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陶峘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12-15
在阐述国外宪法有关私有财产权保护制度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宪法因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公共财产的优势地位过分强烈,私有财产权的基本权利地位及人权属性等没有得到彰显,存在着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不足.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制度的思路:我国宪法应确立私有财产权的宪法地位,并将其纳入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系,明确确立征收、征用的正当程序原则. 相似文献
2.
钱福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5)
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宪法中的私有财产权与社会保障权的优先顺位的确定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私有财产权优先和社会保障权优先.前者是资本主义宪法的倾向,后者是社会主义宪法的倾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对于私有财产权和社会保障权的顺位确定,在价值顺位上仍保持原有倾向,但在操作顺位上却日趋同化.当代社会合理的价值目标应确定为:对私有财产权和社会保障权给予同等的重视.合理的实现方案应确定为:在保障私有财产权优先实现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保障权. 相似文献
3.
彭玉凌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3):33-35
我国宪法中私有财产保护条款的出现,无疑是在保护人权道路上的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条款并非尽善尽美。笔者认为,在私有财产权规定归属、征收征用制度、补偿条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修缮。 相似文献
4.
邾立军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5-58,77
我国宪法经过四次修宪后,有关私有财产权保障规范体系已经形成,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宪法上私有财产权保障规范方面完美无缺。本文试从应然的角度反思我国私有财产权保障的不足之处,并就我国实际提出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邾立军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通过对西方近现代私有财产权宪法保障进行比较发现,私有财产权保障在从近代模式向现代模式演变的过程中,后者对于前者并不是否定,而是发展,贯穿的主线就是私有财产权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6.
吴昭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0):39-43
文章认为以人为本理应成为当代中国宪法哲学的基本内核与根本理念:第一,人本宪法哲学价值取向回应了扩展权利的时代要求;第二,人本宪法哲学价值取向顺应了公民加强人权和公民权保障的要求;第三,从历史发展进程角度看,人本宪法哲学价值取向符合立宪主义的价值观。文章还从树立权利本位、宪法和法律至上的思想,限制行政权力,建设有限政府,依法立法,改革司法等方面探讨了切实强化人本宪法学价值取向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崇英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21-23
宪法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工具价值和目标价值 ,比较中外宪法价值在取向上的异同 ,现代中国宪法价值在取向的基本原则上 ,既要保留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价值 ,又要吸收世界宪法价值的精华 ;在取向的选择模式上 ,坚持本土性宪法价值与世界性宪法价值的良好结合 ;在取向的基本内容上 ,坚持宪法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人民本位的宪法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广辉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2):61-65
财产权的形成乃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护私人财产权是政府存在的正当根据和优良政体的基本特征。自进入20世纪以来,宪法对财产权的确认和保障发生了两个方面的新变化。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宪法对财产权的规定始终是根据财产权主体的政治地位来确定保护的范围和力度。我国现行宪法在经历多次修宪之后,提升了私人产权的保护力度,但单纯完善宪法规范本身,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侵犯公民财产权的问题。要使公民的财产权得到有效的保障,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较之资本主义国家宪法,我国宪法在对财产权的规范上,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周恩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2):45-4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取向之间是相得益彰的。这是因为 :市场经济不排斥道德信仰 ,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不拒绝共产主义信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同时更强调团队精神 (集体合作精神 ) ;市场经济不是“享乐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艰苦奋斗、勇于奉献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因此 ,坚持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取向 ,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得到极大地发展 ,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将得到极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10.
宪法修改对私有财产权地位的确认,是国家对私有财产权的政策和态度的具体化、法律化,而具体的、有力的保护应是各部门法的任务和司法者观念的转变.修宪仅为私有财产所有权提供了一种宪法地位的宣示,从而体现了宪法规定私有财产权的本质属性,也为如何保护私有财产权的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性最高权威的法律支持;但是宪法中这一经过修改的规定得以彻底执行,还必须使部门法、司法救济和有关法律领域得到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许婧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6):33-36
随着宪法修正案的颁布,在此之前我国社会各界对私有财产权写入宪法的热烈讨论,在宪法层面上的表述最终有了答案。"私产入宪"是我国宪法变革的一大成果,标志着我国宪法观念的一大革新,并在符合国情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与国际做法接轨。同时,它也是我国宪政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祁建平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90-93
包括私有财产权在内的财产权是宪政的基石、人权的屏障、制约公权力的有效手段 ,与维护宪政秩序、促进社会效益密不可分 ,它是谋求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动力、维系人类自由与尊严的根基 ,堪称孕育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温床 相似文献
13.
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作为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的一种主要形式,发端于欧美国家,主要有以美国为代表的投资型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的保险型模式。基于对国外模式、经验的考察以及对国内实行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分析,得出在我国采用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路径选择:加大制度创新与供给,建立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规范与税收优惠政策并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民众保险与责任共担意识;统筹精准管理与精算平衡。 相似文献
14.
方印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2):116-118
规定生态环境保护义务,建立与完善相应的审查机制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生态化的重要内容。逐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采取以强制环境责任险为主、自愿环境责任险为辅的原则,积极推进生态破坏责任保险制度的建设,应是我国民事责任保险制度生态化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杨翠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1):73-76
在我国古代 ,公私之争由来已久 ,且大多数人主张以公胜私。到了 17世纪前后 ,随着社会政治与经济的种种变化 ,进步思想家们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公私观。具体表现在以下 5个方面 :1)他们在“私心自然”基础上 ,对传统的私观念“一分为二”;2 )主张“众私之和”为公 ,公通过私表现出来 ;3)主张天下为公 ,斥责绝对专制君权是天下之“大私”;4)公私性质具有时空上的相对性 ;5 )比较客观地评价了“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财产保险合同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财产保险合同的成立要件、生效原因、终止时间与其他合同比较有明显的特殊性。财产保险合同应属于不要式合同,其成立的时间应是保险当事人就保险合同的条款达成一致时;保险费的缴交是合同履行问题,不应将保险费缴交的时间作为财产保险合同法定的生效时间;财产保险合同的终止一般向后产生约束力,但在法定或有约定条件存在时,也向后产生溯及力。 相似文献
17.
私有财产权的行政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晚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2):114-120
私有财产法律制度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财产制度,2004年宪法修正案对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的规定,为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提供了宪法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作为基本财产法,确定了对私有财产进行保护的规则.基于法治建设和法律制度完善的需要,我们必须全面构造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体系,宪法、民法、行政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构成了财产权保护体系的基本结构,在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制度功能,三者相互合作,不可能互相代替.而目前我国行政法对私有财产权保障制度的缺失,致使我国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体系不完整,急需按照世界通例完善私有财产权的行政法保护. 相似文献
18.
邢少群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7-9
针对我国现阶段是否应将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在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它为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论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写入宪法,是2004年修宪的一项重要内容。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与宪政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护私有财产权加快了我国宪政建设的步伐,体现了民主自由和个人自治,明确了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界限,同时也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把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写入宪法只是实行法治的第一步,还存在很多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保险险种的经营绩效是险种综合实力的体现,绩效评估有利于保险公司客观、准确地认识 所经营险种的发展。文章利用SAS软件从中国保险行业整体以及各家财产保险个体的角度从 规模成长、盈利能力以及发展风险等方面对财产保险公司机动车保险的经营绩效进行了详细 的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的车险经营状况参差不齐,优势与劣势并存,必 须总结经验与教训,努力提高车险业务经营的整体实力,促进中国车险市场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