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歌苓以西方价值观重新看待中国的革命史,在复杂多变的时代中塑造出富有人性深度的女性形象,她们是在沧桑、厚重的历史中卑微而顽强地生活的一群。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忍受着命运的残酷作弄,表现出女性生存的艰难和身份的卑微。但女性的卑微并不表明她们是生活的弱者,严歌苓同时也写出了女性在巨大的生存困境下表现出的坚忍与顽强。  相似文献   

2.
女性读者的文化视角与阅读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市场经济将纸制读物铺满大小书店的摊位、货架时 ,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 :出版市场的繁荣与兴旺是与众多女性读者的参与和支持分不开的 ,她们以顽强坚韧的毅力坚持阅读着 ,很有不让须眉的态势。一、女性与阅读在男性社会 ,女性是被排除在文字文化 (或说主流文化 )之外的  相似文献   

3.
《简·爱》以19世纪早期英国偏远乡村为背景,以女主人公简·爱的经历,讲述了一个坚强、独立、自尊与自信的女性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具有顽强生命力、值得赞美的女性形象。通过对这部小说中简·爱的人格魅力以及从她身上获取的某些思想启示分析,进一步讴歌平等与自立,尊严与爱情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4.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独特而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心主题。加拿大文学,乃至于加拿大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主题即是“存活”。作为当代加拿大文学的经典作家之一,艾丽丝·门罗将她的视角聚焦于平凡小镇上普通人的情感体验和心路历程,尤其是处于生存困境中的女性。这些女性以顽强的意志和忍耐力在各种生存困境中得以幸存。通过描写女性的生存状态,门罗建构了一个又一个独具特色的“她”的生存故事。  相似文献   

5.
当代女性文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坚实的文化存在 ,但同时也是一个虽然美丽却又斑驳繁复的文化探险领域。在一个强大的父权审美机制下进行写作的文学女性 ,保持着自身独异的精神气质和哲理思辩意识 ,以女性敏感而幽闭的心灵在“沉默”中顽强叩击“世界”与“历史”的真相 ,以“清丽而越轨”的笔致书写出属于“女性”独有的身后那段被男权文化驱逐压抑着的历史处境和现实的生存困境。穿越女性文学异彩纷呈的外部表象诸如“私人化写作”、“审丑意识”、“文化建构”、“姐妹情谊”、“母女关系”等等 ,思索考察作为当代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存在的女性书写行为将会发掘出一个具有新的知识增长点的学术领域。  相似文献   

6.
王安忆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个真实而又独特的存在。她凭借自身的理性和智慧,发现人的两性之间是以对抗与依存的关系微妙地紧紧纠结在一起,彼此无法互相救赎。女性必须依靠自身的坚韧、顽强,走向女性的成熟,赢得真正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王安忆经过对两性关系的探究,关注的是人类的生存和困惑,抵达的是对人类关系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简媜是台湾著名散文家,其"计划性写作"主要分为三个主题:个人断代史、女性命运、家族赴台数百年垦拓史。简媜散文带有某种悲观色彩,但作者顽强的抗争精神、鲜明的文体探索意识和典雅华丽的语言风格,使其作品成为台湾女性散文和整个女性汉语散文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8.
《午间女人》中的海伦娜本是一个聪明伶俐,坚韧顽强的姑娘,但在经历了接二连三的人生变故后逐渐失语,变成了一位"心盲"的女性;《金锁记》中的姜长安本是天真烂漫,单纯质朴的少女,因始终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最后戴上了"心的枷锁"。女性身份是这两个人物形象最显著的共同点,也成了解读她们悲剧命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论马华女作家朵拉的爱情小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朵拉爱情小说最触人眼目的是她始终如一、顽强执着地表现一种现代女性的自我独立意识,描绘现代女性追求独立人格之后所付出的沉重的人生代价,并艺术地揭示隐藏在这种追求和代价背后的两性永恒对抗的生活规律。这是朵拉的爱情小说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是朵拉区别于其她女性作家的个性所在。  相似文献   

10.
在王安忆的作品中,女性与城市的关系非常紧密,她们二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些女性居于城市,浸染了这城市的气息,她们大多具有机智世故、坚韧顽强、能屈能伸的性格,有着非常大的韧性,这也正如上海这座城市一样,不管经历了什么样的战乱和磨难,却总能顺势而变,蓄势待发,以不变应万变,劫难之后又焕发生机,甚至比以前更有活力。文章以几个具体女性形象为例浅析王安忆作品中的女性和城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复出的文学界"黑马"董立勃的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为数众多、形象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普遍具有古代希腊神话中地母神的性格特征:一方面是勤劳能干的生产能力和丰乳肥臀的生殖能力组成的顽强丰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是非凡苦难的承受和母爱意识的洋溢组成的慈悲宽厚的包容性。此类集合了女性与母性的具有"地母"性格的女性形象的成功,或许亦是董立勃的小说被捧为"西部经典"和风靡一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王安忆笔下的女性人物多是庸常之辈。她们精明世故,有小市民追逐物质利益的一面,但并不贪婪;她们地位卑微、生活艰辛,却能以顽强的毅力对抗生命的不幸和磨难,她们的身上跃动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柔韧力。  相似文献   

13.
池莉作为一名当代女作家,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在她的作品里塑造了许多婚姻悲剧里的妻子形象,如段莉娜、戚润物、曾芒芒,等等。这些妻子尽管知识水平和经历各不相同,但是她们都渴望拥有作为妻子的幸福,因而面对丈夫的婚外情,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进行反抗。然而,面对传统婚姻中女性主体意识丧失的困境,她们却是一群顽强抗争的弱者,而要改变这种地位,更加需要的是女性自身的冷静反省。  相似文献   

14.
乱离主题是战争年代的特殊文学产物,女性乱离文学则从女性切身经历出发,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表现她们在生命和人格、母性和自尊之间的艰难选择,体现出抗争命运的顽强意志和尖锐清醒的批判意识。与同类男性文学相比,乱离主题的女性文学因其"我手写我心"的直接性,更具有"以血书者"的真文学的感人力量,因此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关汉卿的"烟花情结",根植于他与礼教相背离的思想观念,释放在其反映边缘女性生存状态的"烟花粉黛戏"中。他将女性从"零落风尘,积怨难诉"的古旧形象中解放出来,使她们焕发了真实鲜活的人性色彩;在与男性的对比中,显现了女性所特有的负重不屈与坚韧顽强。在其对女性进行再认识和价值重估的过程中促成了他对女性的发现———将女性作为一种独立性别存在来看待,这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的发现。  相似文献   

16.
一个已经年过知天命的女性,历时8年时间,29次走上日本的法庭,为着揭开一个被掩盖了60年的黑幕。案件至今还没有终结,日本至今还没有道歉和赔偿,王选至今还在顽强抗战。 “我是义乌人,我有义务” 1969年的夏天,只有17岁的王选,作为知识青年,被下放到离上海不远的浙江省义乌市崇山村。崇山村正好是她父亲的故乡,她在这个村子生活了近4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主义者认为,在父权制观念里潜伏的是一种深刻的男/女对立,男人代表主动者和胜利者,女性则是被动和死亡。王安忆通过自己的女性主义作品对父权制下爱情神话、男女二元对立秩序以及社会文化体系进行了顽强的批判和解构。  相似文献   

18.
玛雅·安吉洛是当代美国文坛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她的自传体小说《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继承并发展了美国黑人士性文学,展现了黑人女性在种族与性别的困境中经历艰辛与屈辱并顽强成长的过程.以成长小说理论为基础,能够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小说所折射的黑人女性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19.
沃克的小说<紫色>记录了一个典型的美国黑人女性茜莉的生活经历,沃克以其细腻的笔触给读者展现了一种坚忍不拔、顽强向上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茜莉克服千辛万苦,坚持从地狱逐渐走到天堂.这里通过茜莉与但丁思想旅程的比较,阐释了小说<紫色>主人公茜莉的人物形象,认为茜莉是依靠自己的信念最终到达天堂.  相似文献   

20.
沈既济在《任氏传》中成功塑造了一位既有顽强个性又渴望独立人格和尊严的女性形象,这一女性形象无论是在唐人小说中还是在中国古代小说中都是不多见的。本文试通过对任氏与郑六、韦山金之间情爱关系的分析,从而揭示出任氏对独立人格和自我尊严的渴望与不懈追求及她与韦山金之间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