律、法规、规章等以外的规范性文件。它是仅次于法律、法规、规章的政府文件。红头文件不是法律胜似法律,  相似文献   

13.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为,以达到行政目的的行为总称。依行政法学的分类,行政行为大致上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行政决定两种类型。前者是属于行政的立法行为,即关于行政主体订定行政法规规章及各种规范性文件(包括法律解释)的行为;后者属于行政权力在具体个案所为的行为,其是所有行政行为中使用最频繁且最重要的一部分。创立  相似文献   

14.
1.行政立法缺乏统一性。行政立法中,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律化的现象相当普遍,有些地方和部门不是站在国家和政府的高度衡量各种利益关系,而是不同程度地从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主义出发,而是不同程度地从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主义出发,过分强调地方和部门的利益,由此,争权立法、越权立法、侵权立法、滥用立法权的现象十分严重。在这些现象后面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其结果是法律、法规、规章之间相冲突,造成行政法规体系紊乱,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相似文献   

15.
姚笑云 《秘书之友》2008,(10):32-34
按照《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各级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为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社会实施管理,依法定权限和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可以反复适用的决定、命令和措施。它介于行政立法与执法之间,是加强和完善政府法制建设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范,只有各地方各部门的相关规定、办法。  相似文献   

16.
一、公文处理法规完善调整的目的和意义为统一和规范全国的行政公文工作,我国政府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先后发布了五个有关行政公文的法规性文件,这五次行政公文法规的重大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是指行政机关在国家赋予的职权范围内,以其名义起草和制发的具有规范性作用的体现国家权力和意志,对国家实施管理的规定、办公室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等文件.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法律文件范畴,其仅适用于职责范围内的管理相对人或本机关及其所辖系统内部人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地一些“红头文件”屡屡抢占媒体头条,引发公众“吐槽”.3月15日,位法法》的公布,改变了立法“无法可依”的状况,对于有效克服立法中的种种弊端,对于法律法规的制定将起到积极作用.事实上,上到中央,下至基层,对法律法规特别是对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发早有明确要求.2001年,国务院发布了《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近年来,很多地方出台了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一些地方和单位也制订了公文制发工作细则和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对规范公文制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执行不严、落实不力,各类“问题文件”仍“带病”发布,乃至成为舆论焦点.  相似文献   

19.
近日公布的最新版《国务院工作规则》,有三项制度是以前没有提过的,不少法学专家仔细对比以前的《国务院工作规则》后向记者透露了这一信息。专家提到的三项制度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政法规实施后要进行后评估、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此外,专家们认为,最新版《国务院工作规则》亮点颇多。比如,新规则明确了“建设服务政府”的目标、国务院基本工作准则由三项扩至五项、强化决策的民主参与尤其是基层群众的参与等。  相似文献   

20.
加入世贸组织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世贸组织的23个协议、492页的全部内容中,只有2个条款提到企业,其他内容都是规范政府行为的。可以说,讲入世,主要是政府入世;讲冲击,也主要是对政府的冲击。入世对政府管理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主要要求:一是按照入世的承诺,政府制定的有关涉外贸易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规范性文件等,都要同世贸协定保持一致,并且确保这些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等在全国统一实施。二是坚守公正平等。政府要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制定的有关政策措施要公开透明,不能出尔反尔,朝令夕改。三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