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S·艾略特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之一。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他提出了著名的"非个人化"与"客观对应物"理论,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强调诗歌流露的情感,应该是"非个人化"的,具有一种人类共通的智性和理念;在《哈姆莱特和他的问题》中,艾略特进一步提出,"表现感情的唯一途径"就是客观对应物,并且成功地将这两种理论运用在他的代表作《荒原》中。  相似文献   

2.
T.S.艾略特不仅是西方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他的“历史意识”、“非个人化”理论、“客观对应物”等一系列观点,在西方现代文学批评上具有开创和先导作用。而带给他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荒原》则很好地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才华和作为理论家的睿智的结合。从艾略特的文学观念出发,以《荒原》为例证,粗略建构对艾略特的认知框架。  相似文献   

3.
评论界对《荒原》的文本解读方式很多,提出的见解也存在诸多分歧。为深入理解作品的真正涵义,应该将作家的文论同他的作品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也就是从艾略特本人的文学批评理论出发,尽可能准确地诠释作品中的“客观对应物”。  相似文献   

4.
《丁·阿尔弗莱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的第一部重要的诗作 ,它不仅确定了诗人今后的创作方向和表现的主题 ,而且艺术手法和风格已趋于成熟。作为诗人兼评论家 ,艾略特的一系列的现代主义的批评原则为理解其作品的精神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用他的“客观对应物”、“诗歌的非个性化”等诗歌创作与鉴赏理论解读其《丁·阿尔弗莱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相似文献   

5.
情歌的主题是爱情 ,但《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却是一首无情的情歌。艾略特在诗中以悖论为框架 ,佐以象征手法、内心独白和典故法等 ,反映了他早期的诗歌理论 ,即创作过程“非个性化”和营造“客观对应物”。其诗艺的标新立异影响了他以后的诗歌创作 ,奠定了艾略特现代主义诗坛领袖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荒原”诗派是日本战后诗歌的起点,继艾略特的《荒原》之后,对诗歌史中的“荒原”母题又有东方式的贡献。艾略特的《荒原》对一战后的欧洲乃至全人类的荒原(他认为)作了超越其上的哲学思考。荒原的出现被认为是个普遍的轮回,荒原的拯救需要甜蜜的宗教;“荒原”诗派则寻求着自己对二战后日本出现的荒原的一种价值效应。为此他们在荒原中跋涉,在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中寻找解脱荒原的路径。艾略特采用的是神话与现实相呼应的结构,“荒原”诗派则运用“物哀怜”的抒情体制结构诗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艾略特早期哲学思想中考察其追求诗歌的“隐晦”目标,并通过中西诗学观点的比较指出艾略特的“哲学诗歌”误区,这一误区导致他在早期诗歌特别是在《荒原》中使用“生典”和“硬典”的修辞败笔。  相似文献   

8.
论《荒原》叙述视角上的陌生化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学派的核心概念“陌生化”旨在分析现当代文学中“复杂化形式的手法”。而T.S.艾略特的《荒原》可谓是运用这一技巧的杰出典范。通过分析《荒原》在叙述视角上“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归纳了其在叙述视角上采用的各种“陌生化”技巧,如异化视角、全知叙述视角和叙述视角转换等,为解读这部现代主义诗歌的巅峰之作提供一种新的诠释方式。  相似文献   

9.
《荒原》中的主体是一个非主体的主体 ,非中心的中心 ,在自我解构中构成了自身 ,又在不断牺牲自己 ,不断消灭个性的同时 ,形成了一个更有价值的多元主体的对话。这完全是对诗人本人的“非个性化”和“客观对应物”理论的一个验证。诗人用这种方式将历史与现实、远古神话与现实故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相交融 ,让读者从多方位、多层面、多视角地看到西方现代文明的荒原的现状、诗人拯救荒原的祈求以及宗教信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托·斯·艾略特是本世纪初西方象征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他的诗作及其文学论著从形式到内容俱独树一帜,对两次大战期间西方诗歌及诗歌理论的发展曾起过不可低估的影响.他在一九二二年写成的、被誉为“现代史诗”的《荒原》,更是独辟蹊径,堪称“二十世纪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作者在这首四百多行的长诗中,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个破败荒芜、生机衰竭、人欲横流、危机四伏的现代西方“文明”社会,写出了“站在毁灭边缘的一种完全失掉信仰的心境”.从自然界的荒漠到人世间的荒诞,从现代生活的荒淫糜烂到整个“文明世界’的荒谬绝伦,全诗突出了一个“荒”字.要复苏这片“荒原”,诗人奉劝人们重新皈依上帝、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艾略特本人生活经历与思想探索,以及他最终对基督教的皈依,来系统研究他在其代表作《荒原》中表现出来的拯救意识。艾略特在《荒原》一诗中,认为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洗礼的西方现代社会,进入了一场没有理性、没有信仰、没有秩序的精神文化危机之中,而只有重建基督教信仰维度才能加以拯救。但他宗教救赎的思想是有局限的,终因基督教观念无法把握现代荒原世界而宣告失败。然而艾略特的努力并不是没有价值的,也许正是他无路可走的处境告诉我们应该开辟一条新路,去救赎现代荒原世界,这即是我们站在艾略特这个巨人的肩膀上的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2.
从《文选》看艾略特早期诗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艾略特全力反对浪漫主义诗歌对个性的张扬,反对情感的直接再现,主张扩大诗歌内容的范围,用“客观对应物”来唤起感情、表达感情。这一思路与特别强调“比兴”作用的中国古典诗学相视而笑,与刘勰的“拟容取心”说尤为契合。本文沟通中西进行比较研究。艾略特强调思想进入诗歌必须与感觉相结合,因此推崇英国玄学派诗人,讲究理趣。他反对传统的批评方法,强调对文本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其批评实践为此后新批评派的“文本阐释”树立了榜样;但他又不同于新批评派,因为他仍以“传统”作为判断的客观标准,而“传统”并非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不断得到修改和调整。艾略特反对抛弃传统,也反对墨守成规,主张转益多师,推陈出新。凡此种种都是很有价值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艾略特的三首长诗,构成了他自己精神历程的三部曲.《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以下简称《情歌》)是作者对现代“焦虑”的生活状态的表述,是他探索和追寻现代世界一系列问题的起点;《荒原》则是对这种焦虑状态的反思,系统地探讨了欧洲现代精神文化上的“荒原”现象,其成因及自我拯救的途径;最后,在《四个四重奏》中,艾略特皈依了宗教.找到了一个虚幻的精神家园.尽管我们对艾略特得到的结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又不能不承认,艾略特天才地预演20世纪许多思想家对人类精神文化的探索过程.这三首诗中,《情歌》一诗无论是创作时间,还是表现作者思想的逻辑顺序都应放在另两部作品之前,只有充分地理解和把握了这部作品,我们才能理解和把握另两首长诗.此诗是以主人公普鲁弗洛克向读者倾吐心曲的形式写成.“我”带着读者去到贵妇人的客厅,去向自己的心上人提出一个重大问题.从题目上看,主人公欲向某位女子求爱,但主人公一路上都在犹豫不决,反复思考是否应该,是否值得,敢不敢,能不能提出这一重大问  相似文献   

14.
艾略特的<荒原>运用了大量的意象.这些意象看似纷繁复杂,凌乱无序,其实是自成一体的.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诗歌创作理论使得这个体系有迹可循,以神话典故为框架 ,以诸多二元对立的元素为脉络,从各种混杂的声音和视角,构建了一个独特而完善的象征体系.  相似文献   

15.
象征是一种具象暗示,正如美国著名诗人托·斯·艾略特所说:“表达情感的唯一艺术方式便是为了这个情感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符号,象征在诗歌创作中运用得尤为普遍而深远。无论何种艺术追求,无论哪位有影响的诗人,都难免要或多或少使用象征这件  相似文献   

16.
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总需要一些哲学和美学思想来支撑。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荒原》的发表给西方文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震撼。《荒原》引用了大量的神话和传说,运用了大量的现代艺术表现手法,使之成为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艾略特使用的现代主义手法实际上是他对于“知识”和“经验”的认识论哲理的诗化反映。他使传统与现代交织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促使人们在荒原上进行探索,以求现代精神危机可以得到解救,他的作品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思索。  相似文献   

17.
艾略特的《荒原》是欧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锋之作.本文试图通过结合艾略特对他早期偶像多恩的态度及其态度的转变和他对《荒原》的评价,来分析理解《荒原》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艾略特是对20世纪文学做出巨大贡献的诗人,他的文学理论也有独特见解,对传统与创新,作家创作的非个性化,主观精神与客观对应物几个方面有深入的论述。他的早期诗作以干枯的"荒原"和情欲的"大海"为主体意象,表现对现代世界的感受和认识;后期转向宗教,以灵魂拯救为基本主题,深沉而富于哲理。他是将诗与哲理融合得天衣无缝的伟大诗人。  相似文献   

19.
艾略特"非个性化"理论是一个复杂的悖论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更是诗人寻找"客观对应物"而"间接地表现他的个性"的经验之谈.艾略特追求和提倡的是把染有个性的想像转变成无个性的艺术真实."非个性化"悖论蕴涵了个性与非个性即特殊与普遍、复杂与纯一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将新古典主义与现代西方社会生活的题材相结合,运用"非个性化"理论、客观对应物理论、意象、象征等手法展现出现代人空虚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是艾略特批评理论的文本示范。通过该诗对艾略特理论和诗歌文本进行同步分析,为艾略特研究提供一个较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