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7.
春天最难过的是没有收获的耕耘,人生最难过的是失去信念的寂寞——继甘sir(甘炳光)的《坚守信念》(以下简称《坚守》)一书之后,香港可爱的社会工作同工们又带给我惊喜,让我在社会工作的道路上选择坚守,获得勇气与支撑。这不得不感谢甘sir及其学生一同写作的《回归信念》(以下简称《回归》)一书。 相似文献
9.
金秋八月,记者有幸到中国公关之乡—安徽省蚌埠市的淮上区参加公共关系协会成泣大会。-踏入人杰地灵的土地,便仃“春风”扑面而来。那里的人淳朴、厚道,爽快、善良。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0.
《青春岁月:学术版》2022,(2):9-14
<正>米哈伊尔·叶夫格拉福维奇·萨尔蒂科夫,十九世纪俄国著名革命民主主义作家,早期发表作品时署名尼·谢德林,后用萨尔蒂科夫·谢德林(以下简称谢德林)。此外,谢德林也是继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皮萨列夫之后出色的革命民主主义政论家和现实主义批评家。1863—1864谢德林受涅克拉索夫之邀参加《现代人》的编辑工作,1868年再度与涅克拉索夫合作,参加《祖国纪事》的编辑工作。在此期间,坚持了刊物的民主主义方向和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他强调说:众所周知,尊重人民,为人民的利益服务,正是那些居于充沛的生命力的理想之一,这些理想能够充实人类思想与活动的全部内容。1877年涅克拉索夫逝世后,谢德林继任杂志《祖国纪事》编辑,这本杂志以及后续的一系列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成了他一生的事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