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人格,是指个人独特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其具有与生俱来的特殊性,一定的社会性和本质上的人本性。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这句话从根本上道出了语文教育,尤其是高中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加强德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的教学中,语文教学是科学与人文高度统一的,人文教学也是其重要内容。虽然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要体现和突出人文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人文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我们应该适当的提高人文教学比重和分量,积极转变语文教学的整体思路,注重人文教学内容的添加与渗透,并且从各个层面加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素养。 相似文献
6.
独立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夫,可是很多语文教师都曾碰到过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有的文本备课时根本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也不知道要教给学生些什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越来越多,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教学内容不仅要让学生易于理解与吸收,同时也要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与创新,文章从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与策略方面着手分析。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就是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还学生以自主、时间、主动。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究竟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转变教师角色,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的课程改革是对学校教育的新思考、新探索。好的教育能够充分尊重个性的多样化发展,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发挥所长,各放异彩。本文从新课改的理念入手,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分析和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良好的教学效果要以有效的教学设计为前提,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智慧,为文本、教师、学生构筑沟通的桥梁,而优秀的教学设计建立在教师对语文文本的正确解读基础上,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就结合笔者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初中语言阅读课文本解读的有效教学设计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13.
小学古典诗词教学只有做到:教者,教有其法,传有其艺,循循善诱;学者,学有其道,学有其趣,循序渐进,古典诗歌的教学成果才会有另一番的风景,国民的文化素养才能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4.
15.
16.
诵读是日渐被现代语文教育者关注的传统教学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以诵读的方式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情感,是诗歌教学有待研究的问题。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多读,无非采用以下方式:在课前预习时诵读,课堂学习中带着教师的讲解再读,课下诵读并背诵。这样的方式使诗歌教学变得索然无味,缺乏生动性,尤其是对于现代诗歌,我觉得对于诗歌教学,可从诵读入手,巧妙设计,把诵读权交给学生,用多形式的读带动诗歌的讲解,用反复的诵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7.
作文一直是语文高考中的重中之重,是学生语文水平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培养高中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我们可以从注重观察感悟生活、阅读思考、鼓励个性几方面着手,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19.
语文是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学科,而民俗文化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所以在语文中渗透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笔者分析了民俗文化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诵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不可或缺的手段,教师需重视诵读,利用诵读,把诗歌的本质特性与诵读结合起来,通过诵读使学生由视听走向情感体验,由整体感知走向诗意的参悟。在诵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