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信春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5)
我们这里讨论“有”字句单句复句的划分,涉及的“有”字句是下面这样一些句子: (1)大约是在十八世纪,有一群金发碧眼的人,骑着骆驼来到这八达岭下,[他们也被这雄伟的长城所惊倒。](《散文》,81年2期8页) (2)有几个浑身晒得在黝的青工,赤着脚丫在海淮上撒网。(同上,27页) (3)我国有很多有成就的知识分子,至今还没有受到充分的使用。(《光明日 相似文献
2.
陈天福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
句子的类别是句法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按照结构的不同把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这是世界语言中的一种普通分类法,绝大多数汉语语法著作也都是这样分类的,只有少数语法著作有不同的分类法。尽管句子划分为单句和复句早已为汉语语法学界所公 相似文献
3.
单复句划分的“结构标准”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
句子可以划分为单句和复句,这早已被多数语法学家所肯定.但是,有些句子,在这种语法著作里分析为单句,在那种语法著作里又分析为复句,其症结所在就是划分的标准不同.标准不同,结论自然也就不一样.关于单句和复句的划分,语法学界曾提出过种种不同的标准,如结构标准,意义关系标准,语序标准,语音停顿标准,关联词语标准等.多数学者认为,单句和复句的划分是个复杂的问题,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完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而结构标准应作为区分单句和复句的主要标准.“因为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的.单句也好,复句也好,都是语言的结构单位,研究它们的不同,必须从结构入手…….”① 相似文献
4.
郭姝慧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3):27-32
文章讨论了"把"字句和"使"字句的置换问题.本质上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分析型致使结构,各有不同的句法构造和语义构造,"把"字句是强致使句,"使"字句致使性相对弱些."把"字和"使"字不能无条件地互相置换."把"字句和"使"字句各有对句中动词的要求,有些动词既能用于"把"字句,也能用于"使"字句.能跟"使"字句置换的"把"字句"把"后部分都能独立成句;而且其致使事件谓词一般隐含;如果致使事件谓词没有隐含,那么"把"后成分一般得是致使事件的施事、感事或主事性成分,或者是与这些成分有关的领属性成分.能跟"把"字句置换的"使"字句其句中动词必须符合"把"字句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李人鉴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3)
在实际语言的接触中,我们看到“使”字句和“把”字句二者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这使我们想到有这样几个问题是值得加以探讨的:一、“使”字句和“把”字句究竟有哪些类似之处?二、“使”字句究竟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应该怎么分析?三、“把”字句究竟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应该怎么分析?下面分别加以讨论。一有不少“使”字句可以把其中的“使”字换成“把”字,也有不少“把”字句可以把其中的“把”字换成“使”字。这里只举句中用同一个动词的若干句子为例,以资对 相似文献
6.
"由"字句、"被"字句这两个句式既有相似点,又有细微的差别.在"由"字句中,"由"和介引的对象的位置相对灵活,可以居句首,也可以居第一个名词的后面,但"由"介引的对象一定出现,不能省略;在"被"字句中,"被"和介引对象的位置相对稳定,一般不能居句首,但"被"介引的对象可以出现,也可以省略."由"字句、"被"字句在语义和使用频率上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全立波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1):149-153
对20世纪上半叶的数部经典著述中关于复句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得出如下结论:在单复句划界标准研究上,具体有过"单句""主谓词组"/"句子形式""结构关系""语音停顿"和"多元结合"五种标准;在复句的分类研究上,具体有过"一分法""二分法""三分法"三种分类法。 相似文献
8.
景士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本文从语言实践出发,探讨了语法关系中的目的复句,认为一般语法著作中不提目的复句或作为因果句的一种下属类型是不妥的,目的句有跟因果句不同的句法形式和语义内容,并从目的句的界说及类型,如何区分目的句和因果句,以及目的句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初唐诗人王梵志及其白话诗 王梵志在唐宋时代,多为人知晓。敦煌写本王梵志诗,有从唐大历年间到北宋初年的手抄写本,共保存下王梵志白话诗三百多首,足见他的影响远及边陲。宋以后王梵志的名字有如明星陨落,渐渐地竟不为世人所知了,直到1900年发现了敦煌石室藏书,王梵志才重新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是”字句(本文泛指在形式上用“是”的句子)不但用途广泛,使用频率也很高,而有些又极易混淆。因此,本文试就如何辨析几种常见的“是”字句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用“是”作判断词的判断句。判断句是“是”字运用最广泛的句式,句中用“是”充当谓语,联结主语和宾语以表示判断。判断句中的主语和宾语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关系,如“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二是从属关系,如“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同一关系的主语和宾语往往可以互换而表达的意思不变;从属关系的主语和宾语一般不能互换,否则就会造成误解。弄出笑话。二、用… 相似文献
11.
汉语单复句划分标准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良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1):88-92
汉语没有单句、复句之分。现在已有的几种划分法(成分划分法、高一层次法、复合命题法、共同成分有无法、谓读多少法、硬性规定法、主谓复杂说、界限不清无害说等)都分不清楚汉语单句、复句之别。 相似文献
12.
周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10
"把"字句与"被"字句是两种表示致使义的句式,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和对比性.文章引入"致使力的传递"这一概念,基于致使力传递的观察视角,提出"把"字句表示正向致使,"被"字句表示反向致使,并分析二者的异同.二者的共同点在于:致使的发生认知域,致使者的强施力性和被使者的强受力性,以及语义重心--被使者及其变化.二者的差异性在于:被使者的直接受影响性与间接受影响性,致使者的间接致果性与直接致果性,动态过程性与静态叙述性,致使力的非单一来源与单一来源. 相似文献
13.
四上面我们已扼要说明,单复句划界为什么只宜采用结构的标准。为求行文简洁、省略了许多例句。下面我们试用结构标准对一些文章中常常提及的若干有争议的句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试论“使”字句和“把”字句(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人鉴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1)
三用“把”字构成的结构,一般语法书都认为是一种偏正结构,说“把”字是一个介词,它的语法作用是把宾语提前,“把”和前置的宾语构成介词结构,充当后边的动词或动词词组的状语,这后边的动词必须是及物的,并且是能够管到这个前置的宾语的,这种说法是不是如实地全面地反映了客观语言实际,是需要我们根据语言事实来作出判断的。确实有不少“把”字句,“把”字后边的名词性词语是和它后边的动词之间有动宾关系的。例如: 1.雷虎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幸亏来人一伸手把他扶住。 2.下午,护士把他带进了手术室。 3.回到家,奶奶已经把饺子煮熟了。 相似文献
15.
一现代汉语中,有些句子像单句,又像复句,这就有个单句与复句如何划界的问题。这一问题1957年在语法学界曾进行过讨论。以后,许多人继续深入探讨,侧重于研究这类句子的结构和与它相关的特点,并先后分别地从复杂的言语现象中归纳出划界必然牵涉到的句子结构、语音停顿、省略主语、关联词语和意合法等五个问题。这就是划界的五项主要标准。除此之外,还有人提出意义、语调等标准。 相似文献
16.
李人鉴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3)
二用“使”字(或“使得”)构成的结构,有人认为是一种动宾补结构,有些人则分别称它为“递系式”“递谓式”“兼语式”等。总之,他们是把“使”字连同后边的名词性成分看做一个语言单位的。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有待商榷的。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在“使”字后边可能出现怎么样的一些结构。 相似文献
17.
“得”字句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志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0 说明 本文描写的是述补结构的一个小类:“得”后为程度补语或结果补语(有的叫情态补语或状态补语)的述补结构,“得”后为可能补语的述补结构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从语言的系统性角度出发,我们以北京话的典范作品──老舍和著名民间评书艺人陈士和的作品──为主要考察对象,也兼及其他作家作品的语言现象,以资参照比较。为了行文方便,我们把“得”前的谓词记作X,“得”后补语记作R。 §1 X与R的互选性 部分“得”字句,X与R有互选性。大体情况如下: R=很 凡此类“得”字句,在北京 相似文献
18.
论“是”字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天福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论“是”字句陈天福一、“是”的语法功能“是”在古汉语里主要有两种词性;一为形容词,与“非”相对,意为“正确、合理”,如“自以为是。”(《孟子·尽心下》)一为代词,与“彼’湘对,意为“此、这”,如“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是”表... 相似文献
19.
李人鉴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2)
现代汉语里的“被”字句究竟应该怎么分析,因为《初中汉语课本》语法体系广泛推行的影响,近年来似乎并没有多少分歧的意见,也没有引起多大的争论。可是在早些时候的若干语法论著里,对这种句子的分析,却是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的。这牵涉到“被”字句有哪几种类型、“被”字的词性怎样,“被”字句应该怎样分析等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一番。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