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茅盾的短篇小说,在艺术上广采博取,熔铸中外,汇通古今,不拘一格,多姿多彩。它们构成一片境界幽邃、色彩缤纷的艺术之林。漫步其中,可在美的享受中窥见到短篇小说创作的一些真谛。 茅盾对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洞察力。他善于把他的故事和人物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上去加以描写,从而挖掘、概括和提炼出具有重大意义的主题,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展示时代发展的趋势。他潜心研究“社会科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入的剖析,用来指导他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这是他的短篇创作(当然也包括长篇)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翟文铖 《齐鲁学刊》2006,9(4):89-91
对于茅盾流亡日本时期创作的短篇小说,以往的阐释往往强调其阶级意识而遮蔽了其主题的多重性。事实上,这些作品内涵深邃:一方面,延续了“五四”启蒙传统,对封建文化、国民性、个性解放等命题做出了具有时代色彩的反思;一方面,以形而上的思索超越现实羁绊,对虚无主义的哲学问题予以探索。正确地评价这些作品,将有助于我们重新估定茅盾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正> 一先让我们来比较三组短篇小说的篇幅。一组是当前的优秀作品:《班主任》18000字,《窗口》15000字,《愿你听到这支歌》17000字,《神圣的使命》23000字,《乔厂长上任记》32000字。(以上均为约数,下同)  相似文献   

4.
5.
在茅盾的整个文学生活中,散文是他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先后结集的有:《宿莽》(一九三一年)《茅盾散文集》(一九三三年)《话匣子》(一九三四年)《速写与随笔》(一九三五年)《印象·感想·回忆》(一九四四年)《白杨礼赞》(一九四六年)《生活之一页》(一九四六年)《脱险杂记》(一九四八年)《苏联见闻录》(一九四八年)《跃进中的东北》(一九五八年)《茅盾散文速写集》(一九八○年)  相似文献   

6.
刘庆邦的短篇小说创作 ,在叙述视角上坚守着平民的人文主义立场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在叙述内容上则着意开掘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的美好和丑恶 ,在叙述话语上则追求纯朴清新的语言、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和生动活泼的细节描写 ,体现了其特有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卓越的小说大师和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茅盾在现代文坛一度普遍轻视报告文学的背景下,热情而及时地扶持了这一文学家族中的新品种。他在《不要误解了报告文学》的短论中指出:“伟大作品也可以是报告文学的杰作,正如伟大的作品中可以有小说、诗歌、戏剧一样,也将有报告文学。”不仅如此,茅盾还以自己创作的实绩表示他对报告文学的支持和热心。检视茅盾创作,可知他发表的散文、报告文学作品有数百篇之多。出版的散文报告文学集有《速写与随笔》、《炮火的洗礼》、《见闻杂记》、《苏联见闻录》等十来部。约略计算《茅盾全集》散文卷中半数当属报告文学。茅盾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有实绩的重要的报告文学家。诚然,茅盾并不是第一流的报告文学家,他并没有创作出夏衍《包身工》那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品。然而.他的创作自有特征.因而也自有价值了。  相似文献   

8.
茅盾社会剖析小说开始出现并鼎盛于三十年代初.出诸一个整体构思的《子夜》《林家铺子》和《春蚕》,分别从大都市的资本家、小镇商人、农村农民的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实行了多向整体性的解剖.稍后的《多角关系》近似这三部(篇)小说创作构思的迭合:其中二老板唐子嘉相当于三老爷吴荪甫,洋货铺老板李惠康代替了林老板的角色,佃户赵三保等又多少反映了老通宝们的状况.不过这部中篇远不如前三者成功.抗战以后的茅盾小说如《霜叶红似二月花》等,也程度不一地带有社会剖析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论茅盾旅日散文的忧患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茅盾旅日时期的散文,在他的散文创作乃至整个文学生涯中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这些散文不仅在艺术上大都堪称美文,而且坦诚地表现了自我,表现了作家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真实心态.这是一个含蕴丰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帐惘和希望交织,忧郁和奋争并存,所有痛苦的反思、激荡的搏斗,勇敢的抉择,执着的追求,所有时代的、阶级的、个人的情绪,都被笼罩在一层苦闷的雾障里了.唯其如此,这又是一个未被深入认知的世界.历来的研究者往往浅尝辄止,不仅未能穿越雾障入于堂奥,而且大都简单地看待其雾障而多有非议,似乎只有高亢昂扬的情绪才值得称道,而苦闷忧郁则一定是不足取的.然而,只要我们把茅盾的旅日散文置于作家彼时的人生道路上进行考察,准确地把握其心灵的律动,并穿过雾障般苦闷的社会内容加以剖析,那么,就不仅会看到一个真实的人的诚实情怀,而且会看到一个革命战士深沉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0.
茅盾的小说立足于社会现实,用典型性的人物与故事来表现人生和社会现象,强调小说创作必须要具有艺术典型化的特质。茅盾坚持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主张,虽开创了“划时代的新文学”———社会分析小说,也使其小说普遍存在着理念过重而失之凝滞的弊病,损害了小说以情感人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11.
茅盾是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学大师。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果就其在报告文学方面的贡献来考察,可以发现,他不仅是一位重要的报告文学作家,而且也是一位对现代报告文学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同时还是一个热情扶持报告文学创作的有实绩的编辑。  相似文献   

12.
论茅盾小说创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盾小说模式的核心就是以小说演绎一个既定的政治命题,这本是小说创作之大忌,可多少年来,我们却一直奉为典范,助长了小说创作中的教条主义、公式主义倾向,束缚了小说的发展。而对茅盾小说的真正精华:如开阔的背景、严密的结构、恢宏的叙事艺术则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3.
茅盾对中国文艺理论最突出的贡献是其丰富而又系统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茅盾的现实主义文学观,是随着时代的进程、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而逐渐明确化、深刻化的。茅盾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鲜明的实践性和理智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4.
<正> 我省文坛新秀王润滋同志,近几年来辛勤耕耘,勇于探索,先后发表了十多篇短篇小说。其中,《卖蟹》在一九八○年分别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山东文学》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内当家》被评为一九八一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第一名。同时,这两篇获奖小说已被翻译成英、法两种文字介绍到国外。王润滋同志的短篇小说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掘美,并能正确地表现美。对此,本文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余昌谷  江飞 《江淮论坛》2004,1(6):113-116
鲁彦周拥抱时代,感知时代,短篇小说创作是他追踪时代的艺术足迹。“文革”以前,其主题是“歌颂”,“文革”以后则转向带有“反思性的批判”了;进入80年代以来,他更注重对时代生活和社会人生的理性审视,更注重主体选择和审美升华,因而也就能做出对时代的形而上精神实质的把握和表现。  相似文献   

16.
柔石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颗璀璨绚丽的流星,虽在生命的长河中瞬息即逝,却以其创作实践划出了一道永不消逝的光彩。柔石创作的短篇小说并不多,按其创作历程和思想转变,大致以一九二八年为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短篇小说集《疯人》为主。此集于一九二五年元旦在宁波自费出版,包括六个短篇,表现个性解放及恋爱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青年的追求和愿望,与“五四”时期进步的主张是相  相似文献   

17.
论巴尔扎克中短篇小说郑克鲁巴尔扎克的小说创作达到了十九世纪文学的高峰,这座高峰犹如喜马拉雅山一样,至今仍然矗立在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地平线上,巍然壮观。《人间喜剧》构成了巴尔扎克创作的主体,其中尤以长篇小说最为出色。但是,中短篇小说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罗曼·罗兰在谈《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创作》时写道:在罗马郊外,他的心灵触觉感到了那遥远往日的震动,”我看见了约翰·克利斯朵夫……顿时涌出。起先那前额从地下冒起。接着是那双眼睛,克利斯朵夫的眼睛。其余的身体在以后的年月中逐渐而从容地涌现。可是我对他的幻象...  相似文献   

19.
茅盾和曹禺间的比较研究,已经不是新题目,他们间政治思想立场、文艺见解、个性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不仅吸引了研究者的兴趣,曹禺生前也有评述。但这种比较一者不系统,二者又往往是厚此薄彼常落入鲁迅等新文学大家所不愿看到的“某某优劣论”的模式。本文在肯定他们之间...  相似文献   

20.
论茅盾的“作家论”批评文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前期,是茅盾文学批评第二个活跃的时期。他这一时期的批评与“五四”时期“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批评有精神上的贯通,却又更多地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滋养,摸索形成了“作家论”的批评文体。这一文体与相应的批评方法充分适应了那个激进的时代,并对社会一历史批评流派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