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高升油田进入蒸汽吞吐开发中、后期暴露出来主要问题,研究了多项稠油稳产配套技术及应用,有效地缓解了层间矛盾,油层纵向动用程度得到提高,有效地控制了稠油产量的递减,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实现原油产量稳定。为类似的稠油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以地质、地震和测井等多种资料为基础,采用井震结合的模拟方法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精细地描述水平井区构造特征及储层砂岩的展布规律,优选水平井的目的层位和穿行轨迹,可提高水平井的砂体钻遇率、储层构造描述精度和砂体预测准确度,为水平井的优化设计和地质导向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4.
文章以数字化油田技术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数字化油田技术在稠油开采项目中的应用意义,并详细阐述物联网、通信技术、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智能预警4项关键技术,旨在论证数字化油田技术应用可行性,推动传统地面工艺技术创新变革,打造现代化稠油生产模式,保证油田稳产。 相似文献
5.
油藏经营管理水平评价是油田油藏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构建开发、生产、财务、储量价值一体化的油藏经营管理水平评价体系,分年度开展油藏经营管理水平评价工作,全面量化反映五个层次单位的油藏经营管理水平,进行横向和纵向比对分析,为油田企业发现问题、科学决策和提高管理水平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6.
沈阳油田安12块油藏纵向上层间差异很大,水驱不均衡,局部注采井网不完善,部分油井供液不足。2009年对安12块油藏进行精油油藏分析,实施综合治理,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进一步发展和精细地震勘探的要求,地震勘探的目标逐渐转向小断块油气藏和陆相薄(互)层油气藏,如何求取薄层厚度已成为当今油气地震勘探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根据两个界面的位移和应力之间的关系,从频率域地震波传播方程推导了任意入射角情况下,薄层弹性介质纵波、转换波反射系数谱。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B-区断东薄差油层措施挖潜状况,探讨了薄差油层措施挖潜的技术界限及方法,并通过技术经济界限评价,并把充分挖潜剩余油、提高水驱开发效果作为措施实施的目的,为今后的油田措施挖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一、前言
油层保护技术是贯穿于油田开发的钻井、完井、试油、注采及增产措施全过程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出现伤害都可能导致所有油层保护措施前功尽弃。储层在原始地层条件下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油田开发过程中,入井流体进入地层与储层岩石和地层流体不配伍,或开采参数不合理破坏了储层内部的相对平衡,都会造成储层伤害,因此必须坚持对油藏储层进行全过程、系统化保护。 相似文献
11.
12.
13.
阐述了侧钻水平井钻井液性能要求和现场应用效果,并提出了钻井液的维护处理方法。大庆油田北2—21—CZL449井采用聚合物防塌钻井液体系,整个钻井过程显示,钻井液具有较强的抑制性,滤失量低,造壁性好,携砂能力强的特点,钻井液混入原油后,保持了优良的润滑性。结果表明,钻井液满足了侧钻水平井的防塌、防卡、悬浮携砂的要求,保证了侧钻水平井成功完钻。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于水平井具有穿透油层长,泄油面积大、生产压差低、产量高、投资回收期短、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受到国内各大油田重视,各油田相继开始了水平井技术研究。但由于水平井井身结构复杂,使采油工艺面临许多技术难题,水平井采油工艺及配套技术滞后于生产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水平井完井试油受井身结构影响,其工艺技术较常规直井复杂;②水平井射孔工艺研究起步晚、起点低;③水平井采油技术滞后于生产,采油管柱组合等配套工艺还不完善,常规管柱、管材、井下工具无法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④水平井措施改造、工艺技术实施难度大,如分层段开采工艺、增产增注工艺措施等;⑤水平井修井工艺方面滞后于生产,修井、作业施工复杂,如冲砂、打捞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但同时,我国石油工业经过50年的发展,陆上高、中丰度的石油资源已接近枯竭,因此,低渗透、超低渗透油田的规模开发对我国石油工业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长庆油田在超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实施低成本战略,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三年来,成功地实现了超低渗透油田的经济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6.
在油藏开发过程中,有时暴露出许多矛盾:天然能量小,弹性驱及溶解气驱采收率低;油层平面及纵向上动用程度低;近井地带油层渗流阻力大,油井产能低;油层物性差,供液能力差等。针对这些矛盾,我们采取了井网加密调整、注采井网完善、高压注水、油层改造、加密及深穿透射孔、小尾管深抽、“水中”找油等一系列开发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采收率由18%提高到22.8%,部分断块年平均采油速度在1%以上,最高采油速度迭2.4%。本炙针对欢北杜家台低渗油藏特珠的地质条件和暴露出的特殊的开发矛盾,着重讨论提高低渗油藏采收率及开发效果的开发技术和成功经验,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PTH油层的孔隙度较低,渗透率分布不均匀,岩石孔道分布不集中,分选性较差,储层的非均质性强,孔隙的迂回程度较大。结果表明,Ⅰ类和Ⅱ类储层应作为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明确储集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充分发挥油气产能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辽河油田欢喜岭地区沙三段厚度较大,并发育多条断层,油气分布受构造和储层双重因素控制.利用STRATA程序由迭加地震数据和速度/密度信息2个输入流得到一个基本地下速度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进行地震数据反演,对沙三段大凌河油层和热河台油层开展圈闭综合评价,发现有利圈闭4个,部署井油井4,计算资源量为121.7×104t.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