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5月31日上午,在郑州市中牟县九龙镇,由比利时晨露国际出资、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建设的"晨露国际郑州爱童园"正在举行盛大的开园仪式,政府领导、民政同行、国际友人纷纷到会祝贺,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又一次先行,一个熟悉的面孔再一次进入大家的视野--这不是救助保护流浪儿童"郑州模式"的创立者、郑州市民政局副局长王万民吗?  相似文献   

2.
救助管理是助人的工作,这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目标理念一致。社会工作理念的引入、专业人才的使用、专业服务的开展为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各项工作增添了活力,使“郑州模式”得到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2003年8月1日国务院381号令《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其在实践中探索的四级联动社会救助网络体系、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的“郑州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刊特约记者就此项工作的运作发展情况采访了郑州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苏俊魁同志。  相似文献   

4.
救助保护流浪儿童"郑州模式",是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创新的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体系.这个体系采取全天候开放式救助点、固定救助亭、流动救助车、类家庭、家庭寄养、技能培训、网站服务、跟踪回访、高校社工合作、定期评估等多种形式,对少年儿童进行救助保护.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2006,(8):I0019-I0019
河北省秦皇岛市救助管理站坚持“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宗旨,推出了一系列救助新举措,由过去的被动单一式救助发展为主动多元的救助模式。此外,秦皇岛市救助管理站积极拓展救助职能,建立了“秦皇岛市  相似文献   

6.
《社会福利》2006,(8):F0003-F0003
2005年8月17—18日,全国救助管理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现场会在河南省郑州市隆重召开。郑州会议总结了新的救助管理制度建立两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交流了经验,分析了形势,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救助管理工作的任务。郑州会议是在救助管  相似文献   

7.
张齐安 《社会福利》2004,(10):46-47
自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建立新型关爱性救助制度以来,全国共有经改制转换和新建的救助机构909个,其中由地市级以上民政部门管理的有369个,由县级民政部门管理的有540个。各地救助管理站规模大小不一,功能繁简不同,这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设施基础。出乎预料,实施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制度以来,受助人员并未蜂拥而至救助管理站,相反有的救助管理站出现了无人上门求助的反常现象。这不能不使我们对如何建设救助管理站问题予以深思。  相似文献   

8.
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管理,是各级救助管理站的工作难点,在工作中,救助管理站创新开展救助工作“四个一”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与民政部颁发的《城市生活无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实施以来,郑州市救助管理站本着“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宗旨,开拓创新,主动作为,走上街头,现场服务,为切实维护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逐步探索和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配合新办法实施的  相似文献   

10.
《社会福利》2006,(8):I0008-I0008
长春市救助管理站坚持“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将依法救助和灵活救助相结合,探索出街头劝导救助、联动救助、宣传进社区救助等主动救助模式,开展了请流浪者回“家”过年  相似文献   

11.
自2003年8月1日《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实施以来,天津市救助管理站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边学习边实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救助管理模式,创造性地开展救助管理工作,为受助人员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救助服务,极大地丰富了新型救助工作的内涵。实施基础性救助 《救助管理办法》规定了对受助人员的五项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6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救助管理站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强化“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核心思想,通过政府购买、委托、项目管理等契约式公共服务方式,对引入社会组织力量参与救助管理工作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自2003年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简称《救助管理办法》)施行6个月以来,天津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858人。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救助管理站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坚持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救助管理工作。在丰富救助工作内涵方面,他们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救助管理工作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大背景下,加强社会资源整合推进救助管理工作社会化, 引进预防干预机制,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教育、管理、培训和安置是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的目的和根本。在社会化思想的指导下,郑州市救助管理站王万民站长大胆提出了自己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三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疆自治区救助管理站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救助管理办法》,结合新疆实际,加强救助管理调查研究,注意探索研究解决突出问题的办法措施,初步建立起  相似文献   

16.
《社会福利》2004,(12):31-32
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工作作为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的突破口和改革创新的旗帜。在2004年10月28日~30日刚刚结束的由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领导及相关社会学专家学者组成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专题调研组对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进行的调研评估考察后,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全国救助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天津市救助管理站由固定救助向流动救助、由被动救助向主动救助转化,推出人性化救助系列服务新举措。2005年元旦前夕,天津市救助管理站向社会做出承诺:“不让一个生活无着人员流落街头”.  相似文献   

18.
《社会福利》2006,(8):I0014-I0014
自《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柳州市救助管理站暨柳州市流浪儿童保护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救助为民”的宗旨,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审时  相似文献   

19.
倾力构建社会化救助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玉玺 《社会福利》2005,(12):36-36
在救助管理工作实践中,大连市救助管理站不断创新,强化协作,整合力量,构建社会化救助网络,创造了具有大连特点的社会化救助管理工作模式。社区协作,救助职能进社区。2004年,大连市民政局在总结城市救助联络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市救助站与所属社区开展联合救助所取得的实际成效,决定将救助管理纳入社区职能。  相似文献   

20.
《社会福利》2006,(4):F0003-F0003
2001年,郑州市救助保流浪少年儿童中心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展流浪儿童合作项目.紧紧围绕尊重儿童意愿、维护儿童权利的工作理念.开展了“类家庭”、“社工外展”、“技能培训”、“家庭寄养”、“跟踪回访”等集预防和救助于一体的救助活动.被民政部誉为“郑州楗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