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来,全自治区安置城镇待业人员,取得了很大成绩。1979年安置了16万人,1980年又安置了近12万人。但是,必须看到,我区劳动就业问题仍然是严重的。首先,在目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都有大批城镇劳动适龄人口需要就业。据了解,1981年全区需要安置的待业人员有20万人,而且以后每年都将有七、八万新成长的城镇劳动适龄人口需要就业。此外,我区目前在全民所有制单位中,还有22万计划外用工,其中有12万是来自农村的,这部分人如何安置也是一个问题。其次,由于“文化大革命”以来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增加过快,经过企业调整后,全区将游离出20万左右的多余劳动力。这些都需要进行调整安置,这就大大增加了就业问题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六五”期间仅城镇安置就业的劳动力就多达3500万,据推算,“七五”期间城镇有3000万,农村有7000万多。人口要进入劳动年龄,城镇现有企业的富余劳动力约有2000万要求再就业,农业劳动力约有1亿多要向其他行业转移。我国第三次劳动就业问题尚未解决,可能出现第四次劳动就业问题。我们能否实现充分合理就业,能否避免出现第四期劳动就业问题,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如果其他条件正常,尽快建立健全我国的劳动就业指导体系,加强劳动就业指导,就成为一个亟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兰州市不但有数万的闲散社会劳动力需要安置就业,而且由于压缩基本建设和少数企业关、停、并、转,出现了一些潜在的过剩劳动力,使劳动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建立合理的劳动结构,妥善解决社会待业人员的劳动就业问题,使劳动结构和当前经济发展的状况相适应,这对于生产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安定团结局面的形成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新疆就业形势就业岗位供需矛盾突出目前 ,新疆有四大群体亟待解决就业问题 :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来流动就业人员、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特别是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度增大 ,其中最困难的是“40 50”人员的就业问题。“40 50”人员指 40岁以上的下岗女性和 50岁以上的下岗男性 ,他们大多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 ,再就业能力差。 2 0 0 2年 ,新疆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在城镇就业的人员约 3 6 5万人 ,而新增就业岗位只有 2 0万个 ;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 1 50万 ,其中需转移到城镇就业的约为 2 5万人 ;外来劳动力约为 40万…  相似文献   

5.
文拟就城镇劳动就业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城镇劳动就业问题是一个什么问题 劳动就业问题,这里主要是指当前城镇多余劳动力需要安置就业问题,它牵涉面很广,影响的因素很多,联系到人口  相似文献   

6.
劳动就业已经成了城市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几乎所有城镇都有一批待业劳动力。去年,各级党政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安排了七百多万人就业,今后仍有大量城镇人口需要安排。这既是我们国民经济调整中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也是我们向四个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些年来主要流向城镇和乡镇企业,这仍是今后应坚持的重要途径。但经过十来年已转移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后,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与城镇劳动力总量过剩的矛盾。1990年末,全省城镇劳动力达509.9万人,其中待业人员11.2万人。城镇隐性失业又严重,企业富余职工约30万人。在大中城市和陕北陕南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县,问题尤为突出。如绥德县有3万多非农人口,1990年待业人员高达2633人,占全县非农人口的9%。据省劳动部门预测,1990年至2000年,全省城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指城市经济建设中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所组成的劳动者群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不可逆转之势向城市的转移,使农民工逐渐成为我国城镇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鞍山市为例,截至2003年年末,城镇户口从业人员为52万人,农民工则达到41万人,而且绝大多数就业于企业中的各种脏、险、重、累岗位上。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典型的二元经济中,农村存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被认为是造成“三农问题”的罪魁祸首,而且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将这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现代部门。然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转移就会对城镇就业产生冲击,因此,这种转移并不是无条件的。在农村劳动力迁移率的简单模型中可见它对城镇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是指城市经济建设中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所组成的劳动者群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不可逆转之势向城市的转移,使农民工逐渐成为我国城镇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份,以鞍山市为例,截止2003年末,城镇户口从业人员为52万人,农民工则达到4l万人,而且绝大多数就业于企业中的各种脏、险、重、累岗位上,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也随之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前南宁市待业人员的安置任务仍相当繁重,据劳动部门提供,1983年全市共有待业人员24,804人,上半年只安排了7,603人,预计从下半年到1985年要安排的待业人员为53,000多人。根据南宁市“六五”期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及预测1985年的经济发展情况,全市的劳动就业问题,有以下几个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劳动就业是当前国民经济调整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整个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带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这个问题处理的恰当与否,不仅直接关系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且对巩固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至关密切。近几年我国的劳动就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77—1980年四年中全国安排2,867万城镇待业人员走上了工作岗位,平均每年717万人。党和政府确确实实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并不意味着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彻底解决。瞻望未来,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年龄构成轻,每年都陆续有大量劳动适龄青年需要安排;广大农村随着各种形式的联产计酬责任制的推行,剩余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日俱增,给社会带来的压力远比城镇的待业青年数量要大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已成为安置社会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拓宽就业渠道是当前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在安置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非公平竞争、行业结构不尽合理、就业人员择业观念落后、民营企业自身缺陷等问题的理性分析,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一是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二是完善吸纳就业保障措施;三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四是努力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兰州市就业服务局,是承担政府行政职能的就业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全市城乡社会劳动力,组织发展集体经济扩大劳动就业,进行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开展就业训练和转业转岗培训,管理职工失业保险和归口管理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为城镇失业人员和企业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服务。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步伐的加快,出现了大量企业下岗职工和破产企业职工,城镇失业人员剧增。因此,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兰州市就业服务局5年来,就业指导8.5万人次;培训下岗、失业职工62781名;为下岗、…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再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失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之间的矛盾,这对于组织更多的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切实做好再就业工作至关重要。 一 众所周知,我国现有7亿多劳动力,分布在农村的有4.5亿。由于农村经济靠粗放经营,现有的农业资源就业弹性十分弱小,仅能容纳1.5亿劳动力,加上乡镇企业容纳1.2亿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6000万劳动力和2000万从事多种经营的劳动力,农村仍存在剩余劳动力约1亿,这是一支数量庞大的失业大军。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一方面,城市企业在深化改革过程中,下岗职工不断增多,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再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受经济利益驱动,纷纷进入城市寻找就业岗位。据统计,1997年全国流动的农民工达到6000万。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对失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这个矛盾究竟怎么认识、怎么解决,对农民进城是堵还是疏,这是实施再就业工程中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贵州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多.据调查统计,全省农村劳动力由1983年的1034.10万人增到1993年的1524.69万人,10年间净增490.59万人,年均递增3.69%;在同一时期,剩余劳动力由401.9万人增加到686.10万人,年均递增5.50%,高于总劳动力年均增幅的1.81个百分点.剩余率也由39.0%上升到45.0%,上升6个百分点.如何组织、引导如此众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充分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不仅事关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大局,而且也是加快贵州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三年出台的三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在强调“三农”问题,都在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要解决农民问题就必须减少农民,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原有土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通过发展县域、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逐步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初具雏形,初步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山东省结构性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山东省的劳动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长期存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就业的制约作用也日益突出,既导致了城市就业量的减少,遏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极大的制约了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不断加剧结构性失业的危机。通过对山东省劳动力市场的实证分析,认为应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增强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同时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构建一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应对新形势下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地区间的有序流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工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分布及剩余状况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有4.4亿人。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的分析预测,到2000年,我国人口将突破13亿大关,其中农村人口约10亿,15—59岁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6.6亿,实际劳动供给人口约为5.9亿。从劳动力需求看,种植业劳动力需求量约为1.6亿,林、牧、副、渔约需0.8亿,共计2.4亿。也就是说到2000年农村将有3.5亿人的劳动力需要到非农产业部门就业。即使按1978—1988年农业劳动力转移量每年800万人估计,到2000年时农村中仍将有近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葛金田 《东岳论丛》2004,25(2):80-83
城市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滞后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面临下岗职工再就业、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矛盾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农民工已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焦点问题 ;要彻底清除限制农民工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歧视性政策和规定 ,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