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庞德是20世纪伟大的意象派诗人,同时也是中诗英译的创造性实践者。他的译作风格独树一帜,被称之为"阐释性翻译",在东西方翻译界受到广泛争议。本文从佐哈尔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把翻译研究与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的历史环境相结合来分析庞德中诗英译的目的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探讨了何为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并对庞德对《关雎》的译本从风格和内容上进行分析,探讨庞德在译本中时如何运用"创造性叛逆"的。庞德在《关雎》译本中存在极大的"创造性叛逆",使他的译文别具一格。这一研究有利于翻译研究者更好的理解翻译过程中的"不忠实"现象。  相似文献   

3.
韩流的盛行催生了韩国化妆品的"遍地开花",韩国化妆品在中国大行其道的光鲜背后却也因说明书引发诸多问题。国内译界罕有关于韩国化妆品的翻译的讨论,本文针对国内化妆品说明书韩译汉现状,结合相关理论与实例,分析化妆品说明书的误译原因并提出化妆品说明书汉译的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4.
《带灯》通过"带灯"这一女性形象在综合治理办公室的工作,展现了农村基层的种种问题。该作品富有浓郁的陕西区域色彩,在翻译上很容易出现文化误读和误译。2017年,由罗鹏翻译的《带灯》英译本出版,经过文本对比阅读,发现罗译本确实存在一些误译。从关联理论视角,从语言、文化及态度层面描述、分析《带灯》英译本,发现大部分误译是译者对源语语言及文化不够了解及粗心大意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意象派诗歌运动的发起人,美国诗歌改革的巨匠。他不仅是伟大的诗人,还是著名的翻译家和批评家。作为意象派诗风的倡导者,他对现代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庞德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有着特别的情感,他将自己对这些诗歌的理解融入到诗歌翻译中,从而达到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目的。本文从翻译目的论角度出发,以庞德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为切入点,研究庞德的翻译目的及他翻译诗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作为日语译者,不仅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日语语言能力,还需要有较高的母语能力。在翻译过程中,如果没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就会出现"误译""偏译"等现象,从而导致对对方的误解,妨碍跨文化交际,甚至导致失败,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中日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误译事例,论述译者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探讨影响译者素养的关键因素,从而寻求提高译者专业素养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打造康定旅游城市名片,康定政府在旅游饮食文化区,设置了藏汉英公示语标牌。被不同语言展示的公示语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藏汉英译文对康定地区多元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多元文化视域中对公示语的任何误译都会导致不良的社会影响。从"藏式汉语"和"中式英语"、公示语翻译不符合藏英汉表达习惯、文化误读几个方面对康定旅游饮食文化公示语藏汉英译文的误译进行了阐述,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诗经》用赋、比、兴手法创作了大量女子形象。其中以花、水、虫、月为原型的女子形象,已演变为华夏大地女性审美文化意象。庞德在《诗经》翻译中运用意象构筑的技巧,灵活处理原文文化意象的象征意义,有独特的文学以及翻译研究价值。本文将集中探讨庞德《诗经》译本中的女子意象翻译。  相似文献   

9.
纵观中国的翻译史,翻译领域人才辈出,无数的翻译家进行了大量的翻译练习与跨文化知识的学习,从而总结出一些有关翻译的标准及规律,其中有钱钟书的"化境",傅雷的"神似",许渊冲的"三美",等等。这些标准以及理论,为今后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最为经典且广为人知的当属严复先生的"信达雅"理论。一百多年来,严复的翻译理论在我国翻译界的影响极为深远。"信达雅"几乎可以说是传统翻译的代名词和金科玉律,该理论至今仍是翻译界公认的行业标准,对译者起着规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以《大学汉英翻译教程》为例,从语法与选词、词义搭配、词汇语体色彩、"译例"截取四个层面对教材中引用的具体"译例"进行分类评析,并指出本教材中的误译和个别"译例"译文评价缺失对学习者造成的困扰,希望能借此引起教育界对翻译教材质量的重视,提高翻译教材出版的严谨性。  相似文献   

11.
在翻译过程中,译文对原文的信息或者形式的偏离被视为误译。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结构和文化方面的不同,因此误译就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翻译现象。由于译者个人的翻译准则和翻译美学思想的不同,一些致力于对原作含义进行创造性地表达、力求传递原作神韵的译作就采用一种“创造性地误读”手法对原作进行了重构。文中拟以美国著名学者Frederick Tumer的中诗英译为例来探讨文化差异下的诗歌翻译的误读与重构。  相似文献   

12.
王鑫 《现代交际》2014,(10):35-35
翻译机器是翻译活动中重要的辅助工具,翻译机器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今,在互联网领域,"大数据"这一专业词汇被频频提及,大数据对于翻译机器将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在"大数据时代"下,翻译机器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英语翻译中常见的动词时态误译进行了分析。动词时态误译分为很多种,我们通过对这些错误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帮助自身准确无误地翻译原文,更好地理解原文内容。  相似文献   

14.
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翻译界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提出的翻译理论及其原则不仅丰富了我国翻译理论,而且对翻译实践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历程、奈达主要发展思想的三个阶段、"功能对等"理论概论以及其局限性,使大家对奈达的翻译理论有更加科学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韩两国在文化交流方面的活动日渐频繁,影视剧的互相传播就是其中一个途径。笔者注意到影视剧的字幕翻译中,经常会出现俗语。俗语应用广泛,因此俗语翻译的成败直接影响观众对剧情的理解,也对文化理解产生影响。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影视剧中的翻译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影视剧俗语的翻译要在注意中韩两国的语言差异、文化特征的前提下,以中国观众能够理解接受作为标准,避免直译和误译。  相似文献   

16.
翻译适应选择论观照下的翻译实质是译者不断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作出相应选择的活动。用该理论解释商标翻译实践,可以发现商标误译主要是由于商标译名在语言维、文化维以及交际维等三维乃至多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程度不高所致。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有说服力的资料信息和生动具体的实例比较和分析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葡萄牙语译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此来阐释葡萄牙语译员在围绕中心、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的重要桥梁作用,凸显葡萄牙语翻译界目前面临的困难、存在的不足和日后发展的方向,指导葡萄牙语译员的翻译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从互文性角度出发,以昆明市内的各种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为实例,结合互文性理论分析其中的错译、误译现象,初探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的密切关系,并提出如何在互文性理论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公示语英汉翻译,为树立良好的国际化城市形象提供软环境建设保证。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西方翻译界一直集中围绕"如何译"进行探讨,局限于文本内的研究,译本研究主要讨论的是译文优劣的问题。到了80年代,翻译领域出现了重大转折——"文化转向",从此,翻译研究从探讨"如何译"的问题转变到"为什么这样或那样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公示语英译在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错误的公示语翻译不但不能起到原本的指示和交际的功能,反而会引起读者的误解。本文探讨了常见的几种公示语翻译中的误译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改进策略供译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