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虹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3):93-96
具有独创性、敏捷性、发散性等特征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必备的素质和能力。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战场,哲学课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哲学可以训练思维,提升智商,开启直观和激发灵感。文章介绍了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并从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实践环节三个方面探讨了哲学课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翟清敏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
在教育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关系到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培养人才的大问题,这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因此,在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常识》课时,应当遵循教学规律,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辩证关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马列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4.
教育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促进人的发展 ,使人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本文从语文教学的角度 ,阐明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破除思维“禁区” ,开放作文教学空间等在激发学生创造思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石明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Z1):97-99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新时期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双基教学,进行学法指导,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给学生创造的方法;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程国珩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工程技术课程是动态发展的科学技术,它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发展变化之中。比如《液压传动》和《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从五十年代到现在,已经由简单机床和工程机械液压传动发展到液压CAD技术,由借鉴苏联公差标准,更新为应用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7.
吴越萍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Z3)
知识经济时代 ,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开拓型人才 ,开拓型人才就必须冲破思维定势 ,具备创造性思维品质。思想政治课从自身的特点看 ,更应该把启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放在突出地位 ,不仅让学生知道创新的结果 ,更要了解创新的过程 ,使学生懂得教师阐述观点的科学性。因此 ,把握事物多样性的联系 ,通过教学渗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 ,采取多种方式 ,不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政治课教学 ,以教师为中心 ,以“我讲的对不对”为导向 ,备课、讲课的过程主要考虑“我怎么讲” ,由此产生了“注入式”、“标准化”的教… 相似文献
8.
周媛玲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Z2):177-178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国运兴衰的关键。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我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是有必要;也是构建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素质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从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品质方面谈几点看法:一、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品质的途径;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四、设境,在境中使创新思维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9.
10.
11.
聂明辉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0,19(4):81-82
笔者在接触初三物理成绩差的学生时发现,他们在学习物理方面都存在这样一些问题:没有良好的学习物理习惯;进入教学状态缺乏主体意识;依赖性强,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对概念规律理解不透,运用知识的灵活性不强.要改变这一状况,笔者认为必须在初二的物理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以下是笔者多年来的几点教学尝试.1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进入中学阶段后,很多学生都没有预习的习惯.为此,笔者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堂上先让学生提出存在的问题,提不出问题的学生必须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如果全班同学都没问… 相似文献
12.
赵旭平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3,19(3):111-112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 4点作法 :一、丰富积累 ,夯实创造思维的基础 ;二、创设氛围 ,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 ;三、有序顺练 ,插上创造思维的翅膀 ;四、有序训练 ,插上创造思维的翅膀 ;五、更新观念 ,营造创造思维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严业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31(10)
创造思维是指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综合、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去获取新知识,得出新的结论、规律的思维,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设计创造性的教学程序、设计探索性的实验、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等手段加强实验教学,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方法重视实验习题教学,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4.
黄德志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181-183
《构造地质学》是地球科学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学科。《构造地质学》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构造实践教学中的构造解析,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构造解析资料和数据综合分析是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的有效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梁练宏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Z2):81-82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然而以往的阅读教学就课文论课文,就知识讲知识,以传授知识为主,框得很死,学生没有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引进创造性思维训练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之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推动人们寻求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内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是影响学生对某学科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激发学生的强烈而巩固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艺术性的重要体现。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围绕提高学生学习比学的兴趣不断进行探索,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首先,上好绪言课,是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的前提和基础。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正是由于人们对某些事物产生了需要,才会对这些农物发生兴… 相似文献
17.
18.
王利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应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应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意识,对他们进行反常规思维的训练,散发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思维。 相似文献
19.
20.
新编中师《生物学》教材,以其新颖的结构特点,充分显示了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全书上、下册一改过去“重理论说教,轻实验观察”的传统编排体系,代之以按照启发式教学思想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插图、课外读等编排形式,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找结论,主动掌握知识,还《生物学》自然科学的本来面目,使学生普遍感到《生物学》并不是传统观念上的等同于历史、地理之类的课目。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了。相反它是一门融科技性、趣味性、实用性与一体的自然科学,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这种改革在减轻学生负担,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方面都有所突破。在两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教材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 相似文献