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窈窕淑女、贤内助和女以弱为美三种理想女性人格范型,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女性观以及对理想女性人格的期待.由于文化为现实服务,这三种范型渐渐偏离了原初之意,变成了禁锢女性发展的枷锁.回溯三种女性理想人格范型的产生与流变,可以换一种视角去理解历史尘埃中的女性,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性别文化基因对当今两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集中摹写了魏晋士人这一鲜活的群体。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魏晋时期,士人所推崇和实践的理想人格,呈现出了迥异于两汉的独特风貌。魏晋士人超越世俗、自由独立的理想人格折射出魏晋时代儒家价值观的式微和道家价值观的兴盛。魏晋时代的人格之美,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诗意的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在人格个性长期受到压抑的封建时代树立了一块不可企及的关的丰碑。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格的塑造理论及实践既带有时代的烙印,同时又积淀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与精髓。汲取传统文化中人格塑造理论与实践的精华,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对青少年进行健全人格培育和塑造,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文化·时代·人格──方方小说的人格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时代·人格──方方小说的人格思考林亦修人文精神的重建,是我们时代的呼声,每一位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都在思考着这一问题。怎样重建我们的人文精神,塑造现代人的人格,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文化传统和时代特质无疑是现代人格塑造的两个重要因素。方方的诸多小...  相似文献   

5.
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传统,必须解决传统价值理想在现代人格塑造中如何定位的问题。单一结构的人格模式,如纯粹经济性质的功利型、实用型人格以及纯粹道德性质或政治性质的人格,都与现代化的目标相悖。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是现代人的理想人格境界。塑造既符合现代标准又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健全人格,需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以传统价值理想作为“理性”的中介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儒林外史》是一部最富有理想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作品。本文认为:《儒林外史》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和人文精神,表现出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理想人格的追求;作品又将人文理想和对现实人生的观照结合起来,在对现实人生的批判中发掘生命的悲剧,又努力去探索和追寻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作品中的人文人格与魏晋名士和晚明文人有相通之处,但又有本质的不同,《儒林外史》具有理想精神,表现出了一种生命层次上的明确的追求,它追求的是人格和人性的完善,其理想人格的真实内涵蕴含着美,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时代的要求。总之,《儒林外史》理想精神显示出来的批判意识、探索意识和超越意识,使这部小说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20世纪40年代著名作家无名氏(卜乃夫)的创作中,蕴涵着浓重的传统文化情怀和人格意识,这既得益于早年的国学功底和既有文化价值渗透,又是其借鉴西方学理思维的结果.传统文化对其创作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创作主体方面,即传统的人格理想"浑融"于其人物塑造;一是创作客体主面,即他的旷世奇书《无名书稿》中"潜蕴"着"天人合一"思想.这两方面体现了无名氏对传统文化的双构性.  相似文献   

8.
先秦慎言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文化学、史学、语用学的角度,考察了先秦慎言观念丰富的内涵,探讨了先秦慎言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认为孔子以言语内在心灵及外在社会文化两个维度为指向的慎言观念和《诗经》对个体的内在人格塑造与陶冶,对外在的文化品质的约束与规范具有同一性,从而将"仁"和"礼"在慎言这一点上结合起来,成为他构建礼治理想的基点。由此,也确立了《诗经》在中国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传媒大亨亨利·卢斯以《时代》周刊为舆论阵地,对中国进行了大量报道.由于卢斯本身的中国情结和美国世纪理想,这一时期《时代》向美国人呈现了一个逐渐上升的中国形象,从而加深了美国公众对中国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认识,为美国决策部门加大援华力度奠定了有利的舆论基础.但另一方面,卢斯和《时代》对中国的报道和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恰恰反映了美国人的梦想和希望,背后是美国人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我校社会科学系副教授朱义禄,继《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之后,推出又一部力作——《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友展》。该书不再局限于儒家,而是从宏观上探讨中国理想人格的专著。其中既有对传统人格中独占鳌头的儒家人格的审视,又有对墨、道、法及佛、道两教理想人格的透察。于传统人格在西学东渐的文化氛围里所发生的具有近代化意义的裂变,以及  相似文献   

11.
唐浩明的长篇小说《张之洞》,塑造了以传统精英文化人格为核心的中国式英雄形象。小说在逆境选择和矛盾冲突中突显英雄人物主体价值,在社会关系和人物对比中突出英雄人物个性特征,并通过对中国式官场文化的书写,表现了英雄人物忠君式爱国的悲剧、宦海生存的艰难以及理想突围的困境。小说流露出创作者矛盾的主体意识,体现了对中国式自我身份认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关羽的登神入圣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关羽是"忠义"英雄的集中代表,是孔子所提倡的忠、勇、义的化身和道德楷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尤其是孔子的《春秋》大义所表现出的"尊王攘夷"的历史观和礼乐伦理教化思想以及"内圣外王"道德修养,表现在文学上则是正统思想和儒家理想人格的塑造。关羽形象的登神入圣演变不仅是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是古代"士"的人格理想和人格追求的结果,也是儒释道三教合流与融合的结果,更是儒学成为民间文化的主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理想人格学说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理论体系。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经世致用”湖湘文化为其理想人格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思想资源,近代西方进步思想为其提供了时代性内容,马克思主义为其规约了理想人格理论的价值取向。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为理想人格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根本途径。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实践中,仍然需要强调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的理想人格学说仍然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理性地审视置身于文化重构、新旧交替时代的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可以说.他们上饱尝行“过渡人”所持有的精神苦痛、灵魂煎熬、因而,在传统重负和现实冲击之下,当代知识分子的人生支点的寻求、现实人格的塑造,表现在心态户无疑是作常复杂,也是做为矛盾的。归结起来,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人格理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挣脱与归依;二是对传统人治理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全新走向的认问与担斥。这两个方面又往往交织在一起。当代知识分了的上述矛盾心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实有人格素质的缺憾。正因为如…  相似文献   

15.
孟子“士”人格的思想特质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孟子在继承孔子理想人格思想基础上,对"士"人格做了详细、全面的阐释,实际上奠定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格的原型。孟子"士"人格的思想特质可归结为三方面:一是士志于仁义之道;二是重道轻仕、士以师道尊于君;三是士以成为具有浩然正气的大丈夫为目标。继承和发扬孟子"士"人格的思想传统,对于当今时代知识分子和广大国民塑造和培育理想人格,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湖湘文化与毛泽东早年理想人格的形成》一书,将党史研究与心理学研究相结合,建构了毛泽东早年理想人格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实现了早年毛泽东研究的方法论创新;将党史人物研究与地域文化研究相结合,进一步深入阐述了湖湘文化对毛泽东早年理想人格形成的巨大影响,从而真实而生动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相融合、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7.
儒家理想人格对老舍的影响──老舍文化人格论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理想人格对老舍的影响──老舍文化人格论之二郭锡健注重自我人格的塑造,是老舍一生孜孜以求的。1937年,他在《大时代与写家》中写道:“伟大文艺中必有一颗伟大的心,必有一个伟大的人格。”“有了人格作根,我们的笔才会生花。”①这是老舍对伟大文艺的向往,...  相似文献   

18.
越调,因三国历史剧的影响而被列入河南三大剧种之一。申凤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纳了京剧、豫剧等其他剧种的精髓和艺术表现手段,将新的理念、新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注入三国历史剧的创作与排演中。她把饰演三国剧作为对历史精神的解读,作为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文化人格的体验与表达,在塑造历史人物、抒发人文情怀、阐释历史精神、揭示历史人物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等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创造了鲜明的艺术个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文学家们是非常注重自身人格塑造的.理想人格是大多数文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文学家人格包括其社会实践中呈现的现实人格和文学创作塑造的艺术人格两方面内涵,而艺术人格说到底是现实人格的理想化.一些文学家,由于他们对人生意义、价值,人类命运、前途的深沉思考,其人格内涵具有了超越传统、指向未来、全面发展的意蕴.明代伟大文学家汤显祖就是一位杰出的代表.在汤显祖人格内涵中,有对体现传统美德的伦理人格理想的追求,有对代表时代新精神的自然人格理想的践履,而他在人格价值指向上,对自由人格的执着追寻与探求,则表明他人格内涵中具有着超越时代、指向未来的深沉意蕴.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理想人格。“主体人格”、“责任人格”、“创新人格”、“和谐人格”是现代理想人格的基本特征;道德修养与现代理想人格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是现代理想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推动道德个体深化道德认知、认同道德规范、开展道德实践是道德修养对现代理想人格塑造的功能外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