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针对我国刑事审判中出现的法官滥用量刑自由裁量权导致的量刑不公正现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于2010年10月1日共同签发了《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下文称《量刑指导意见》),确立了相对主义量刑程序模式,并延续了1996年《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对抗制模式,同时还确立了量刑裁判的说理制度。对此,笔者认为,由于量刑程序本身的特殊性,盛行于英美法系的对抗制定罪模式并不适合于我国的量刑程序;而源自大陆法系量刑裁判的说理制度,同样也不能避免量刑不公正的现象。综合各方面因素,职权主义模式更适合于量刑程序。  相似文献   

2.
《论语》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文字简约、含蓄,如仁者的谆谆告诫,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其中名言佳句颇多,内容丰富,传诵千古,笔者读后深有感悟。学在《论语》开篇第一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学"、"习"二字,"学"的要领是时而习,不但要温习、复习,实习、演习,而且还要练习、自  相似文献   

3.
“说理”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说理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可以说“说理”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陌生的,然而,对说理方式的选择却大有学问,说理方式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说理效果的好坏。特列几种说理方式,供领导者选择。  相似文献   

4.
正《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该书以语录体的形式,汇聚了孔子对于政治、文化、历史、人生、哲学等问题的观点,它的思想内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尽管《论语》的篇幅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不算大,但在经典古籍中已经算大部头  相似文献   

5.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近年来甚嚣尘上,《论语》作为治国平天下的经典地位,再一次被大肆宣扬,有人甚至说,《论语》将是二十一世纪的福音书。《论语》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巨大的功效吗?赵普为什么要学《论语》?标榜“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是如何治天下的.再看一看他所参与建立和治理的大宋王朝,又是一个怎么样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一种上行公文。请示写作的目的,是使上级机关肯定并支持你的主张,理解并接受你的请求;请示写作的过程就是下级机关通过陈情说理,说服上级机关认同你所提出的建议的过程;写作的关键在于陈情说理,增强说服力。请示写作如何增强说服力呢?笔者结合请示写作的实践,谈谈增强请示说服力的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7.
钱理群 《领导文萃》2008,(24):37-40
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论语》,引起了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知识界、学界的反应。有著名学者公开表示支持和赞赏,认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讲生活快乐,安贫乐道,普及了《论语》等经典,使国人有了类似《圣经》、佛经和其他宗教读物一样的东西”(《南方周末》2007年3月22日)。更有许多学者持“宽容”态度,认为儒学的普及与通俗化也自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论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理念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指导意义,并进一步讨论了人本思想在思政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提出说理艺术的要点,最后指出在思政工作中贯彻人本理念的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不信谣、不传谣,需要的不仅是责任,还需要识别谣言的“智慧”。我国的教育,当前普遍缺乏对受教育者的说理教育,因此,受教育者逐渐养成“主题先行”的思维习惯,会盲目接受一个观点,而不会去分析观点是否有事实依据。另外,由于习惯了接受观点,因此,很多人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于丹  易中天 《领导文萃》2008,(21):136-140
于丹 《论语》到今天已经有两千五六百年的时间了,它对于今天到底还有什么样的价值?我想“隋怀”二字足以概括。如果我们不是搞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士,我们就用不着像历代书生皓首穷经那样逐字逐句地去做它的注释。那么,我们今天怎么去看待《论语》呢?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是一种生产力,用科学灵活的说理艺术,把先进理论、健康文化灌输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才能促进社会团结和谐,增进理解,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启发人的自觉性、激发人的创造性,实现社会和个人全面协调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黄鸣 《经理人》2011,(7):64-64
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在企业管理中也有借鉴,比如《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的论述,为我解开了在组织管理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13.
李零 《领导文萃》2007,(7):129-132
《论语》很火,孔子很热。 读《论语》,我的感受,两个字:孤独。孔子很孤独。现在,有人请他当心理医生,其实,他自己的心病都没人医。我想告诉大家,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  相似文献   

14.
姚江红 《办公室业务》2013,(22):107-108
对于秘书来说,"三分做事,七分做人",《论语》是教国人如何做人的经典,同样也适用于秘书。因此重温《论语》,许多真知灼见对于今天做好秘书工作仍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鸣 《经理人》2011,(7):64
管理者不要轻易对下属"判死刑"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在企业管理中也有借鉴,比如《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的论述,为我解开了在组织管理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16.
我读书有一个习惯,总喜欢先读序言。好的序言就像好的书籍一样不可多得。近读易中天为《于丹〈论语〉心得》一书作的序言《灰色的孔子与多彩的世界》,不禁让我眼前一亮,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17.
《论语》是中国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也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穿越两千多年的漫漫历史长空,对今天的教育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仍然有着深刻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中有太多的精华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恩明 《领导科学》2007,(15):48-49
在我国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内容最丰富,影响最深远。《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著作,时至今日,国内外许多学者仍在进行深入的研究。《论语》中所倡导的君子之道,对组工干部的个人修养、行为规范和形象展示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玉芳 《经营管理者》2013,(9X):356-356
本篇文章主要通过鲁迅作品中对《论语》里成语的统计,从而来说明《论语》成语对后人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玮 《决策导刊》2005,(3):46-48
历经4年起草砥砺和l3易其稿,凡20章共103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草案)》,在2004年底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三次会议上正式进入立法程序。作为我国首次专门就人事管理进行的立法,《公务员法》一经初审就立刻受到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赞誉之声有之,争议之处亦有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